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清
美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一必修课程,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绘画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想法更富有创造力,并且能将这种创造力用于将来从事的设计工作和所处的日常生活。中职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学生重要的成长学习阶段,他们在美术课堂除了需要培养设计审美美感,还要培养创新设计思维,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并能灵活将所学付诸实践。良好的美术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为艺术设计专业和技能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要达到这样的美术教育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改革,丰富课堂形式。然而,中职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往往都不是乐学好学的,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我们中职美术课堂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效果,与教师开场的导入有很大关系。生动形象的导语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能缩短学生与绘画任务的距离,使学生有积极探索的心理,有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好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带着愉悦心情和积极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充分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强还是弱,这种关注应有机融入到教学导入活动中去。
比如,在上“缤纷夏日”这堂课时,笔者没有急着列举夏日的景象和强调绘画的手段,而是先设计有关缤纷夏日特征的抢答题目,以此作为课堂导入,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屏幕演示烈日当空、绿树成荫、劳动的人们挥汗如雨、蝉声阵阵等这些景象,让学生回答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象。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是夏天的哪些典型景象,趁学生沉浸在抢答得分的喜悦中,笔者提出还有什么更恰当的答案呢?学生重新投入到思考之中,有学生顿悟到是“仲夏”。这时可提出夏日一般可以分为孟夏、仲夏和季夏及各时期的景象。一时小组讨论很热烈,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讨论过后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学生在这个思维引导的过程中进行了头脑风暴,拓宽了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习该新知识点的热情。
二、运用游戏和手工的教学方式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美术课堂中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设计成游戏动手的形式,将传统的讲解和观察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有趣游戏。这样能更多地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通过体验感受进行思考总结,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明度对比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如果用一般的抽象理论讲解,学生有些难理解。于是笔者利用学生现有的材料做了这样一个动手游戏:用同等量的红色水彩颜料调出一样的三杯红色水,在这三个杯子中分别挤入分量为少、中、多的白色颜料。这时学生看到了明显的变化,三杯的红色有了大区别,直观感受到明度对比的视觉感受和形成原理。学生们像看魔术一样盯着老师做游戏演示,兴趣很浓厚。演示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再用其他颜色的颜料去兑不同量白色颜料,观察对比效果。再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调出的颜色涂画在纸上,剪下后贴在事先画好的明度对比条中。这次亲身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了明度对比的知识,学会了调色方法,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讲解色彩搭配这个知识点时,引入了一个服装配色的flash小游戏,学生上台玩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寓教于乐,这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懂得了配色的基本原则。当然其他形式如使用橡皮泥、剪纸、做手工、做实验等,都在平时美术课堂实践中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美术课程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结合,要调整好教学方向和重点,让其紧密结合专业学习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排除与专业学习无关的内容,突出每个学习模块的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中职艺术設计类专业主要是为影视广告公司、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公司、平面设计和艺术培训等行业培养人才。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教学计划,让每个学习模块都围绕相关行业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展开。
如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造型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能为角色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打好基础。在课程安排上,把与造型训练无关的内容去掉,以结构素描训练为主,强调线条的准确性和造型的严谨性,而对光影的表现只要学生理解即可。
在色彩构成教学中,不强调技法的运用,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颜色的变化,从画面的整体色调出发,找出主色调,分析固有色、环境色及色调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重点进行色彩搭配教学。实践上,通过色彩构成的练习,去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中配色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
四、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营造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氛围很重要,同样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也很有必要。通过合作的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协作性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笔者在教学“运动与美”时为班级设计运动会班牌,为学校设计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校运动会的工作牌、会徽、班服、吉祥物等图案资料。课中先由学生展示前置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会徽设计和吉祥物设计的要素。接着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构思,写下基本思路,列好分工表。有了明确的思路和分工后,组员协作完成一份会徽和吉祥物作品。小组完成作品过程中,时不时有热烈的讨论和动手绘画配合,组员们在磨合协作中完成了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每位小组成员都有发言讨论和动手绘画的机会,他们在合作群体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当然教师在合作活动中,要深入各个小组去查看其讨论后确定的基本思路是否合适,分工是否明确合理,阶段性完成作品是否达到要求。同时,教师要关注组员间的交流讨论情况,是否在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否通过讨论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和团结合作意识。
随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检验中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中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美术基础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所以美术课程教学方向的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力、有效服务于专业领域这一教育目标,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让中职的美术课堂更加生动高效。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