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9-04-15 01:45高玉红
甘肃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教学心理健康

高玉红

【关键词】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110—01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关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的要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以下几种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一、创新备课模式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备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确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消除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教师与小组同学合作备课的形式,一般请来4至6位同学参与,他们分别是班中学习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代表,同时他们也是班上不同心理发展特征的代表。师生合作备课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兴奋点、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锤炼。比如,通过分级分类互动式师生合作备课时的问卷、访谈等方式,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找准本单元或本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学情,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行意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挖掘教材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内容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内容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笔者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在学生充分读书解决了这一问题后继续追问:中奖汽车是留给父亲自己还是还给库伯,说说你的理由?抓住“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最后达到“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内容不明显,就需要拓展,教师应努力找出“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

三、互动式评价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

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式评价的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转变: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评价为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努力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式自评与互评。通过互动式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互动式互评,使学生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了自己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通过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能全身心地投入,丰富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拓宽了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教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