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一位世界冠军的心理建设研究

2019-04-16 10:40赵大亮姒刚彦李剑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个案

赵大亮 姒刚彦 李剑鸣

摘 要: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开展了10多年体育运动心理干预的个案为研究对象,从提供咨询者和运动员2方面深入分析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对运动员的影响。研究过程:对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的主要形式、内容进行说明,将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过程分为3个阶段:传统运动心理技能训练阶段、赛中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逆境应对训练阶段及正念训练阶段。使用运动员自我反思与研究者提供的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相互参照的方式评估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效果,分析运动员心理建设的过程与目标实现,以及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运动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体育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不但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动作表现,而且可以改善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负性情绪;不仅能实现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素质的提升,而且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效果的边界也得到了拓展。

关键词:运动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正念训练;个案

中图分类号:G 804.86 学科代码:04030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sing case study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on athletes from two aspects of providing consultants and athletes. Research process: the main forms and contents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are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raditional 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stage, 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and adversity coping training stage and mindfulness training stage.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port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by means of mutual reference between athletes' self-reflection and sport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provided by researchers, analyzes the process and goal realization of athletes'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thletes' different spor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sports 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contents. Conclusion: sport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unsel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athletes'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 but also improve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about life events;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athletes i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but also exp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counseling.

Keywords:sports psychology training;psychological training;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mindfulness training;individual case

近10年來,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在运动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运动心理学家为高水平运动队提供心理咨询[1-6],多数研究者是为运动队备战大型比赛提供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时间跨度较短,少数研究者提供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时间跨度较长,例如长达5年[4]或6年[3]为高水平运动队提供的运动心理咨询。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分析了运动心理训练的形式、内容及效果,但是不管是哪种时间跨度,研究者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改善运动员的运动心理状态,并且把运动员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态度、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或对运动心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衡量运动心理训练有效性的指标[5],很少有对个体持续多年跟进进行的研究。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主要以开展了10多年体育运动心理干预的个案为研究对象,从提供咨询者和运动员2方面深入分析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对运动员的影响,以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的主要形式、内容与过程为基础,分析运动员心理建设的过程与目标实现,以及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运动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研究对象

以G省武术中心运动员李某(以下简称L)为个案研究对象。L,男,现年27岁,于2004年进入专业队训练。2007年接受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之前未接触过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本研究的参与、相关资料使用均得到L同意并签属了知情同意书。

2 理论基础

运动心理学理论的系统性对于提高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的效果至关重要,为此Poczwardowski等[7]提出了运动心理训练方法的金字塔模型理论,包含5个层次 :最基础的第1层为运动心理咨询者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第2层为与行为改变有关的理论范式;第3层为实践模式与咨询角色;第4层为干预目标;第5层为干预技术和方法。笔者提供的运动心理咨询的第1层为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的核心价值导向,即做好自己就是对处境最大的适应,而“做好自己”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和培养。这一价值导向并非一开始就形成,而是在十多年的运动心理训练过程中不断发展而成。第2层为使用的理论研究范式,即主要为第2代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范式和第3代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的理论范式。第3层为笔者在运动队中的角色,即指导者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教练,大多数运动心理训练方案主要由笔者提出。第4层为主要干预目标,即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促进目标行为实现。运动心理训练咨询的行为目标就是保证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在比赛中不失误。第5层为使用的干预技术和方法,即包括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行为程序、正念训练。如图1所示。

3 研究过程

3.1 准备过程

本文第一作者职业为高校教师,主讲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从2005年开始至今一直为运动队提供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在运动队备战第12届全运会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逐渐得到运动队的重视和认可,4年后,笔者作为教练组的一员随队参加全运会,参与赛前准备会并进入赛前的练习场地提供临场心理支持。继此次参与为运动队参赛提供临场心理支持后,在运动队备战第13届全运会时,笔者同样作为教练组的一员,开始单独组织赛前准备会,并进入赛前的练习场提供临场心理支持。在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笔者不与运动员建立朋友关系,也不参与运动队的管理,始终将自己定位于1名指导者,通过提升运动心理咨询效果来不断提高自己在运动队中的权威性,不断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对其的信任度。

3.2 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形式

笔者为某省运动队运动员提供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持续时间10多年,提供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方式为:集体授课、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训练场上的心理支持、集体讨论。集体授课主要为:授课之前笔者与教练员协商确定授课时间,一般是1周授课1次,1次授课时间为1.5 h左右,主要讲授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运动心理技能。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主要为:一般在咨询室中进行,每次咨询时间大约为1.5 h左右,包括运动员(咨询者)提出和笔者(咨询提供者)提出2种形式。被咨询者提出的咨询需求主要源于笔者在训练场观察训练过程中发现的有待解决的问题。L提出咨询需求时,对于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的态度非常积极,也非常配合。训练场上的心理支持在训练间隙或训练结束后进行,主要讨论运动心理技能与运动心理学知识如何结合、l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中的感受或有针对性地解决L训练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主要在重大比赛举办地进行,参加人员包括教练、L和其他队员。

3.3 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过程

对于L的运动心理干预过程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技能训练内容不尽相同,但又相互联系。

3.3.1 阶段一(2007—2009年):传统心理技能训练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为运动员提供运动心理咨询。2007年开始,L作为运动队中的非重点队员与其他隊员一起学习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目标设置、表象训练、自我谈话、行为程序等,每次课均由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2部分组成。虽然在这一阶段L并不是重点运动心理咨询对象,但授课内容是面向所有运动员,并没有因为身份和技能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课后,不是所有运动员都按照笔者的要求完成课后作业,而L是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员。10多年来,L一直在坚持做表象训练,并且将其作为赛前行为程序的重要部分来执行。这一阶段中行为程序的主要内容是从时间角度规划赛前准备活动。2009年之前,笔者提供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过程中研究对象的重点并不是L,但也偶尔与L进行交流,主要是确认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是否正确,或讨论一些竞技运动员普遍遇到的问题,例如赛前紧张、赛前失眠等。

3.3.2 阶段二(2009—2013年):赛中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逆境应对训练

相对于阶段一,阶段二中集体授课的比例减少,主要采用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工作。在集体授课方面,L主要作为一线非重点队员参加所有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逆境应对方法,并围绕运动员在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展开[8]。每名运动员都需找到在比赛过程中自身可能遇到的逆境,并自行拟定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上,笔者为所有运动员制定了逆境应对的典型方案,并要求运动员在随后的测验和比赛中反复练习。对于L来说,他的逆境主要包括赛前紧张、赛前失眠、准备活动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目标,第1套动作的成功完成导致对第2套成绩的期待从而影响第2套动作完成的表现。

随着L技能水平的提高,难度动作完成过程中与心理相关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这类问题主要通过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的方式。在这一阶段咨询中解决的问题包括:1)难度动作过度努力。比赛中与日常训练中在动作感觉上的差异,使得L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放不开”,也就是控制不好动作过程中的发力,导致难度动作失误。2)难度动作顾此失彼。比赛时为了能够成功完成难度动作,L会把所有的动作环节都注意一遍,同时注意多个方面会导致注意资源超载。笔者与L在多次咨询的过程中反复对以上2类问题进行讨论,最终明确了解决这2类问题的方法:对于简单动作,使用行为程序,在难度动作开始前先感受动作节奏,然后通过注视场地上的某一点把对自身感觉的注意转移到对外部环境的注意,避免控制自动化动作过程导致失误。对于复杂动作,使用动作要领避免注意多个环节。在阶段二,行为程序从赛前拓展到了赛中。由于L不是队内的重点一线队员,他有段时间所有难度动作不是全部能够成功完成,所以经常处在矛盾和焦虑的状态中,经过多次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他接受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3.3.3 阶段三(2013—2017年):正念训练

在这一阶段,L跻身为一线重点队员。通过教练的反馈和平时对他的行为观察,笔者发现,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成绩的获得,L在队内的地位也相应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训练与比赛方面主要包括赛关想法多、难度动作求稳、害怕失误的问题,生活方面主要涉及到正确看待自身位置、与教练及队友关系的问题。综合L的情况,从运动心理学角度看,L一方面需要合理地处理情绪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并提高动作表现,另一方面需要以接受的心态处理训练中的事件。2013年以后,正念训练的相关内容被广泛地应用于竞技运动队的运动心理咨询。笔者认为,正念训练比较适合处理L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4年中,L作为一线主力队员接受了较为全面的正念训练,笔者主要以授课和一对一咨询2种形式来开展运动心理咨询。其中授课的内容包括认知融合、认知解离、正念训练、注意当下、接受、价值观。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主要以正念训练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来解决L在比赛和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前2个阶段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内容在这个阶段一直被应用于比赛。经过系统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和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L的难度动作基本稳定,可以以接受的心态处理训练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阶段,行为程序进一步拓展,从进入赛区、上赛场前直到比赛结束都成为行为程序的一部分。

4 L的運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效果的分析

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效果的评定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重大比赛成绩,二是运动员的自我评定。重大比赛成绩来源于比赛主办方的成绩记录资料。运动员的自我评定来源于运动员的自我总结、对运动员的半开放式访谈、咨询录音,主要是运动员以书面文字形式总结10多年来他对运动心理训练学的学习体会,通过整理半开放式访谈和咨询录音资料对细节进行补充。

4.1 比赛成绩

L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未能参加比赛,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也未能进入决赛,2017年8月获得第13届全运会第2名,难度动作没有出现失误。随后10月代表中国队获得南拳世界锦标赛冠军。武术是非奥运会项目,L能够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已是该项目的最高荣誉。

4.2 L的自我评定

在L取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后,L以书面文字形式将这些年来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心得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所学的运动心理学的知识点、所学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在训练或比赛中的应用。L对以上所学进行了举例说明,将对心理学总体认识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体会。L划分的3个阶段与笔者所提供运动心理咨询的3个阶段正好相互吻合、相互印证[9]。

4.2.1 L对运动心理学的总体认识

L在10多年间一直坚持学习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并练习相关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心理学的作用的认知比较客观,他所学到的运动心理学知识除了应用于训练和比赛外,在后期也应用在生活中。在L的自述中,他认为:对运动心理学的认识始于表象训练、正念训练这些心理技能训练,最初仅停留在依靠这些心理技能解决训练中的问题的层面,并且主要在难度动作和整套动作完成过程中使用这些心理技能训练,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当前,这些运动心理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应用,并且改变了自己对生活、事业、训练的态度。

4.2.2 对阶段一的反思

L在阶段一学习运动心理技能时并未发现运动心理技能对动作表现的促进作用,但他能够一直坚持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在L的自述中,他认为:从运动心理技能开始接触运动心理学,开始仅进行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并且重点进行腹式呼吸和表象训练,而且这2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坚持练习了10多年,值得庆幸。最初对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没有深入的认识以致产生过怀疑,甚至想过放弃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但坚持非常重要。

4.2.3 对阶段二的反思

L在阶段二时认识到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和专注于动作完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并在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上升期中找到了自我定位和动作表现的努力方向。

4.2.3.1 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和动作表现之间的关系

L在这一阶段的难度动作完成质量提高,即使在使用运动心理技能时有时也会失误,但在多次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中,他认识到了失误的原因。在L的自述中,他认为:在经过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后,能够对难度动作失误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失误主要源于注意方式不正确,没有将注意集中在难度动作本身和动作要领。

4.2.3.2 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动作表现的努力方向

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感觉与日常训练时身体感觉不同,L认为:这个不同的感觉就是在难度动作完成上很“飘”,一“飘”就害怕,经常失误。经过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后,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到难度动作“飘”是自已的能力,就不再害怕,便能够有把握将难度动作做稳。

在训练过程中处理有竞争关系的同伴关系时,L在心理上产生了不稳定情绪,对有竞争关系的同伴的刻苦训练、稳定的动作表现在心理上产生了矛盾情绪,在经过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后,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接受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找到了动作表现的努力方向。

4.2.4 对阶段三的反思

L在阶段三不仅能够把正念训练应用于训练和比赛中,而且也能够应用于生活中。

4.2.4.1 认知融合/认知解离

在第13届全运会决赛阶段进行赛前准备时,L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应用了认知解离。经对L的自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在第2套动作完成前做准备活动时,心里非常害怕,认为器械之前从来没有用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一直在纠结器械的手感问题,害怕动作失误。但是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他纠结手感,进而影响后续行为就是认知融合的表现。而后他又将心中的害怕只是看做想法,而不被这一想法支配,不被这一想法影响到后续行为则是认知解离的体现。

4.2.4.2 接受

在全运会备战前期和比赛中,L心理上希望运动队能更重视他,为他在训练过程中提供更多便利;在比赛时,他认为裁判给出的分数偏低。经过多次一对一运动心理咨询后,他逐渐学会了接受处境。从L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不再要求为其创造顺境,会接受当前的处境,全身心地做好自己。接受的本质是不判断、不反应,不有意识地区分顺境和逆境,并认为顺境才好、逆境不好,即对处境或事件作出判断和反应。L所提及的“不再要求创造顺境”是对当前事件不作判断,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是接受的体现。但接受的程度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提高的,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4.2.4.3 注意当下

在第13届全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中,L在前2套武术套路比赛中(共3套)成绩暂时排名第三,如果在第3套动作能够成功完成,将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名次。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有可能会期望获得更好的名次而忽略动作过程,从而导致失误。从L在第2套比赛完成后的赛前准备会上的集体讨论中可以看出,他的注意方式有了变化,他在赛场上按照行为程序,按照动作要领完成动作,同时并没有注意已经取得的竞赛成绩和对手的失误与否,只注意当下。笔者认为,当下不是指过去,也不是指将来,L所述的“按照行为程序完成动作”,不将注意转向结果,只注意此时此刻,即为“活在当下”。

4.2.4.4 正念训练应用于生活事件

在2018年的全国锦标赛中,L因运动损伤需治疗,从而失去了亚运会的参赛资格。L因此又联想到以前发生的其他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L的情绪比较消极,并常怀怨愤。但是L通过将集体授课时学习的运动心理学中的正念训练知识和运动心理技能的应用使他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时能够在心里上获得解脱。从L的自述可以看出,他在面对运动损伤治疗这一事件时,能够正视自己的伤病,积极进行康复,同时对不能参加亚运会的消极情绪也能够以注意当下的身体健康而进行正向化解。由此可见,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不但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动作表现,而且可以改善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负性情绪;不仅能实现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素质的提升,而且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效果的边界也得到了拓展。

5 讨论与分析

通过整理L持续10多年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咨询资料,主要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

5.1 L心理建設的过程和目标实现

L的心理建设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或几年的任务,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但与当下运动生涯发展相匹配的任务。在本文中心理建设的结果不是通过短期学习心理技能来调节心理状态,而是通过系统地、长期地学习和应用心理技能培养出竞技所需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运动员能够依靠这种心理素质提高运动表现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研究中L心理建设的目标就是“做好自己”:在比赛中,表现为注意方式正确;在生活中表现为接受处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L心理建设的目标实现首先在于:从南拳对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看,L只需将训练时积累的运动心理技能在比赛中应用,成功地完成整套动作,而能够成功完成整套动作的前提是在运动技术上做好过程,在心理上注意当下。其次在于:从心理素质提升的规律来分析,L的心理素质提升需要不断地练习,正是因为L数年如一日地坚持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才将心理素质发展为竞技能力。无论是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还是与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相关的其他技能,L都在一直坚持练习。第三在于:逆境应对训练是针对运动项目特点和个人特点寻找典型逆境,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分析南拳的项目特点及L所遇到的问题,经过不断的逆境应对训练发现,L的注意对象与注意方式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运动心理技能来解决。

5.2 L在不同阶段运动心理问题的差异

L在10多年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有阶段性特征。姒刚彦[10]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发展分为3个阶段:攀登层、高原层、JING层,认为处于不同阶段的运动员有不同的特征,而且存在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张春青[11]通过质性研究确定了运动员运动生涯中遇到的3种典型逆境。L在阶段一时属于攀登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运动表现主要受运动技术水平的制约,这时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心理素质层面主要解决赛前紧张问题。L在阶段二时属于高原层,运动技术水平趋于稳定,但仍有些许问题需要解决,即L在与其他队员的比较中心理有失平衡。在心理素质层面主要解决赛中的难度动作稳定性问题。L在阶段三时属于JING层,目标明确,已经有较好成绩,在运动队中地位较高,有运动损伤,但需要突破自我。在心理素质层面主要需要解决自我认知问题。

5.3 L各阶段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依据间的联系

L接受的10多年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笔者进行运动心理咨询所依据的运动心理学理论并不完全相同。以第2代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与自我认知的关系是通过改变个体认知对象来改变其行为,但以正念疗法为基础的正念训练与认知的关系是通过改变个体与认知的关系来改变其功能及行为。以上2种理论在L应对比赛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中都有所体现,那么,这2种不同理论在竞技领域是否可以融通?Bernier等[11]认为正念训练整合到高尔夫球员的行为程序中有助于运动员在竞赛中提高运动表现。在L的案例中,行为程序中并未包括正念训练内容,但是在应对赛前或赛中的逆境时主要应用正念所培养的心理素质。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在逆境未出现前用于应对内外刺激产生的干扰,而正念训练培养的心理素质不但可用于预防逆境出现,还可以用于应对逆境。虽然笔者与Bernier等对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和正念训练整合使用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是提高运动表现的作用是一致的。这可能与传统心理技能训练和正念训练都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当前任务[12]有关。

5.4 L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对笔者的意义

笔者为L提供运动心理咨询达10多年,一方面,强化了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笔者为L提供运动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在将运动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L的经验和建议丰富了笔者对运动心理咨询效果的认知。另一方面,在与L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了笔者对运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开始只是以授课形式提供心理咨询到注重授课的效果,再到将运动心理学知识与运动项目特点相结合,再到整合多个运动心理学理论解决问题,再到根据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使L能够预防和规避比赛和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说,L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深化了笔者对运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按时间分3个阶段讨论与分析了高水平运动员L的心理建设过程。通过分析L的运动心理干预的资料,主要涉及赛前紧张、赛中难度动作稳定性及自我认知问题,运动心理技能训练培养的心理素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3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1)由于本研究中涉及的运动项目的特点,使得运动心理技能训练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解决难度动作完成的心理问题。本案例可应用于相似的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例如艺术体操等,所以,本研究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案例来进行实践检验,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项群运动项目寻找更有针对性的运动心理咨询方式。

2)虽然从身份定位的角度描述了笔者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对运动心理咨询效果的影响并没有在本文中进行深入分析。这一因素对运动心理咨询效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

3)本研究中笔者为L提供运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使用的运动心理技能都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但在运动心理咨询的不同阶段并没有使用统一的理论或统一的运动心理咨询方式。需要进一步整合经验并建立更加完备的运动心理咨询模式。

参考文献:

[1] ORLICK T. Reflections on sport psych consulting with individual and team sport athletes at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 cames[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89(3):358.

[2] GOULD D, MURPHY S, TAMMEN V, et al. An evaluation of U.S. olympic sport psychology consultant effectiveness[J]. 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1(5):111.

[3] HALLIWELL W.Providing sport psychology consulting sewices in professional hockey[J].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0(4):369.

[4] STEPHEN J B. Reflections on a 5-Year consultancy program with the england women's cricket team[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5(9):148.

[5] JUDY L V R. Provision of sport psychology services at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XVI maccabiah games[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003(17):461.

[6] CARSTEN H L.Working in danish ice hockey: psychological services derived from the context[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in Action, 2017(13):1.

[7] POCZWARDOWSKI A, SHERMAN C P, HENSCHEN K P.A sport psychology service delivery heuristic: Building on theory and practice[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8(12):191.

[8] 姒剛彦. 追求“最佳”还是强调“应对”:对理想竞技表现的重新定义及心理训练范式变革[J]. 体育科学,2006,26(10):43.

[9] 李剑鸣.精英运动员眼中的运动心理学[EB/OL].[2018-11-26]. https://mp.weixin.qq.com/s /GF9BlSlFkLjzOBQFc-ydww.

[10] 姒刚彦.青少年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85.

[11] 张春青,钟伯光,姒刚彦. 运动员运动生涯逆境及应对的质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8):67.

[12] BERNIER M, THIENOT E, CODRON M, et al.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approaches in spor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s Psychology, 2009(4):320.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个案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