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娇艳
【摘要】作为“四基”之一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笔者引领学生紧密联系生活,积极进行操作实践,适时展开思维碰撞,在充分的对话、交流中,积累和升华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活动经验 生活原型 操作实践 交流对话
“经验”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就是“经验发展、改造或者重组”的过程。杜威认为它的价值数万倍于理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陶行知则形象地比喻道:“经验是根。”我们的学习就好比在经验这个“根”上接枝,这样获得的知识方能“接得上去”,成为自己认知结构里的“有机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非常重视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四基”,即在原有“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这两大基本能力。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多等诸多原因,许多教师不放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或者只是蜻蜓点水,结果学生体验不充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依然停留于“纸面”上。如何让活动经验从“纸面”走向学生的认知建构?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元植根”的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根深叶茂”,从而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注入“营养基质”。
一、原型植根:在生活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源自学生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到处可以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原型,催生学生的数学感悟。德国著名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说:“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的基础。”著名计算机大师冯·诺依曼说:“当一门学科远离它的经验来源,或者甚至它只是由来自‘实际的思想间接激发产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这门学科就危机四伏了……我觉得,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恢复青春回到起源,重新注入多少是直接经验的思想。”
如教学《减法的性质》时,许多教师会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记忆“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尽管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但在运用时仍时不时地犯错。对此,许多教师很恼火,认为“减法的性质”学生非常熟练了,不应该发生错误。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减法的性质”充其量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符号游戏,一旦学生遗忘了游戏规则,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如何让“减法的性质”由符号游戏走向意义理解?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促进学生的意义理解。比如:我们平时先吃一个烧饼,再吃一个烧饼,就可以两个烧饼合起来一起吃。又如:花丛中飞走了一只蝴蝶,又飞走了一只蝴蝶,就相当于两只蝴蝶一起飞走了,等等。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学生就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感悟。当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有了学生感性的生活经验、生活事理的支撑,学生就记得牢、用得对、用得活。
生活是数学知识根植的最为丰厚的土壤。作为教师,要善于借用学生生活中的事实、事件、事理等,催生学生的数学思维、想象。尽管有时看起来,学生是通过生活直接获得数学感悟的,但这种根植于生活的数学感悟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已然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过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感悟是学生的数学活动之一。
二、操作植根:在探究中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真实的实践。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在发展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让学生动手做、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嘴表达,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具身认知,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在“解放学生手脑”(陶行知语)的过程中,将内隐思维与可视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当操作与感知牵手、与思维联姻、与想象共舞时,就能延展、扩充学生的数学学习。
如《间隔排列》这部分内容,在作为成人的教师眼里是比较简单的,由此导致许多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在学习时只获得“间隔排列”的现象表象,掌握了“间隔排列”之“形”,而没有悟得其“神”。如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得出“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的数学结论。诚然,这样的数学结论,能让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但却不能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不能让学生洞察“间隔排列”的数学本质。那么,“间隔排列”的数学本质是什么?是“一一对应”。作为一种排列,“间隔排列”是后续“周期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笔者在教学中,着力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帮助学生建构“组”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周期现象”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按照“两个一组”进行划分,两端物体要多一个;如果两端物体不同,按照“两个一组”进行划分,正好是整数组,从而说明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通过操作,学生不仅洞悉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更收获了“分类”的数学活动经验。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为追求所谓的“教学效率”而过早地形式化,而应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操作,在操作中思维,在操作中想象。以操作为手段,借助操作进行植根,能让学生在经历中生长经验,在探究中生长知识。
三、交流植根:在反思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交流中,学生能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碰撞、融合、吸纳等。在生活中、在操作中,有时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是琐碎的、零散的、模糊的,借助交流植根,能让学生感性的、模糊的、孤立的数学活动经验向理性的、清晰的、结构的数学活动经验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流植根,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交流、对话能祛除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盲点、疑点,让学生不断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本原。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当学生借助操作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对操作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审视。比如:“我们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的?”“我们是怎样进行转化的?”“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一定要沿高剪吗?”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深度交流、反思。比如:许多学生在操作中可能只是习惯性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或者两个直角梯形等。至于“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学生的认知是模糊的,不清晰的。而数学交流、反思等,能让这些模糊经验从学生心理“后台”上升到学生心理“前台”,从而变得清晰、理性起来。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剪”“移”“拼”不是率性而为、天马行空的,而是有条件、有根据、有目的、有方向的。借助交流,学生内隐的数学活动经验从潜在状态显化为自觉、自为状态,成为“活的经验”,成为学生推导诸如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宝贵资源。
德国思想家马丁·布贝尔说:“教学不是一种远距的‘我—他关系,而是一种近距的‘我—你关系,正是这种‘我—你关系,师生敞开胸怀,谛听心语,实现真正的对话。”交流植根,让学生大胆思考、勇于质疑、合理猜想,从而学会思考、操作,不斷优化、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知识是有“根”的,数学知识根植于生活、根植于活动。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致力于“植根”,改变数学教学的“无根状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操作中获得支撑,从交流中形成理性。建构“有根”的数学活动,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学教学的本真回归。
【参考文献】
[1]吴宏.活动经验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
[2]朱贵玺.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4(11).
[3]赵思林,赵绪昌.指向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获取的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10).
[4]丁菊秀.探究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几何图形概念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