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星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也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语文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应该注重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也只有读才能不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思想情感。读也是更好地为了写。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法宝。在古诗词教学应该读写结合,以激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思维,让他们在读写中思考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探索古诗词的表达意义,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也说明了读书的好处和用处。那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就要把读放在首位。现在就我个人的一些见解谈一下。
一、强化诵读,激活古诗词学习思维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诗传情,词达意,古诗词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审美能力。反复诵读古诗词可以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甚至达到永久记忆的目标。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独坐敬亭山》一课,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杜甫的《春望》。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并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这样能够迅速激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思维。《独坐敬亭山》是李白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宜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事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孤独之感倍生。从而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解决了字词问题,清除了阅读障碍,而且使学生进入文本,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注重想象,探究古诗表达意蕴
教学古诗还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有些老师都是从古诗中的注释和诗句表面去指导。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哪个才是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呢?恐怕哪个都不是,又哪个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经验。当面对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难免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如“雪化了变成什么?”一样,学生众说纷纭,最终才产生“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精彩的答案。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古诗词的表达意蕴。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意理解。学生的年纪尚小,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因此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与辅助作用。教师应该从探索古诗词描绘的意境着手,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思想情感。这样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学生把握理解诗词的关键。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诗人所在环境及处境,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样学生更加能够对情感的理解。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的《词两首》,意境优美,用词清新,感情真挚。在学习《如梦令》之前,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作有含蓄、典雅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抓住‘“溪亭”“日暮”“沉醉”“藕花”“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思考:“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作者当天写的吗?既然是‘误人,慢慢划出来不可以吗?”经过思考、讨论,学生理解了夕阳西下佳人醉酒、藕花朵朵、鸥鹭惊飞的意境。
三、启动仿写,感触古诗词内涵情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经说过:“写作从模仿名家开始。”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在学习古诗词中,学生掌握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和欲扬先抑、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写作技巧。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蘇教版六年级上册选编了《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富有哲理的警醒诗。前一首诗揭示了做学问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能脱离实践的道理;而后者则说明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阔、敏锐的道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表达方式,写一首诗歌,或写一篇小文章,表达自己对学习、人生.生活、理想的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古诗词教学应从强化诵读、注重想象、展开仿写等三个方面人手,让学生在诵读中思考、在想象中感悟、在仿写中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