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工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保障供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明确设备状态检修关键技术、实施人本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先进的设备状态检修机制。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电工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及安全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设备;安全管理;电工技术
一、当前电工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及安全管理现状
就现阶段电工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制度来看,主要分为预先性检修和事后性检修。企业对供电设备会制定定期维修的计划,然后根据设备的种类、规格、性能等各方面特点,划分不同设备的维修周期,从而保障各项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负责供电设备状态维修的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备安全责任意识,能严格遵循设备状态维修的各项安全规范要求,并严格执行设备状态维修制度,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且给予针对性的解决,从而将设备造成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保证电力网络的健康与平稳运行。在维修制度的执行中要做到:①对供电设备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并且能够分类检修;②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表,对老化设备进行及时检修,避免同一设备多次维修造成的性能损坏;③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防止技术人员的思想被固化。
二、电工供电设备状态维修分析
对供电设备进行状态维修能够全面掌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展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因此状态维修具有动态性特征。传统维修以定期维修为主,因此很多技术人员的维修思想和安全意识都具有固化特征,指根据制度要求对设备进行维修,而不对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导致一些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而一些设备则在不必要的维修中损失性能。状态维修着重以分析供电设备的运行动态为主,着重对设备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给予评估,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反馈的信息判断设备的运行特点,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性检修计划,保障能够在降低维修成本的基础上保障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状态维修能使技术人员制定更加精准化的维修目标,避免设备维修出现形式化现象,使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被及时发现,并排除风险和隐患,对运行正常的设备进行正常维护,避免大修大检,从而有效提升维修效率,降低对人力和资源的消耗。
三、供电检修制定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
供电设备的维修涉及到用电安全,而维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技术风险,因此必须制定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使供电设备状态维修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安全保障。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为设备状态检修的目标、策略和效果评估等,安全管理系统能够使设备状态检修更加具有条理性,同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技术人员的各项工作行为,帮助技术人员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检修目标和计划。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检修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并根据技术人员检修的实际需求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使各项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配置,例如,监督部门会对技术人员的检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记录归到企业档案中,作为后续维修技术报告的参考资料,从而使设备运行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而技术人员也能通过这一方式改进在状态维修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检修水平。
四、加强对电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单位要对电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进行提升,尊重电工技术水平存在的差异性,着重对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使电工明确自身承担的职责,从而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例如,为提升电工安全意识,举办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以专家讲座、技术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形式,对设备状态检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宣传,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另外,还可以加强各部门的合作,联合宣传安全责任意识,使这一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同,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使电工的各项工作都能受到正面影响。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设备状态维修的特点,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组织电工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学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例如,组织培训小组负责电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着重组织电工对各项制度内容进行学习,并且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鉴定,从而在思想上提高电工的认识,在行为上进行合理的规范。另外,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以制度考核和技能考核的结果作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对考核成绩优异的电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违法操作规定的员工给予一定程度的罚款惩罚,从而增强电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五、明确设备状态检修关键技术
单位要对引进的供电设备和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着重对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组织技术人员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创新开发的能力,使供电设备和应用技术更加符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从而形成自主版权。同时,要不断提升供电设备发展趋势的监测能力和分析能力。当前很多技术人员将状态检修误认为是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的限值比较,因此在工作中只埋头记录数据,缺乏研究创新的意识,导致设备检修的质量难以提升。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趋势进行深入的纵向分析。为此,单位必须转变管理思想,构建系统性的设备生命周期监测平台,将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全过程都纳入到这一监测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促进设备状态检修数据得到完善,使检修水平不断提升。
六、实施人本化的安全管理工作
就设备状态检修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单位必须制定人本化的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管理员工的工作行为,促进他们之间形成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从而达到更好的检修效果。为此,必须树立以员工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注重以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为目的进行技术培训,使员工能够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另外,还要注重状态检修中的基础工作,安排专业技能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和责任意识较强的技术人员负责设备制造厂商的制造工作,从而采集设备指导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式科学评估设备的初始状态,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簡介:孙淼,河南省永城市高级中学,专科学历,电工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