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怀洋 李立宏 封德平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了“国学热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又一次重大跃升。“国学热潮”之兴,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象征。当前“国学热潮”的兴起,与本土文化的建设要求、文化商业化发展以及知识分子文化话语权的重构等因素有关。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国学过度商业化下自身建设的浅显化、国学的意识形态化等问题不断显现。本文以“国学热潮”为切入点,在进一步梳理相关概念基础上,深刻反思了传统文化发展中的相关困境。
关键词:国学热潮;内涵;态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 — 2234(2019)02 — 0127 — 0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学,历经“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破四旧”的磨洗后,迎来发展的新潮。“国学热潮”的新风向,代表着国人对于文化的理性反思和追溯,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成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本文作一些简要的探讨与反思。
一、国学的相关概念解析
在我国,“国学”一词由来已久,在古典文献中早有提及。但在近代之前,所谓“国学”亦即“国子学”之意,与我们现在所通用“国学”之概念并不是同意。现代的“国学”是中西方文化产生碰撞之后“西学东渐”而形成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意的用词,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争而产生的文化辩论。虽然两者在观点上显得对立明晰,但在根本立场上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一致性——探寻国家的救亡图存之道。因而,“国学”亦即国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怀。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国学”便一直沿着国家和民族的主线反战,游离着文化演进的时代内核。
从其演化进程来看,“国学”内涵一直存在争议,学术界也远未达成明确定义阐释。胡适先生曾言:“国学即是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文化的思想意识核心地位。不过从国人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大致还是可以给出一个定义:中国学术的简称。也即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学问。在狭义而言,是指在中国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以及儒家经典学说;于广义来讲,是涵盖有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为一体的文化。这种“国学”定义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优秀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把握“国学”作为中国地理环境、语言要素等各种特定条件下所产生、发展的各种学问总和,把握“国学”的广阔外延,从而在学习中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不断拓宽学习视野。
二“国学热潮”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分析
季羡林先生曾在《甲申文化宣言》中提出“文化多元化”理论,〔2〕因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广阔外延的“国学”,其表现形式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国学”在内涵上有物质层面的,如饮食文化、服饰等;有技术层面的,如中华武术、传统中医等;有制度层面的,如法律条令、典章制度等;还包含有道德伦理层面。在新时期,“国学热潮”表现在:讲堂热、仿古建筑热、古籍出版热、太极健身热、算卦风水热、宗祠祭祖热等。这些最近兴起的“国学热潮”,有的是文化修养需求,有的是强身健体需要,还有的是文化根源追寻…那么,这些“国学热潮”兴起的核心动力又是如何显现呢?从时代条件和“国学”建设状况来看,核心动力不外乎以下几点:
1.本土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建设要求。受“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破四旧”等的影响,传统文化在某些领域遭受严重破坏,一度归于沉寂,“西学东渐”更是让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批判性意识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崛起之路上走地更加坚定,国家自信逐步建立,文化领域中西方为主导作用不断弱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复苏,需要构建一种国人主导的“中国特性”,由此产生国内意识形态建设需求。就国家发展历程而言,尤其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影响,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存在真空现象。面对这种状况,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意识形态的补救是一条重要出路。因而,不断加强本土文化主体性建设便成为文化发展的自觉要求。
2.商业利益诉求加深。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对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地影响,因而整个社会对商业发展诉求加重。与此同时,“国学”中有着许多关于战略策略的思索,实现“国学”战略策略同商业相结合,从而指导商业发展便成为一个重要诉求。比如《孙子兵法与商战》,通过对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解读,并不断融入现代化元素,使得其能够运用于实际商业发展中,让商业人士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商业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诉求,这种诉求又促使人们在国学中寻求解决自身发展困境的思想理论指导,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国学热潮”出现。
3.“实用主义”盛行。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养生、看命、风水等都比较看重,尤其在科技手段相对落后的古代。当然,这样的民族特性同我国地理条件和历史基础有关。从古到今,中国传统文化对神秘主义的探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识效用体系。其中尤以《易经》为突出代表,体现着中国人对宇宙世界的探索和人文情感的关怀。以现代科学角度来衡量,这种神秘主义探索体系具有无可辩驳的封建性和落后性,不过它仍旧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应以科学体系界定标准衡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虽然这种探索体系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仍旧有着广博的群众基础,这与它的“实用主义”原则密不可分。在平时对于风水、养生的诉求促使人们去研究以《易经》等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并不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这类问题给予了更高的关注,由此推动“国学热潮”的形成。
4.知识分子重建文化话语权的需要。中国的发展历经磨难,“救亡图存”一直是其主题。在这个历程中,知识分子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往往都身怀强烈的爱国之心,以社会导师的身份引领着时代发展。尤其在“新文化运动”中,这种身份意识得到了最大程度显现。虽然在之后遭遇了一些波折,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种意识又得以复苏,并在社会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随后,人文知识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经济发展取代,渐渐归于沉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一个综合性过程,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模式在现实中也造成了许多难题;与此同时,人文知识分子为回复社会导师身份在执着地努力着,他们需要再次找到安身立命的哲学基础。因此,“国学”成为他们重点关注对象,以“国学”为契机,重建文化话语权,在时代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使他们的诉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学热潮”的形成。
三、“国学过热”的局限性和反思
“国学热潮”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文化的强势复苏和文化自省的显著增强;但另一方面,在“国学”发展中出现的“过热”、“过快”现象也有许多局限性,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把“国学”等同于“儒学”并意识形态化。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特点,使得在很多人眼中“国学”即是“儒学”。尤其在现代社会,随着时代发展,“新儒学”逐渐兴起,这种思想更是甚嚣尘上,甚至有的“新儒学”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视为意识形态上入侵“国学”的思想。然而,真实状况并非如此。“儒学”并不代表“国学”,这种观念严重限制了“国学”的内核与发展,不利于人们正确区分各种合理的思想观念。“儒学”是一种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儒学,虽然包含有许多影响重大的思想观念,但是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着显著时代特征和政治目的,与“国学”相异。“新儒家”中的对抗性思维不利于缓解我国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冲突,更是一种狭隘思维观念。
2.造成“国学”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国学热潮”的兴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国学”发展迅速,成果颇丰。借助于一定形式的“国学”传播又反过来成为商业化的极大推动力。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两则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对于双方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两者却并未达到这种平衡。商业化发展的需求与“国学”传播形式的不同步性往往使得大部分“国学”发展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在有些领域更是“文化搭台、商业唱戏”,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至于对“国学”发展的推进则是附带效应。由此造成大部分的商业人士和“国学”参与者对“国学”理解表象化,对“国学”中的核心理念一知半解或者根本未曾触及。因而,这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使得“国学”普及程度较低,最终造成“国学”发展的新困境。
“国学过热”所造成的弊端和局限性,同我国发展状况和发展阶段有关,也同我们对“国学”所持有的态度相联系。在反思“国学过热”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两点观念:去粗取精,以正确态度和科学理念对待“国学”;正确处理传统“国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时代精神和合理内核,形成国学发展的科学理念,才能真正让“国学精神”深入人心。
四、“国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特征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困境,走入文化多元化和文明对话的世界潮流中。面对历史现实,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前国家的首要任务,占据文化制高点就显得意义非凡。因而,对于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国学”建设,本文做如下的建议:
1.建立健全“国学”发展机制。当前“国学”建设,深受商业化的影响和冲击,显现出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和庸俗化倾向。对此,在文化建设上,要建立健全“国学”发展机制。在实践过程中重点审核“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现象,出台相应的“国学”发展指导意见和建议,兼顾文化核心理念传播和经济效益,维护好两者的平衡关系。同时不断改进“国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做好“国学”教育与国民教育、现代教育的对接,借用国家力量具体落实“国学”,不断培养国民习惯和文化素养。
2.培养师资力量,鼓励学术研究。在“国学”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制约性因素即是师资力量不足,简言之具有正统“国学精神”的人越来越少。此外,“国学”本身在核心理念上也存在着许多不明晰之处。因而,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培养更多师资力量,加强“国学”传播者自身的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国学精神”的引路人,担负起指导“国学”修养重任;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术界对于“国学”相关领域研究,理清“国学”本身的核心内涵,增强“国学”科学性,从而促进“国学”的传播。
3.多渠道、多形式弘扬“国学”。“国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弘扬“国学”过程中,我们要对此有足够重视,多渠道、多形式弘扬“国学”。中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等的影响,地方文化形式多样,传统节庆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学”传播中,可充分借助傳统节庆和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受众群体对“国学”核心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这样的传播方式也有助于提升受众群体对“国学”的接受程度,从而使得“国学”传播和建设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4.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他们各具特色,才使得整个人类文明绚丽多彩。因此,在我国的“国学”建设中,要注重保持这种文化特质。但世界也是开放的,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意义重大。因此,在“国学”建设中,要充分开放视野,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有利于“国学”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国学”朝着时代发展的要求前进。
〔参 考 文 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www.gov.cn,2017.
〔2〕季羡林,王蒙,等.〔C〕.二00四文化高峰论坛,2004.
〔3〕李中华.国学、国学热与文化认同〔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3).
〔4〕赵林.“国学热”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9,(03).
〔5〕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6〕徐汉晖.“国学热”现象透视与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