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瑞明
美丽的苏州太湖湾,有个宛如仙境的金庭岛,那里山水秀美,物产富饶,有“太湖花果山”的美誉。我的故乡就在岛上的后堡村,村里共有480户,总计约1500人。受益于改革开放,我的父母在年轻时就进入城市生活,但亲戚仍有不少生活在岛上。
自记事起,每逢年节,我都会随父母回乡探望祖父母和亲戚们,一晃已二十余年。回首每年为数不多的相见,让我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这些年来,村里的楼越来越高、越来越密,交通运输变得繁忙,市政管网已进入家家户户,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口开了农家乐,每到水果丰收时节,马路两边摊点密布,停满各地游客车辆,阡陌闾巷也是热闹非凡。乡村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令人欣喜,早已不是儿时记忆中的模样。出于职业习惯,我好奇地想探个究竟,大家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幸福度究竟如何?我把这些感性的田野调研,汇制成图表加以说明。
目前,村里几乎每户都包含了40—60年代出生的一辈和70—90年代出生的一辈,家庭结构类似且典型,其他更高龄及年幼者暂不考虑。借着以往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和乡亲们的反馈,我按照户数的百分比进行划分,村民幸福度的变化大致如上图所示。
90年代初期,恰逢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进入全新历史时期,少量村民(40—60年代生人)年轻时进城创业、谋职或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长期在市区工作生活,偶尔也会回乡,幸福度很高。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这部分人占比7%。同时,许多乡亲学得一技之长,转变为兼业农民,在农事之余,还在乡镇企业打工或从事建筑业、司机等工作。由于非农技术在当年较为稀缺,他们获得的收入也很可观。乡亲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企盼,这带给他们较高的幸福感,这部分人占到了全村的60%。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乡亲,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包括果林、茶树、水稻田种植等,他们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较低农产品收入的压力,因而幸福度一般。
时至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技术革新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家的境况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40—60年代生人)兼业农民,连同当年进城发展的乡亲们,成为如今幸福度最高的人群。这部分兼业农民在农事之余,主要从事农家乐经营,部分则办起了果品贸易公司和加工工厂,成为村中的经济带头人,他们大概占总户数的8%;另外7%早已进城发展的乡亲,已稳居于城市,年龄将近退休或已经退休,回乡的频率比过去高了很多,按他们的话说就是“朝夜都想回乡”。这两部分人占到总户数的15%。
二十年前幸福度较高的乡亲中,大多数兼业农民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向前涌动,即便仍然从事着当年的工作,也从纯手工劳动变成了机器辅助,生产工具从拖拉机换成了大卡车,还有一部分人干脆去镇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做起了职业农民。但技术的高速进步和外来务工者的大量涌入,使他们工作的可替代性变高,竞争压力不言而喻。好在敢学敢做,收入也一年年地在增加,他们的幸福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原本专注于务农的那三分之一乡亲,其中一些人靠自己的勤劳经营以及子女赡养,也获得了较高的幸福度。然而仍有四分之一的乡亲受限于年老力衰、受教育水平等种种原因,虽想改变自身境况,却有些力不从心。他们仍维持着早出晚归的农业生产生活,幸福度一般。
父辈们(40—60年代生人)的幸福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后辈(70—90年代生人)又生活得如何?
幸福度最高的群体占到28%,其中包括当今幸福度最高的那15%父辈乡亲们的后代。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城市安居乐业,一部分协助父辈在家乡经营农家乐与加工厂,更有新一代的青年人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回乡做起了“新农民”。他们踏着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在网络平台上开网店,销售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或是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民宿。另外,有约62%的后辈(70—90年代生人),他们虽大部分仍生活在村内,但已不再务农,主要就业于岛外各个工业园,幸福度总体上较高。剩下的10%则承担起务农的重任。随着父辈的老去,务农劳动力数量减少,农业生产压力变大,好在“花果山”栽种的大多是附加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他们收入还算可观。但各类农产品在甜度、口感、产品包装、存储及运输成本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他们心存隐忧,因而幸福度一般。
可以看到,在党和政府对“三农”的持续关注下,依托城镇化产生的强大拉动力和村民自身的勤劳努力,村民们的幸福度在短短一代人成長的时间里实现了质的跃升。作为一个城乡规划师,我期待更多乡村可以借鉴这本幸福经,也在思考这本幸福经将如何续写。
乡亲们在国家政策和规划的持续指引下,干事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能够随着技术进步,关注到村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新需求,村内的硬件设施都在不断完善。譬如村民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小汽车后,村内的道路随之进行了硬化、拓宽,并在村口修建了生态停车场。这些年来,通过建设和优化,村庄的各类公共服务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有了巨大改善,让村民有了很强的获得感。
乡亲们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他们不仅充分把握城市居民及外部的消费需求,还不断地完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部分农户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大幅促进农产品升值,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打造“农业+旅游”产业模式,依托互联网交易平台,对接更加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村民们更期待在政策的引导下,能够进一步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创新组织模式、改良果木品种,村集体经济和乡亲们的收入都上了新的台阶,但金庭岛的农产品产出结构与周边区域具有较高同质性,提品质、树品牌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重点。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后堡村需要更多爱农村、懂农业,愿意为农业付出的知识人才,从而开辟一条精致化、高效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