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柳
摘 要: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高校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就要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支撑,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才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把文化自信贯穿高校里的树人全过程的路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立德树人;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1;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2 — 0048 — 03
“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肯定性评价,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阵地,培育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使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把“四个自信”之中的文化自信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唤起高校大学生自觉勇敢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使他们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了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四个自信”的现实要求。“四个自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深化与实践体现。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不仅是表示多数人对一种文化的认同,而且凸显了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一历史发展时期都具有无数的不朽作品,这些共同构成了灿烂而又辉煌的中国历史。坚定文化自信,首先离不开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事关社会稳定和国运兴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坚定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有利于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程度。同时,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同写入党章,将文化对我国建设的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为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发展提供坚定和正确的方向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在清醒地认识本国文化基础并且坚定文化发展的信心。在全面而理性地认识本国文化和了解外来文化之后,对本国文化的发展保持自信,对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保持自信,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度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就是我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推进我国文化强国的进程。
二、文化自信与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时代的文化和教育都是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由一代又一代人积淀并传承出来的。高校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就要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支撑,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分析文化自信和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的进行。
(一)文化自信是立德树人的前提与基础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立德树人工作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传承性,每一个时期的教育都各有主题,每个主题都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肯定和认同,更是对于历史发展的认同。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发展,饱受磨难又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教育要以德育为先,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为德育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中华文明一代又一代传承,从这一方面来说,文化自信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二)文化自信和立德树人都满足人发展的内在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要抓好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满足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弘扬和培养了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立德树人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教育性这一方面来说,坚定文化自信和立德树人都是为了满足人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自信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动力。立德树人工作不仅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培养理想信念。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到,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这充分表明了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应把文化自信贯穿其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自信在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是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文化自信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自信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感悟能力和道德责任感,文化自信所蕴含的精神将助力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形成,成为大学生理解自然、社会的有效途径。坚定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一)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其中也包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理清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直接作用于大学生道德需要和道德意识,可以有效提升道德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意识水平的提升,增进他们对于社会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实践证明,高校抓住了、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发挥高校对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要求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起到效果就要以教育为手段增强大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性和自觉性。因此,把文化自信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就促进了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掌握其中精髓,通过文化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四个自信”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和时代发展相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要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其中。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既保持了时代性特征,又可以以文化为出发点发掘其德育价值,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提供资源和动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四、文化自信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路径
立德树人的提出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及其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需要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该有的价值。文化自信教育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內容载体,把坚定文化自信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要让其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重要价值,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措施来进行。
(一)将坚定文化自信融入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就要求高校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课程内容的研究。在教学和科研中,高校要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和传承,将坚定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以此来引导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搭建传统文化科研项目平台,学习、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路径。
(二)以文化自信为背景建设校园德育文化
文化氛围对于教育环境和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立德树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文化自信对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作用,可以以文化自信为背景建设校园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构建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通过开展坚定文化自信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自媒体文化自信教育,既可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又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围绕文化自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德育的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一致性形成的过程。坚持知行合一的德育原则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的有效实践路径之一,从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和实践教育功能来看,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社会实践,通过广泛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完成“立德树人”的内化教育和德育升华。志愿活动与立德树人实践教育功能上高度的耦合性,可以开展与文化自信相关的志愿活动,如传统文化进社区、义务宣讲优秀传统文化等,既可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又可以检测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
总体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高校立德树人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文化自信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和时代性的体现,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价值。高校要积极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创新内容,真正做到常育常新,使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央文献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09.
〔4〕沈壮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4.
〔5〕相阳,范瑞琦.对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8.
〔6〕苏国红,李卫华,吴超.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