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边的行者

2019-04-15 03:02天竺客
美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印度

天竺客

我是最后一个走向温泉的。

平缓开阔的坡地上,泉眼冒着神秘的白气,在暮色中氤氲漫开。泉边围着土石垒砌的矮墙,看去仿若一个祭场。一泓温泉流入侧旁的沟渠,把它的温柔、它的热力,透进阿里坚硬干砾的身躯中,渗向不知所终的地方。

四周悄然无声,偶尔有几声水鸟的清啼,从圣湖玛旁雍措方向传来,划破夜的静寂,在空气中留下一丝悠长的震颤。如果不是远处零星散落的几户藏民的土屋,你会以为只有你一人在这天地之间孤处。

我高撸衣裤,将极度疲乏的躯体,投入这温润、柔和的泉水中。西行阿里已半月有余,当一捧热水都成梦中的奢望时,竟遭遇了这眼温泉,怎能不心怀感激,虔谢大地的恩赐!泉水汩汩突涌,我用身体体会着它的热烈与柔情,体味着它的脉动与呼吸。生命的感觉,从未像此刻,在这无垠的高原上,在这无言的雄阔天地间。如此强烈地凸显出来。

蓦然,一团黄色掠过我的视野,悄无声息地落在泉的那边。“印度苦行者!”不用费力辨识,我的心就认出了他。几天前,在神山冈仁波齐见过他。第一瞥就令我震颤:我想起了圣雄甘地。同样瘦小的身材,同样枯干的面容,同样有力而冷峻的大鼻子。他身着单薄的黄色僧袍,在塔尔钦营地屋外的廊下打坐。周围人声嘈杂,他却闭目静心,无觉无知。在他的身旁,是一根布满尘土的木杖,一个颇带古风的两耳水壶,还有一个朴拙的木钵,这便是他全部的行囊。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进入遁世期的印度教教徒。

虽然扫过的目光只是短短几秒,但从那刻满沧桑的脸上,却仿佛读出了他一生的岁月。是的,他该是在童稚未泯的时候,就踏上了命定的宗教人生少时辞别父母,去追随宗教导师诵经习文、熟研“吠陀”;成年后,也曾返回家中,娶妻生子,以尽延续家族香火的义务;当儿女成人、华发初染时,他再次割舍尘缘,隐入“净修林”,日与神对,梵思精进;而如今,他已走出密林,进入宗教人生的最后阶段,一杖、一壶、一钵,居无定所,食无余裕,以化缘苦行去唤醒尘俗之人的生命感觉。他将如闲云野鹤般游走于苍茫大地,不知所终,不知何止,直到最后的解脱……

高原的静夜,因了苦行者的到来,更添加一层隐秘的气息。

泉边,他拉起了僧袍,露出了双腿,在温润拍打着的泉水中浸泡。这是一双怎样的腿啊!枯干如柴,几乎没有一丝生命液体流动滋润的痕迹。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力量,它支撑着苦行老人,翻越高寒的喜马拉雅山口,从印度走向了西藏,走向了阿里,走到这人烟稀少、天地无言的绝域?

瞬间,一股激动而悲悯的情绪如漫堤之水,盈满全身。

我眼前闪过几天前同行的印度香客。他们被我戏称为“豪华团”:浩浩荡荡上十辆车,行旅用品一应俱全,帐篷也细分为睡觉的、吃饭的、如厕的……。每到一地扎营时,有专事杂务的夏尔巴人忙碌着支帐篷,烧茶做饭,而这些朝圣的印度医生、教授、律师、商人们,则悠闲地聊天观景,在草原上活动久困车中的肢体。这些人高大、壮硕,朝拜神山时,需骑在牦牛背上,方能翻越海拔达56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而眼前这位苦行老人,孓然一身,以步当车,风餐露宿,踽踽独行于雪域高原,却仅有一杖、一壶、一钵!

都在走着,行着,人与人是多么地不同啊。

我知道,在现代印度,真正能严格依照印度教四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生活的人,已寥寥无几。在冈仁波齐山脚下,印度香客的帐篷比比皆是,白发的苦行者却独坐寒风,孤守冷寂,在屋檐下静待漫漫长夜。他为什么不走向他同胞们的营帐?他为什么要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守卫他的理想?是什么神明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定力,可以弃绝俗世的安乐与奢华?

冈仁波齐充满睿智地保持着沉默。

天地无言,梵我无言,湖山无言。

无言的静寂中,我坐了很久很久。不是贪恋水的温情,也不是倾听夜的深沉,不思不想中已是读着一份心的哲言,却又无书无言无声无语。

回到驻地,已是深夜。我惊奇地发现,印度苦行者竟然在我们那间简陋的大客舍里。美国来的音乐教授正在与他交谈,老人的英语有着浓重的印度口音,语调变化极为丰富,令人想起同样富于装饰性变化的印度音乐,虽然不太好懂,但说得纯熟流利,显然,他是一位受過很好教育的老者。烛光在土墙上投下他瘦小摇曳的身影,我看见他眼中有光,这是一双多么平和、宽仁而又深含着智与力的眼睛啊!

我静静地坐下,痴痴地如面对一个梦。

我没有加入交谈,也不愿以打探的方式去搅扰他内心的宁静,更不想让任何具象的东西来破坏这份和谐,这份欢喜,这份自在。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说话,但可能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自说自话,即便是同胞、朋友、亲人,也未必能进入对方的语言场。在这个“探路者号”已登陆火星,人类基因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克隆自己的时代,这位苦行者却顽固地坚守着印度几千年来的净修林生活,坚守着他那古典的理想。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在他高度内敛自省的心中,一定有着他的太阳和月亮,有着他的鸟语和花香。我不能洞悉他的心灵,但我由衷地敬重他。

苦行者又在屋外的廊道里静坐了一夜,严守着他的修持。

第二天早起开门,大地一片空茫……

他是我西藏之行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位导师般的哲人。

我不知道他发了什么大愿,走上这漫漫苦行之路。但它的确唤醒了我身上久久沉睡的宗教感。这里所谓“宗教感”,并非必须加入某个教派或披上僧袍。不,我说的宗教感,意义要宽泛得多。它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企望圆满又心存敬畏,追求某种永恒之物的坚韧向往。它主要是精神的、情感的。我们可以作为观光客去惊羡西藏的美丽,也可以作为探险者,为这块遍布历史的土地丈量文明;还可以独行者的姿态,用高原的自然和人文来充盈渴望激情和挑战的心。但是,当我走过了几千里藏区,朝拜了神山,沐饮了圣湖后,苦行者却以他瘦小的身影,给了我一个永恒的提问:“为什么走?”

人当然是个行者,不然,为什么我们的圣贤要把“行千里路”与“读万卷书”并列为人生要义呢?但“怎样行?”“为什么行?”还是一个终极的叩问。

“行”是“好”的同义词,“行”也是“走”的同义词。那么,“走”就一定会“好”吗?会不会愈走愈糊涂?愈不明白?愈是问题?

而看见他的“行”,在我这儿激发出“好”,难道不正是他所愿吗?他并没有仅仅是“苦”,仅仅是“走”,因为,他已经是“行”了。

这位不知名讳、身世、来处、去向的苦行者,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人。行,而且苦,又是在这极端艰苦的雪域高原,没有绝大的意志,没有持身如律的戒定,没有投身大化的智慧,说什么“行”,说什么“走”呢?

私以为,印度重梵行、中国重读行、德国重思行。梵行应然是超越的,读行必然是世俗的、思行当然是内省的。这位苦行者明亮深邃的眼睛告诉我,他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肉体躯壳,“走”出了世俗悲欢,“走”到了“行”和“好”的至高境界。

行者,得大欢喜者。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最高警察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印度数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印度现在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