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他是广州一名普通的的哥司机,低调谦和待客热情;他又是一位不简单的司机,他拉的乘客多半是别人不愿意拉的“空巢老人”,后来他还干脆成了他们的“专职司机”,甚至是“儿子”。他就是广州公交集团47岁的出租车司机———巫胜祥。
故事还得从2007年说起。一天下午,巫胜祥刚好载客经过广州龙洞的一个公交站牌,行驶中的他透过汽车后视镜无意间看到,后方的公交站台上有一对老人多次挥手试图打车,老伯坐在轮椅上表情焦急无助,他的老伴则面无表情紧贴着他的轮椅。
这一幕给巫胜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将车上客人送达目的地后再次返回那个公车站,不出所料这对老人依旧没能打到车。“阿伯,你们是要打车吗?”巫胜祥下车上前询问。“你愿意拉我们吗?我可以加钱!我们都等了一个小时了。”老先生近乎哀求地说。巫胜祥赶忙将他们扶上车,并表示不会多收一分钱。
在路上,巫胜祥得知,老伯姓谭,已年过七旬,是广州体育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因为刚动完心脏手术,出行只得靠轮椅,他的太太有点老年痴呆。子女都在国外生活,平时夫妻两人住在老人院,每次出门压力很大。
巫胜祥被两位老人的境遇深深打动。将老人送至养老院后,他主动递给谭老伯一张名片说:“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以后要出门随时打电话给我,我即刻来接你们。”
从那时开始,巫胜祥手机里来电最多的是谭老伯的号码。无论是去医院看病还是去茶楼吃饭亦或是参加同学聚会,谭老伯的轮椅后面都会有巫胜祥的身影。渐渐地,巫胜祥不仅成了这对“空巢老人”的专职司机,而且也成了他们无比依赖的“儿子”。
谭老伯得过肾病,差不多每周都要去医院做一次检查,有时一周三次。坐在轮椅上的他,还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以前每次去醫院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自从“专职司机”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再也不怕去医院了。
每次挂号、打针、开药,巫胜祥都会全程陪同。当他送完谭老伯夫妇回到养老院,通常一上午就过去了。他唯有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班工作。
后来,巫胜祥发现老人远在国外的儿女,很少回来探望,每逢节假日老人就越发孤独落寞,看到这些,巫胜祥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于是他发动妻儿也一起加入了他的“爱心阵营”,每到逢年过节都会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不仅如此,他也总会隔三差五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去看望二老,坐下来安静地陪他们聊聊天。
一次聚会中,谭老伯把巫胜祥介绍给了周老夫妇,他们是老同事,也是一对“空巢老人”。从那以后,巫胜祥的车上就经常“满员”,四位八旬老人坐着他的出租车去医院看病,去茶楼聚餐,去公园散步……
随着时间推移,谭老伯多病缠身越发严重,甚至有时连轮椅都坐不了,70公斤的巫胜祥就咬牙背起100公斤的谭伯小跑进医院抢救,每一步都举步维艰。那段时间,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巫胜祥就白天跑出租,晚上则躺在买来的折叠床上悉心看护。
随着病情的加重,一天凌晨,84岁的谭老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谭老伯远在国外的家人迟迟未归,巫胜祥守在病床前,陪老人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
有很多人问巫胜祥这样做图什么,他总是淡淡地说:“每个人都会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的良知和责任。”
(责编 邱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