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萍,方华英,郑小华
(龙游县中医医院, 浙江 龙游 324400)
产后尿失禁(post 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PPUI)是指继发于妊娠及分娩的女性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受胎儿的长期压迫,使得盆底和尿道周围组织在结构或功能上受到损伤引起[1]。有研究显示,产后3个月时,约40%的初产妇都会受到尿失禁的影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PDCA 循环模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标准化、科学化质量管理循环体系[3]。该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常用的方法之一[4]。本研究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管理中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8-12月产后6周在我院复查的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为:(1)符合尿失禁诊断标准[5];(2)单胎,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3)产妇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排除标准:(1)有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史;(2)严重内外科疾病者;(3)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家族史。按入院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27.2±12.32)岁,新生儿体质量2753~3890g,平均(3247±350)g ;对照组年龄22~32岁,平均(26.32±3.17)岁,新生儿体质量2650~3940g,平均(3230±290)g。2组年龄、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完成,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1 对照组 向患者发放自制产后尿失禁患者自我管理手册,讲解盆底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运动,频率为3次/d、5~10 min/次。患者连续护理干预3个月,并对其实施3个月随访,评定其功能锻炼依从性、认知度及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计划。成立PDCA研究小组,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综合评估患者文化水平、经济条件、自我管理能力、病情等,明确患者及其家属需求,拟定盆底肌功能锻炼计划,包括前期患者基本资料收集、中期健康教育及锻炼、后期效果检测及评价;(2)实施。制定初步的锻炼目标后即开始进行实施,由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指导,向产妇讲解盆底功能锻炼的相关内容,包括锻炼的目的、方法、频率及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中注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注意事项,另外实施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出现康复锻炼抵触情绪即进行积极疏导。本组有3名患者出现失眠、情绪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全程均由责任护士专门负责实施,确保每位患者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3)检查。通过电话随访进行调查,评价患者的锻炼效果及锻炼过程中出现的不足,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反应进行实施效果的总结;(4)处理。汇总上月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然后再根据实施效果改进护理措施,再进行实施,纳入新的PDCA循环中。患者连续护理干预3个月,并对其实施3个月随访,评定其功能锻炼依从性、认知度及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1.3.1 产后6个月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 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表[6],分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类。完全依从:患者主动按时按量锻炼,完成规定动作;部分依从:患者需要护士或家属督促、检查才能完成规定动作;不依从:患者不按照锻炼计划进行锻炼或自行减少锻炼量。
1.3.2 产后6个月盆底肌功能锻炼认知度 以问卷形式评估[7],问卷内容为涉及盆底肌锻炼相关的知识及方式方法、重要程度等,问卷所有问题的总分范围设定为0~100 分,其中分值在85分及以上为认知度较高,分值在70~84分为认知度一般,分值在70 分以下为认知度较低。
1.3.3 产后6个月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肌力测定采用法国LABORIE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放置阴道探头在仪器上检测Ⅰ类、Ⅱ类肌纤维等级肌力分级标准[8]:Ⅰ类肌力代表阴道肌肉收缩保持于最大收缩强度40%以上持续的最长时间,持续0 s 为0 级,持续1s 为Ⅰ级,持续2s 为Ⅱ级,持续3s 为Ⅲ级,持续4s 为Ⅳ级,持续5s 及以上为Ⅴ级。Ⅱ类肌力代表阴道做快速收缩时的最大阴道收缩强度在60%以上所重复的次数,完成1次肌力为Ⅰ级,完成2次肌力为Ⅱ级,完成3次肌力为Ⅲ级,完成4次肌力为Ⅳ级,完成5次肌力为Ⅴ级。肌力大于等于Ⅲ级为正常。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秩和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34,P<0.001)。见表1。说明观察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产后6个月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n (%)]
经秩和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77,P<0.001),见表2。说明观察组盆底肌功能锻炼认知度优于对照组。
盆底肌力测试显示,观察组Ⅰ类肌、Ⅱ类肌在Ⅲ级~Ⅴ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Ⅰ2=16.649,PⅠ<0.001)(χⅡ2=20.973,PⅡ<0.001),见表3。
表2 2组患者产后6个月盆底肌功能锻炼认知度比较[n(%)]
表3 2组产后6个月盆底肌肌力恢复情比较[n(%)]
相关研究表明[9],持续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恢复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没有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其依从性不高。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计划阶段,将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的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上,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在实施阶段,通过讲解盆底肌群的生理常识及开展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意义,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重视度,同时遇到问题时患者也可以和护士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正确地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提高锻炼的依从性;在检查和处理阶段,评价患者的锻炼效果,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锻炼的积极性,并且不断总结盆底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的经验,改进方法,纳入下一个循环中,从而强化锻炼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PDCA循环管理,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VS9.09%,P<0.05)。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使患者反复学习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认知度,且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VS36.36%,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因能主动按时按量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其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肌肉力量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盆底肌的肌肉力量高于对照组,这与李晓辉研究结果相似[8]。
综上,PDCA循环模式可以提高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和认知度,改善盆底肌肌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