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远
全球每年至少有10萬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自杀年龄层趋向越来越年轻。近年来发生了多宗青少年因为深受学业、家庭或感情的困扰而走向不归路的案件,宛如一记记响雷震动着家长、教育者和心理专家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儿童或青少年在人生才要开始绽放的时候,选择放弃生命呢?
年轻的生命用不告而别的方式就这样挥手于人世,留下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的父母和家人以及无数的遗憾和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傻?”“为什么这么看不开?”“为什么有问题不跟家人商量……”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社会出了问题,还是现在的小孩心灵太过脆弱而无法承受任何的打击与挫折呢?
说起儿童及青少年自杀行为,就不得不提与其息息相关又截然相反的两类因素,一是保护因素,二是诱发因素。保护因素降低自杀行为,包括孩子的自我价值以及跟父母之间相处融洽。诱发因素则增大自杀发生的可能性。压力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对孩子们来说,繁重的课业,无法达到家长和校方对他们的期许,以及男女的感情问题都为他们带来了压力。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完整幸福的家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因此,父母应该尽量维系彼此以及与孩子的融洽关系。
现代的父母亲都很忙,没有时间跟孩子聊天谈心事,所以他们也无法知道孩子在外面遭受到什么问题和挫折,等到悲剧发生,才后知后觉已经太迟了。因此,父母应该要拨出多些时间陪伴孩子,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有个案例,一个聪明的女孩子,在初三那一年学习压力非常大,考试前夕因为太紧张,怕考得不好而割腕,幸好被奶奶发现而及时送院。后来女孩母亲猛然醒悟,把自己的时间重新分配,每天花更多时间和心思陪女儿聊天,关心女儿。这位妈妈做得非常好,如今女孩也顺利毕业了。
也许有些父母会认为:“我们以前也是这样在父母的打骂下成长,而且打骂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对此,以前的小孩子没有现在的孩子压力那么大,就算被父母打骂了,还可以出去找邻居的小孩玩耍解压。而现在的孩子却没有自己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繁重的课业、各式样的补习,再加上各种大考小考等等,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因此,以前父母的那一套方式可能已经不太适合用在现代小孩身上了。如今一些公立医院和辅导团体经常都会办父母技巧效能课程或讲座,让对教育下一代束手无策的父母有个明确的方向。父母应尽量拨一些时间参加相关课程或阅读相关的书籍来增进自己关于亲子教育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专家们都会教家长怎样用正面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以及多多发掘孩子的优点。
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他们的抗压能力也比较强。小孩的自我价值感多数是从父母或老师、长辈那儿慢慢累积起来的,因此父母适当的鼓励和称赞,会让孩子提高自我信心,觉得“我是有用的”“我是可以成功的”。有一种储蓄叫作“情绪账户”,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高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储蓄也很多,遇到挫折时就有足够的储蓄来“应急”。相反的,如果孩子的情绪储蓄非常低,那—旦遇到问题时,他们就没有足够的储蓄来应付,因而可能“破产”崩溃了。
父母可以从小就帮孩子补充“情绪账户”,那就是每天发掘一样孩子做得好的事隋来肯定及鼓励他们。不过也要注意,孩子有做才称赞,没有做的话不可以随意称赞,且称赞时要实在地说出孩子做了什么,不能笼统地说“你很乖”“你很好”等等。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加上本身的工作及经济压力而导致面对孩子时都是用一些比较负面的话语来跟孩子沟通。孩子一旦做错就是立刻责骂孩子,反之,当孩子做得好时却没有给予任何正面的反应。假如一个孩子在家里整天被责备,而去到学校也可能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老师责骂,慢慢地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比较低。到了中学的时候,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非常低甚至差不多没有了,如果这时他们遇到课业或者感情上的挫折,就可能会崩溃了。
除了增强孩子的保护因素,我们也应该尽量减低导致孩子崩溃的诱发因素,其中最有效的是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在此引用一个真实例子作为借镜:有个在香港长大的男孩,12岁时随同父母回重庆。由于在香港,学校没有所谓的分班制度,但在重庆,男孩就面对分班制度,他承受不住以成绩为主的压力,开始出现肚子痛、头痛等现象,不肯继续上学。因此,希望父母不要太过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身心发展。
学校老师多用鼓励的方式而少用惩罚的方式教导孩子。比如对于听写,平常多是采用惩罚的方式,可能一题不对就要抄写很多遍诸如此类的,这个是反面的方式。正面的方式,可以是孩子答对了几题以上就会有小小的奖赏,或10题答对7题,就给予一个星,如果全答对,就把名字写在黑板或通告栏表扬。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害怕去学校,也不会害怕学习。
“在此劝告天下父母们,万一孩子透露了自己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时,千万别掉以轻心,以为孩子只是开玩笑而已。孩子是不会用自杀来开玩笑的,当一个孩子说要自杀或者是想死的时候,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孩子会跟父母说,我活在这个世界很辛苦啊,或者是死了比较好等等的。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就应该开始带他们去见心理医生或者辅导员。同时多陪伴孩子,多聆听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