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方法及效果分析

2019-04-16 12:03王俊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王俊英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产后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科分娩并发症,患者多伴有产后血压降低、睡眠紊乱的情况,甚至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强化临床研究,提供更为安全的医疗服务给分娩产妇[1]。现选取90例患者进行研究,详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分组时严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45例中21~32岁,平均年龄(26.6±3.1)岁;对照组45例中年龄22~31岁,平均(25.7±3.6)岁。全部产妇孕周33~41周,平均孕周(36.8±3.1)周;产前体重69~74 kg,平均体重(72.4±2.1)kg;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产后不存在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知情并自愿加入研究。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做好助产指导工作,认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详情如下:

(1)产前预见干预:护理人员在预产期前需要将开展产前检查的必要性认真的向患者讲解,根据其自身情况做好产前有效评估工作,如年龄、依从性、心理状态等,与此同时根据产妇情绪状态做好心理干预、疏导工作,让其了解到分娩是一项再正常不过的生理过程 ,帮助其更好的认识分娩过程、时间以及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他们缓解情绪上的紧张、恐惧、焦虑等[2]。

(2)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工作要求来对患者的保健护理方案、不良反应和产后出血评估指标等状态进行确定,然后严格按照循证研究内容来整合现有的实践证据,确保护理过程与临床实际要求相符,最后制定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

(3)产后护理:产后24 h是出血的高发阶段,此时需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之外 ,还需要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状态、生理状态,一旦出现典型症状改变或情绪焦虑、烦躁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出血量过多的情况[3]。

1.3 观察指标

认真记录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组别 术后2 h(ml) 术后24 h(ml)观察组(n=45) 89.6±7.2 150.1±13.2对照组(n=45) 138.5±6.9 254.5±12,9 t 4.7093 4.7445 P<0.05 <0.05

3 讨 论

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后出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诱发因素有很多,如产道损伤、宫缩乏力以及胎盘问题等,而产后出血的情况极易出现。基于此,在实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产后出血进行科学的预测,可按照存在的危险因素。尽管高危因素不会出现在患者身上 ,但是一些产妇经预见性护理,可对产后出血的危险性进行评估,从而能够协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开展临床救治工作[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后,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可发挥显著作用,更好的控制产后出血。根据不同产妇的临床体征,关于心理、生理与情绪状态的评估通常安排在预产期前1周,并需要提前护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极大的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