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心”疾病即“精神心脏病学”,是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性的学科,简称双心医学。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健康的两大“杀手”。现代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能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形成高血压病[1]。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属“眩晕”范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均与情志因素有重要关系[2]。俞群军等[3-6]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抑郁高达10%~40%,合并焦虑高达20%~70%。焦虑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强预测因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双心”病人病情恶化。原发性高血压和焦虑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针对其治疗,长期服用西药病人不宜接受,依从性差,而在中医整体辨证论治基础上的情志干预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我社区全科门诊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并对其进行焦虑自测量表(SAS)测评。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焦虑症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排除患有严重全身系统性难治愈性疾病以及重度焦虑精神障碍病人。按照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焦虑,63~72分为中度焦虑,73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随机选取高血压合并轻中度焦虑症病人(双心高血压病)81例,其中1例随访脱落。其余80例病人中男39例(48.7%),女41例(52.3%)。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2.4±1.5)岁;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1.1±1.8)岁。根据症状定性及定量量表中医辨证情志分类:对照组属于久怒伤肝、肝火旺盛18例,久思伤脾、脾虚湿滞11例,久恐伤肾、肾精不足11例;试验组久怒伤肝、肝火旺盛20例,久思伤脾、脾虚湿滞9例,久恐伤肾、肾精不足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慢病管理,常规1个月取1次药物,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物用量,1个季度随访1次,观察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以及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
1.2.2 观察组 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情志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由社区医护人员对双心高血压病人进行生活质量量表和SAS评定,同时收集病人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测等。认真倾听,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的依从性。②由2名或3名副主任以上级别中医医师,对病人进行怒、喜、思、悲、恐五志分类。制定情志干预方案个体化治疗。悲可以治怒,以沧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怒,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7]。耐心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耐心讲解,解除疑虑,进行安静神志,放松自我,采取相同情志的人每周聚集一次,给予相胜疗法和音乐疗法治疗。举例:每月固定两次活动时间,针对五志之一怒为主的双心高血压病人,在放松的基础上让病人聆听一些感人的故事,使病人悲情油然而生,气上之火得以平复,促进病情好转。
1.3 效果评价 评价病人中医情志干预半年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性、血脂、空腹血糖以及生活质量、SAS评分情况。血压监测采用普通鱼跃牌水银柱血压计,动态血压计采用MOBIL-O-GRAPH New Generation 24 h ABPM Classic。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比较 两组治疗前日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间血压比较(±s) mmH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夜间血压比较(±s) mmHg
本研究从传统中医情志养生、五志相胜理论出发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SAS评分、日间血压以及夜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日间血压以及夜间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情志干预对血压的调控有一定的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焦虑症是典型的双心疾病,其治疗模式从心脏、心理两方面着手,最终达到“心身同治”。现代研究焦虑抑郁可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功能而影响血压,HPAA功能通过改变RAS功能影响血压[8]。中医治疗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和中医心理学基础(中医的感知观、意识思维记忆观、情感观、气质性格观、中医对睡眠和梦的认识等),并由此形成了由整体观为基石,以阴阳平衡为目的,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心身疾病的独特疗法[9]。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也是脏腑功能的体现。情志太过或者不及都是影响高血压、焦虑等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因素。《内经》首次论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攻邪派的张从正进行了发挥,提出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情志致病直接伤及本脏,影响脏腑气机,所谓李杲《脾胃论》所言:“凡怒忿、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心病还需心药来医治。董湘玉等[10]在探讨情志相胜法中悲胜怒对心身疾病的防治作用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明了人在悲伤情绪时体内雌二醇、血栓素B2、内皮素升高,对因愤怒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也是“悲胜怒”的一个很好的佐证。高血压从中医学角度论述双心疾病的病机、相互联系及治疗,基于心主血脉失常、心脉受损这一双心疾病的根本病机,提出双心疾病的干预应从两方面着手,一则从情志障碍入手,治疗应着重调理肝气;二则从血脉入手,治疗宜益气健脾、化痰活血通络,同时还须根据病人心理及躯体症状的偏颇、有无精神诱因等症状表现,调整方药重点治疗方向[1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属于中医 “眩晕”“ 头痛”的范畴,与肝阳、脾湿、肾水以及心肺之脉关系密切。中医讲豁达乐观,可使五脏安和,气机调畅,则促进疾病向愈;如忧思郁怒,损伤五脏,影响气机,可使病情恶化[12]。
情志相胜通过影响脏腑气机、通利血脉来调整脏腑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缓解焦虑的作用。在高血压病的控制工作中,中医情志干预可缓解高血压病病人的症状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稳定血压都有显著效果[1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轻中度焦虑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大,病人不宜接受,依从性差,而中医有其特殊的优势。中医整体辨证论治以及情志治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缓解焦虑的同时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举两得。吴永宗[14]观察中药百乐眠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病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7.5%,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病人,以中医学“以神养形”的情志养生理论为指导,运用静神、御神、治神等调摄方法,通过五志相胜理论实践,有助于排除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增强心理情志对外界刺激的调节和承受能力,维护健康心态,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达到防止血压升高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血压病、焦虑症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均纷繁复杂,除了中医所谓五种情志辨证,还与病人本身体质分类、既往基础疾病情况、病程及严重程度有很大关系。韦庆丰等[15]通过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相关因素分析得出高血压合并焦虑与性别、饮酒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文化程度、单身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未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其结果难免有所偏倚。其次,半年的临床观察时间较短,横跨夏、秋两季,不同的季节以及温差对血压以及病人情绪的改变都会有一些影响,本研究未将其考虑在内。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量表评定采取SAS自评,SAS评定时间为过去1周,其结果与病人的文化水平、素养等有关,因此收集数据的可信程度有所欠缺,再次,由于本研究收集病例的地域及数量局限,样本量较小,其结果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
高血压作为一种心身疾病,中医情志疗法养生具有特殊积极的意义,目前相关文献不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成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贯穿始终,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最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