“江苏大工匠”的未来之路

2019-04-17 18:51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世赛职业资格集训

郑晶心

2017年10月,常州技师学院19岁小伙宋彪荣获世界技能大赛(下简称世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2018年1月,江苏省政府决定,对宋彪记个人一等功,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奖励50万元,并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再加奖励30万元。

此后宋彪加入了学院2015级中德国际班,强化德语学习,争取今年8月份随班到德国学习一年,毕业时即能通过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职业资格认证。

目前,宋彪主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学习德语,另一件就是第45届世赛已经开始选拔选手,他担任着学校选手的助理教练。每天早上7:40到10:00他学习完德语之后,就到集训基地指导选手技能方面的训练。

谁能想到,他曾是一名被学校“放弃了”的学生呢?

小时候,宋彪在安徽蚌埠生活、学习。上初中时,他的成绩属于被老师“放弃了”的那种。2014年中考成绩出来,他刚刚达到普通高中的要求。

何去何从?宋彪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最后,宋彪向父母提出了不上普通高中上技校的想法,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经过多方了解,他选择了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五年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他下定决心,如果拿不好笔杆,就一定要拿好工具,自己选择的路要努力走好。

一路勤学苦练,宋彪取得了当初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成绩,成为“江苏大工匠”,成为身边年轻人的榜样。

如今,他来帮助选手们集训,也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世赛经验。

参加世赛集训的选手都是层层选拔上来的,从班级到学校,再到常州市,再到江苏省,最后代表国家参加大赛。每一层选拔都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会发生很多意外,同时心理的调适也非常重要。

刚入职校的时候,宋彪常听人说,上职校就是混日子,起初学校里也有些同学会这么说,可是这两年,宋彪觉得几乎没有这样的声音了。现在他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是很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愿意把技能学好,成为一个专业人才。

宋彪观察到,其实同学们都不难接受上职校,关键是家长们要更多地了解职业教育。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钳工首席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提议,“让技工教育毕业的毕业生也能得到高等学历的文凭,这样对我们技工类院校的招生以及毕业生的就业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宋彪认为,将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合到一起,学生畢业后就能拿到双证书(学历和技能证书),定会为职校生们赢得美好未来。

链接:

【大数据】

我国教育行业市场总规模约2.24万亿人民币,其中中小学教育(课外辅导+民办学校)市场规模约为6800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约6000亿,高等教育市场规模2530亿。受益于国家政策、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和人才市场的刚性需求,职业教育已成为仅次于K12教育的第二大教育细分市场。根据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11620亿元。

猜你喜欢
世赛职业资格集训
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人社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二)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将公布
借鉴世赛经验 推进教学改革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