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在艺术批评中的应用

2019-04-15 01:28程曦徐保亮
美术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批评审美应用研究

程曦 徐保亮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马尔库塞身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从原欲本能学说出发,着眼于人的本能的解放。因此,他的“新感性”社会批判必然涉及到美学范畴内的艺术批判,本文将以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感受能力”“反省能力”“审美能力”为参照,研究其在艺术批评上的应用及表现。

【关键词】新感性;审美;批评;应用研究

在西方社会学界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确称得上是“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马尔库塞在理性与感性互辩的哲学原则之下,更加突出感性主义在社会学中的重要作用。无疑,这跟社会学中的个人能动性有莫大的关系。他一度与法兰克福学派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旨在构建一套新的社会学批判理论。并发挥社会学中的感性主义理论对资产阶级不顾人本、畸形机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认为感性的批判精神理应超越一切哲学之上。他以发展的人、前进的人、能动的人来对抗一切哲学,同时把一切的真理蕴含在感性主义批判理论当中。

马尔库塞认为:在感性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的感性与理性是浑然一体的,并没有理性与感性之分;感性发展的第二阶段,科技得势、劳动分工,感性遭到分裂,唯物主义将知性抬高,造成了不平衡。

众所周知,当代美学在18世纪的德国诞生。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感性”的责任,把唯理主义的对抗认为是新感性批判与抗争的第一目标。荷尔德林有诗道:“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马尔库塞面对着20世纪的社会、文化、艺术的“沉沦与危险”,他的“救赎之路”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从社会革命与生产力革命到美学的革命。但他并不是主动选择了美学,而是时代的洪流让他流亡到了美学。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那借来原欲本能学说,着眼于人的本能的解放——拯救物化的世界、单向度的思想还有人的爱欲、灵性、激情、想象等。这样很容易进入到艺术批评的美学范畴,艺术批评作为审美的环节之一,是对审美的注解、判断、更新,甚至提供了审美多样性的可能。

当代社会正在经历马尔库塞新感性世界里所描述的阶段——发达的消费社会預先规定了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单向度的社会造出单向度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也造就出单向度的人——社会人。艺术批评调和了理性和感性,为社会人向审美人的转变提供一种参照或途径。艺术批评可以为“新感性”的实现提供“武器”,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也可以运用到艺术批评中,为艺术批评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将参照马尔库塞“新感性”的三个特征——“感受能力”“反省能力”“审美能力”,分析新感性理论艺术批评的应用及表现。

一、“感受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感受,在中文语境里有两种解释,一是受到或是感染,二是体会或者感想。而马尔库塞的“感受能力”更多指后者——是一种体会、感想的能力,是个体对世间万物的心理反应。

在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社会中,“感受”是已经被社会发展消磨的对象。他的审美革命便是把冥想、意象、诗意、激情重新变成引人入胜的感觉,以此引导一个不受发达工业社会束缚的“新感性”的发展。

“审美形式给熟悉的内容和经验以疏远力——它导致了新的意识与新感觉的诞生。”“感受能力”并不是产生新的感觉,而是打破“单向度环境”的禁锢,使人重新获得自我的感觉。“感受力的恢复可以使人获得最基本的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力,从而为人的潜能的进一步解放打下基础。”感受能力是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中最基础的特征,同样运用到艺术批评的创作中时,也作为艺术批评的基础:对美的最初感受来自“感受能力”。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现今,艺术批评文章不再只是所谓研究与项目,也不似学院论文对固定格式框架有所要求。汪安民在《艺术批评为何》的文章中提到:今日的艺术批评介于研究与叙事、论文与随笔、客观与主观、高深与肤浅之间,这些评论文章是专业与大众皆能接受的。不需要作者大量的学识、丰富的史论经验、更不需要没完没了的挖掘,只要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现场的感觉。

在创作与书写艺术批评时,是与史论研究完全不同的方向,不需要收集完备的信息,不需要持久地反思、消化,甚至不需要过多地思虑这篇批评文章是否符合艺术史的书写标准,是否要对历史发展的准确性负责。因为艺术批评既不是书写历史也不是书写新闻,首要便是书写一种感受。波德莱尔曾在《当代生活的画家》中评论艺术家的特点时说道:“他对世界所有事都感兴趣,他想知道、理解和评价我们这个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波德莱尔以身作则的示范——创作艺术批评也同艺术家的创作一样——表达自己感知的东西、同时感知自己表达的东西。艺术批评创作需要的也是这份好奇心,受好奇心驱使着不断学习、调动敏锐的感官,来感受并书写。

在艺术批评的创作中,作者不需要自诩“理性”的中立,可以毫不掩饰地夸赞或者冷嘲热讽地指责。可又不能说这完全没有“理性”——作者下笔前也有对于艺术理论的基础训练。笔者认为,“新感性”理论应用到艺术批评的状态,就像马尔库塞所希望的那样——“感受能力”是作为一个审美人的首要且基本的要求——艺术批评也正是利用其“感受”的表达,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反省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反省,是一种自觉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一个与“回忆”相对称的概念,“反省”是对“回忆”的提取、再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丁国旗便在其文章中提到,“感受力的恢复可以使人在健康的生物基础上对于周围事物保持一份敏感”,然而,仅有这份敏感还不足以对既有社会构成真正的批判,更谈不上对于新的社会有所建构,因而对于“新感性”的反省能力的强调就成为马尔库塞新感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新感性”实际上就是马尔库塞一再强调的新的意识、新的需要。可见,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要求的“反省”是建立在“感觉能力”健全的基础上的。

马尔库塞是从人的“记忆”与“想象”这两方面对“反省能力”进行论述的。他认为回忆的材料已经成为想象的领域。“回忆并不是一种对昔日的黄金时代(实际上这种时代从未存在过)、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时期、对原始人等的记忆。倒不如说,回忆作为一种认识论上的功能,是一种综合,即把在被歪曲的人性和自然中所能找到的片断残迹加以收集汇总的一种综合。”回忆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人是因为有了回忆才建立自己的价值根据,才能把握自己的激情、欢乐、悲哀等体验。而艺术批评也是相同的逻辑——它无法在感受的当下进行创作,必须通过作者的回忆进行整理与书写。

“回忆作为认识功能毋宁说是一种综合,是把在歪曲的人性和扭曲的自然中所能发现的那些支离破碎的东西重新组合在一起。”记忆在对抗着人的自我异化,是对自我的反省。而记忆对于艺术批评的创作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除了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以外,文字记录这种艺术的“感受”必须依靠“记忆”的力量。比如艺术批评的创作就是建立在对记忆中艺术感受的记录的基础之上——艺术批评的创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感受时,在脑海中对其进行部分记忆,保留至书写文章的那一刻在进行整理、规划、修改。所以在书写艺术批评的同时,除了对感受记录,便是在对记忆中对感受进行“反省”。

在马尔库塞的观点中,“记忆”的作用便是为了成就“想象”。想象保留着过去的记忆,面对现实社会的压抑时,带着过去记忆的想象自然会显示出对抗姿态。想象的“真理价值不仅与过去、而且与未来有关,因为它所祈求的自由和幸福的形式要求提供历史的现实。它所认为现实原则对自由和幸福的限制是可以取消的,它所以不想忘记可能存在的东西,是由于幻想的批判功能……”

笔者认为,这种想象的批判功能出现在艺术作品中,自然也会出现在艺术批评中。有些艺术作品的意图表现得十分隐晦,艺术批评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诠释并丰富这一层含义,甚至去批评艺术的批评——艺术批评这一行为也是需要想象的,就好比创作离不开想象——艺术批评的创作者尽可能地想象着作品的多层次含义,同时反省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提炼升华自己的批评。甚至那些没有见到实体的艺术品却阅读了艺术批评文章的读者们,也在运用想象进行猜想,可谓是一种“想象的传递”。

三、“审美能力”在当代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审美,从字面的意思是欣赏、品味、领悟事物及艺术品的美。审美也是人类运用独特且专注的目光去理解世界的方式。“审美能力”是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又一特点。

审美在马尔库塞眼中是具有超验性的,是“新感性”的前提。如果没有审美能力,“新感性”理论也就不具备解放人类单向度思维的能力。马尔库塞认为,“审美”这个词有“相关于感官”和“相关于艺术”的双重含义。美与感觉和快乐相联系,这种“美欲”的需求将创造出一种美的和快乐的环境,从而消灭发达工业社会的恐怖和压抑。马尔库塞希望审美将艺术变成社会生产力,使艺术与现实的对立得到解决,实现审美从超越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艺术变成了物质和文化变革的生产力”。笔者认为,马尔库塞的这一观点便是对艺术乃至艺术批评的一种社会功能的肯定,拥有“审美能力”是对抗单向度社会的有效力量。

“审美能力”并不是外加于人的感性,而是感性本身就具有的特性。在书写艺术批评时,除了理论的支持,更离不开个人对艺术品以及艺术背后的一切的审美感知。在欣赏艺术品时,必然相应地产生对审美的感知,从而产生审美,这也是创作艺术批评的原动力。正是因为感知到了“美”,才会去感受與反省,才会激发评论欲,用文字来描述具体的审美感受。

马尔库塞定义里的“感觉的升华”是“自由的个体本身必须造成个体满足与普遍满足之间的和谐”。审美也是个体与普遍满足的和谐,艺术批评也是在追求这种和谐。艺术批评的作者是以个人的审美而创作的,而当读者无法目击真实作品,更无法对所讨论的艺术家有整体的了解时,读者便可通过文章进行想象,产生自己的审美——这个过程了逐渐形成了普遍的审美。艺术批评便在个体与普遍的和谐中共同产生审美的和谐。早在西方文化起源的古希腊就对审美有所追求,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考察了人的审美过程:先从世间个别事物的美开始,再逐渐提升、淬炼出更高境界的美,概括其过程便是:形体美——心灵美——行为制度美——学问知识美——彻悟美的本体。这是需要不断累积、修正的过程,也是由无数个“感受能力”与“反省能力”的反复实践、淬炼的过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艺术批评家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让自身“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升华。

结语

理论需要实践来进行检验,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如果需要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承载其实践的载体,艺术批评便是最佳的选择——艺术批评的特点与之吻合程度,足以成为“新感性”发展最适当的实践载体。

波德莱尔提出过批评的党派性原则,“最佳批评就是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的那一类:而非冷漠的、数字一般的批评,假借一切有所交代,既无爱又无憎,甘于把性情一扫而空……”一篇有爱有憎的艺术批评文章是证明存在即合理的有力证据,将“新感性”理论运用其中,便是对这些有所侧重、感情充沛、态度明确的视角给予理论支持。而艺术批评在“新感性”理论的基础上更自由的发展,其传播的过程也是单向度思维瓦解的过程——以艺术批评的形式重新唤醒单向度人类的感受、反省、审美,成为独立选择、判断、思考的审美个体,这是艺术批评应用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3]汪民安.艺术批评为何?[J].读书,2017.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自然与革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解放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8]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三版(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9]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批评审美应用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