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江苏枢纽偏好型产业高地建设

2019-04-15 01:45陈柳
群众 2019年6期
关键词:枢纽江苏高质量

陈柳

不久前召开的交通强省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要更大力度强枢纽,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组团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的打造,将成为江苏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有力之举。

枢纽偏好型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枢纽偏好型产业是指对交通枢纽位置、软硬件基础、集散能力等较为敏感的产业。狭义地说,物流、电商、仓储等行业直接与交通成本相关,通常布局在临港、临空、临高铁等区域,直接受益于交通枢纽的布局。不过,仅仅从狭义角度认识枢纽偏好型产业仍存在局限性。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需要对全球供应和市场进行快速反应,对依托交通枢纽形成全球供应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保险、服务贸易、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首要是通过便利通达的交通枢纽保持高端要素流动的通畅。从广义角度看,这些产业都是枢纽偏好型产业的应有之义。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各展所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禀赋条件和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可以形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一方面,枢纽偏好型产业是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江苏经济体量位于全国前列,但是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中低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苏北仍处在工业化的加速阶段,相比于产业中高端的要求,创新能力还不适应,相比于制造大省的地位,总部经济等对枢纽较为敏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很不适应。对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江苏已经处在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期,枢纽偏好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重要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从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来看,枢纽偏好型产业的发展与诸多重要指标密切相关。在江苏“六个高质量”的评价体系中,枢纽偏好型产业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高质量中的集约化水平、制造业投资占比、服务业增加值和“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等核心指标,而且城乡建设高质量中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态环境高质量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等方面,都显著受到枢纽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谋划江苏枢纽偏好型产业布局

站在全国大局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对此,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布局,通过全面提升枢纽经济区开放能力,助力增强江苏国际竞争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落实国家战略的要求,优化交通布局和产业布局,全面与国家战略对接,统筹规划海港、高铁、空港枢纽经济区,全面提升枢纽经济区的国际化功能,增强对内开放发展能力。

形成省内枢纽城市的差异化枢纽偏好型产业布局。从苏南苏中来看,补齐空港建设的短板,通过强化苏锡常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支持苏南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提升南京交通枢纽在宁镇扬都市圈的中枢作用,将芯片产业打造成南京枢纽偏好型产业的名片。从苏北来看,连云港立足于区域性国际枢纽港的定位,可考虑港口、产业、城镇与北面的青岛、日照,南边的盐城、南通乃至上海相互汇聚、错位发展;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铁路枢纽作用,将物流业作为产业振兴的战略支撑,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淮安可以考虑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与徐州、连云港形成三角支撑,实现铁路、港口、航空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同时与盐城的大数据产业和宿迁的电子商务形成聚合发展。

加强省内重点枢纽节点的内外联动。发挥江苏作为打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系通道的作用,苏锡常要在服务和助力上海这一亚太枢纽的基础上与上海实现差异化发展,深化与上海港及长江沿线港口群的合作。长江流域上游的重庆、中游的武汉正在打造长江中上游的枢纽节点城市,在中上游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明确。对此,提升南京枢纽对长江中上游的辐射和策应能力,在长江中下游打造南京与东部特大型城市相符的枢纽中心。徐州依托高铁枢纽优势推进东西向开放,形成对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连云港港与周边地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优势,加强与上海港货物中转合作,主动对接陆桥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大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增强对苏中、苏北以及沿线地区的公路集疏运中转能力。

形成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的良好布局,在思路上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将交通枢纽作为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的基础。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牢牢把握交通是发展“先行官”的战略定位,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解决好高铁、航空、水运、立体化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互联互通,这就是为枢纽偏好型产业奠定基础。

枢纽的要素集聚能力是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的关键。努力把综合交通枢纽转化为要素集聚的高端平台。不仅仅是建设高规格的硬件平台与载体,还需要面向全球聚集各类优秀人才,把枢纽经济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建立在交通枢纽、信息枢纽、科技枢纽的综合基础之上。充分释放江苏在科教人才、历史文化、产业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努力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高地。

通过提升开放水平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的载体。贸易便利化平台,包括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综保区以及海关便利化平台等,是制度高地的典型形式。根据国内外枢纽经济发展的经验,交通枢纽与贸易便利化平台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功能;贸易便利化平台在区位上依借交通枢纽,才能达到综合提升营商环境的目标。通过加强机场空港的保税功能、完善枢纽区域通关便利化的条件等措施,将制度建设作为区域经济整体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为江苏枢纽偏好型产业腾飞提供“发动机”和“加速器”。

整合资源建设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

建设交通强省没有局外人,打造整体功能强大的枢纽组团和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高地也需要做到“全省一盘棋”。

强化三大集团对省内交通资源的整合能力。抢抓江苏成立铁路、港口、机场三大集团推进改革的机遇,集中资源对重点枢纽基础设施再加强。三大集团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在东部机场集团,应当积极争取在南京尽快组建基地航空公司,禄口机场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内航线、航班。在港口集团,南京港、太仓港、连云港港一起,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内陆地区设立“无水港”和内陆货运网点。在铁路集团,紧抓由“井”字型提升到“米”字型的机遇,加快推进苏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高铁、北沿江高铁建设。

開展全省区域枢纽之间更广泛的合作。有效整合全省资源,加强全省枢纽合作。在海港方面,重点推进港口集团一体化整合,加强沿江沿海港口的联动发展,明确功能定位,避免恶性竞争;在铁路方面,南京、苏州两地合作共同开行“中欧”“中亚”国际班列,提高频率和效率;在机场方面,按照江苏省机场集团的建设步伐,加快省内机场整合,打造一体化平台。

提升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在交通枢纽的基础上,打造信息枢纽、科技枢纽、贸易枢纽,对创新要素进行集聚、扩散,将有形的交通枢纽打造升级为营商环境优良的制度高地。结合城市资源、自然禀赋和产业定位,基于交通与产业的耦合关系甄别筛选出适合城市发展实际的产业目录和产业地标,利用高质量、低成本的运输服务优势,吸引枢纽经济核心产业的龙头企业入驻,加快产业链条化和集聚化发展,打造交通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婷

猜你喜欢
枢纽江苏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数读江苏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数独江苏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枢纽的力量
数读江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