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与德州黑陶文化传承创新

2019-04-16 18:36杨冬梅胡建华
科技传播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杨冬梅 胡建华

摘 要 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的要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黑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虚拟现实的交互性技术、沉浸技术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传承和创新黑陶文化中的作用,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对德州黑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技艺;德州黑陶文化;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1-0159-02

1 关于德州黑陶非遗文化及其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视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们时常可以从网络、各类媒体上了解到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在面临的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传承人,正在不断锐减,很多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因经济效益低下不愿继承,面临着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问题。德州黑陶文化传承同样面临此类问题。2014年,《德州黑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此,业界开始关注黑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途径。

德州黑陶,产于德州,其历史起源于龙山文化,距今约有6?000年,是史前遗存的龙山文化的优秀代表。德州黑陶为传统手工艺品,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为制作原料,采用压光、雕刻、焦烟渗碳等处理方法,烧制出来的陶器具有黑如漆、亮如镜、望之似金、叩之如磬等艺术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展示,被当今社会各届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如何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平台、现代传媒手段,使德州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活态化”传承之路,是文章思考的一个角度。

2 VR交互技术与黑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它是一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复合集成技术。与之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可以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一体化的虚拟情境。体验者借助一些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采用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交互性、沉浸感是VR技术的显著特征。

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黑陶器型设计、镂刻技法以及烧制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交互技术是指体验者对虚拟情境中物象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并借助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专用设备产生实时性的效果,从而使体验者运用自然的肢体、言语技能,仿佛在现实环境中一样操作虚拟物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可以实现用户对已建构出的虚拟黑陶产品进行360°全方位的旋转展示、触摸等基本操作,促进用户与作品之间的沟通与反馈,也可以模拟黑陶作品的制作过程,创造良好的参与性和可操控性。

2.1 交互技术与器型设计的传承和创新

黑陶器型制作手法有捏制法、堆塑法、泥条盘筑法和轮制法等,其中,轮制法较为常用。在虚拟情境下,通過相关软件及数据手套等传感器设备的应用设置,用户可按照自己的构思选用某种制作方法凭借手势来模拟黑陶器型的制作技艺,其中,在成型过程中,容器造型会随手势力度及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器型制作完成后可保存再进行下一步制作,如果不满意可返回上一步继续调整。?

虚拟情境下制作完成的陶胎相对于真实环境下的制作效果而言,在造型上更易多样化,更具独特性,为德州黑陶在器型环节的设计制作以及个性发展提供有效参数。如果再链接3D打印设备,可完全获得黑陶器型个性化产品样例,甚至实现量化?生产。

2.2 交互技术与镂刻技法的传承和创新

镂刻方法主要分为软刻和硬刻两种。虚拟情境下的软刻法,可直接在陶胎上绘制图案,再进行浮雕或镂空效果的制作;虚拟情境下的硬刻法,是在焙烧后的陶胎上按照设计图案进行雕刻。软刻和硬刻等环节,不仅需要美术功底还需要灵活的手部动作或特制工具的辅助才能完成精细的装饰效果,如果对某一环节不满意还可以重新开始,直到满意?为止。

无论是软刻还是硬刻,都需要根据陶胎造型进行图案的设计,因此对创作者的绘画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情境中,既没有耗材成本,也没有镂刻失误的顾虑,可为黑陶传承人进行大胆创新提供无限空间。

2.3 交互技术与烧制方法的传承和创新

陶胎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往往是烧制师傅的“独门绝技”,凝结了烧制师傅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德州黑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制作的核心内容。在虚拟情境下,预设窑炉内的温度和时间,模拟无氧状态下陶胎被烟熏的动态变化过程。陶胎的出炉效果与窑炉温度及烧制时间密切相关,虚拟实验技术可为黑陶烧制技艺提供科学数据。

对用户而言,整个过程虽然是在虚拟情境下操作,但用户的体验如同在真实环境中手工制作一般,体验感真切。同理,对于黑陶爱好者和研究人员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个高效的辅助工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可以先模拟制作,再真正实施,可为成功作品的出炉提供有力保障。

一件完美的黑陶作品倾注了工匠大量心血,从成型-修坯-软刻-熏陶-硬刻等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成竹于胸,才能成就匠心之作。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无论哪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将影响作品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之前的模拟实验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材料成本,也将为工匠创作开拓新的创新维度。

3 VR沉浸技术有利用黑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VR沉浸技术又称临场感,是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情境中的真实程度,是VR技术最主要的特征。

德州黑陶制作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但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真正从事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人还是很少,因此,黑陶文化的传播仅靠师傅的手口相传、影像演示和作品展览是不够的,虚拟技术的沉浸感可加速推进德州黑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1 沉浸技术在黑陶文化展示中的作用

在黑陶文化的展示中利用沉浸技术大视场角的虚拟场景和立体感的声音等特点可营造强烈的沉浸感。通过配戴头盔、显示器等专业设备可以使用户有一种穿越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包括其发展历程、工艺制作流程等。

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特征可以让不同的用户快速且全身心地投入到黑陶文化的展示中,让黑陶文化爱好者和广大受众感受到黑陶文化的陶冶、体验到黑陶文化永恒的艺术魅力。

3.2 沉浸技术在黑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为使德州黑陶文化更为广泛地多途径地传播发展下去,可以通过沉浸技术与虚拟设备的配置,丰富馆藏的内容,提升黑陶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科?技感。

当然,黑陶历史及产品的展示不单单局限于博物馆中,可以依托沉浸技术+大数据信息平台在车站、大型商场、文化街以及各个高校等人员相对密集且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建立黑陶文化交流的空间,让黑陶文化走出去,走向市场,走进校园,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普及中国优秀的黑陶文化,对于文化交流与传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实现德州黑陶文化更广泛、持久地传播。

VR技術的应用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技艺的交融,是弘扬德州黑陶文化的有力手段,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

4 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广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必将带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德州黑陶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探索研究,可以提高黑陶文化在宣传展示上的创新性、趣味性,增强科技感,推进黑陶文化产业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实现“活态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婧.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方法的数字化再现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2]王峥,陈童.虚拟现实的概念及其技术系统构成[J].现代传播,2007(4):19-21.

[3]于子洋.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11):216-217.

[4]王阳明.数字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2):159-160.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探究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