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中小学在起始年级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据笔者观察,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基本能够执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相比识字教学,当前广大教师对写字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力度不够。尤其是入学初的写字教学,目标偏离,缺乏规划,情况堪忧。本文拟对此类教学现象作细致剖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现状举隅与原因分析
现象一:习惯培养与情感熏陶无从落实,教学浮光掠影。
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有这样的表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等。但上述内容在入学初教学中,均如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浮光掠影的教学几乎来不及在儿童心田上写下“一撇一捺天地宽”的印象,来不及告诉儿童“方块中国字,方正中国人”的道理,更不用说用较长一段时间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在匆忙中裹挟着稚嫩的学子奔向下一个内容,关于写字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基本无法达到。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设计意图理解不到位,不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首先提出“写字时注意坐端正,握好笔”的基本习惯要求,但很多老师只是一教而过,待学习进行到下一内容,教学就此翻过一篇,前面的习惯教学也就不再提及。其实编者将此内容放在教材首次“书写提示”中,意在告诉教师,这一教学内容应贯穿于整册语文书,这一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整学期的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此外,教师缺乏“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教育思想与情怀。知晓“好习惯,好人生”道理的人多,但愿意为学生良好习惯付出努力并竭力达成的人则很少,习惯养成教育的艰巨性与反复性令很多教师望而生畏。能够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地关注、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教师,在一线教师队伍中珍稀难求。
现象二:重字轻姿,目标偏高,教学趋于功利。
很多教师在入学初的写字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写字质量,过早提出“哪个小朋友写的字最漂亮”之类的要求,对于学生“满手抓笔、倒钩手腕”等严重的握笔姿势问题则避重就轻,含糊带过,对“弓腰驼背、趴着写字”等不规范的坐姿也只是口头提醒几次而已。这就导致在“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这一基础目标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教师、家长、学生纷纷关注“写得好看”,且对“写得好看”的理解也从“规范、端正、整洁”随意拔高到“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而后者是第三学段(5~6年级)的写字要求。
这样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教学现象背后,隐藏着种种无奈。首先,入学初学生的零起点现状,给教学带来巨大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教师在入学初对学生施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行为中,80%的工作量用于纠错,而非新授。比如“倒钩手腕”握笔的学生,即使教师花费一学期纠正,效果也常常不理想。如此高耗低效的工作,对于入学初需要应对大量烦琐工作的教师而言,挑战的不仅仅是耐心。其次,评价指向的误导,使教师迫于压力盲从。因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的教学收效甚微,且时有下滑、反弹现象。此时,若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集中在学生掌握了多少个汉语拼音字母或汉字,尤其对“掌握”的理解局限在“会写”,而不是“怎样写”时,教师不得已只能调整教学侧重点。
现象三:教学单一,作业过量,教学缺乏生本意识。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对一本正经地握笔写字,既感到新鲜好玩,又极易产生畏惧感和挫折感。当前入学初写字教学普遍比较保守,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缺乏学生立场和生本意识。很多教师无视学生书写难点,不讲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无视笔顺规则与间架结构,只一味让学生反复抄写,以求巩固识字效果。且书写形式多次雷同,长期缺乏变化。繁重、机械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写字负担,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挫伤了学生的书写热情。
造成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相关的汉字美学知识与相应的教育教学艺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书法之美源远流长。横平竖直中体现的是方块汉字正直做人的先民祖训,撇舒捺展间蕴含的是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生活信仰。但一线教师受自身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很难将汉字书法之美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儿童,不善于帮助儿童在汉字书写与观察生活、体悟生命之间建立联系。另外,传统的质量意识根深蒂固,“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课标理念还未完全内化成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多教师随意将教材课后双横线中的二类生字拔高至田字格中一类生字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会认,还要求学生会写会默。在缺乏主动识记和细致讲解的前提下,教师为减少错误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自主抄写,生硬识记,生字教学严重缺乏边界的行为折射出的是一线教师对“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理念的不完全接受。
二、教学建议与美好愿景
1.姿势先行,练就儿童健康体能
与课标要求对应,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对学生写字姿势提出明确要求:“坐端正,握好笔”。可见入学初写字教学中“坐姿、握笔”是重点关注内容。坐姿即“头正、肩平、臂开、身直、足安”,乍看十个字的要求对于入学初的学生比较简单,实则能持续保持正确坐姿的学生少之又少。入学初儿童多身体瘦小,腰背力量不强,一般两三分钟左右,儿童就会因为身体疲劳出现低头哈腰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将原本自然垂放的双脚不自觉地蜷进座椅深处,导致整个身体趴在桌上。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习字过程中不停地巡视、提醒,并合理安排课中休息与放松,让学生劳逸结合。如果说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字的基础,坐姿则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学生拥有强健的体能与持久的耐力。古训“站如松,坐如钟”不仅是优雅从容的仪表姿态,更是国人强身健体的哲学经验。坐姿不正确,近者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远者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与身体发育,造成近视、驼背等健康问题。
握笔姿势是入学初写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龄儿童握笔姿势错误较多,有握笔过紧、执笔无力、满手抓笔或倒钩手腕等。背后原因,大都与儿童指腕力量较弱,指关节灵活度欠缺有关。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书写内容极其简单,从“一、二、三”到“妈、全、回”共100个汉字,平均笔画数只有4.61笔。细化到每一天每一节的语文课,学生的写字任务相对比较轻松。这给入学初的写字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握笔姿势,细致讲解,反复纠正,逐个过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更应一对一精准辅导,并联合家长和其他科任老师,齐抓共管,督促、帮扶到位。
无论是坐姿还是握笔姿势,都依赖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基本的健康体质。广州著名书法教育家袁镇谦认为,“好姿势不是单单伸直腰板就能做到的,单纯直起腰板不能维持太久,一定要从脚到腰再到头都摆得正才行”。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书写姿势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能训练,如握拳、压指,挺胸、收腹等,既能缓解学生书写疲劳,又能强健学生体魄,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改正错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2.循序渐进,遵循汉字书写规律
统编教材在写字内容编排上,呈“从低到高、由简入繁”的特点,以一年级为例(见表1)。
因此入学初的写字教学应遵循“起点低,步子小,速度慢”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将儿童引上规范的写字之路。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调研学情,从保底目标出发,确定好每个阶段的写字教学重点与上限目标,并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预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成就感,确保学困生“跟得上”,优秀生“吃得饱”。
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页先有认识田字格的安排,第16页“语文园地一”开始出现笔顺规则,每册3个,逐步提高难度。对应的教学,应该先教学生认识田字格并识记相关名称,如“横中線,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等,然后再引导学生模仿范字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画写字。学生写字时能“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材第8页教学内容)后,再依次教学相应的笔顺规则与书写要领。
这样的写字教学,科学有序,由浅入深,符合汉字书写规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达到课标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
3.科学指导,呵护儿童身心健康
入学初的儿童,学习热情高,但身心发育不够成熟。相对识字,学生对写字的畏难情绪较重。一则识字与写字分属不同的认知体系,前者是再认,后者却要求再现,难度系数明显大于前者。再则写字过程中的精细化动作,对学龄儿童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要注意“识写分流”“化整为零”和“趣味教学”,以此减轻儿童负担,呵护儿童身心健康。
如表2所示,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300字,会写100字。3:1的比例明确提示:在儿童年龄较小、指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多认少写、识写分流”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教师应严控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书写负担,必要时可用书空笔顺的形式代替纸笔书写。“化整为零”则是在书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短练”“勤练”相结合,分散写字任务,缓解书写疲劳。避免学生在繁重的书写任务中过早体验学习的辛劳,丧失对写字甚至语文学习的热情。“趣味教学”是尊重儿童的体现,儿童思维以直观行动、具体形象为主,教学应该从“生活化”“童趣化”入手。“顿点长横”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想成小狗嘴里叼着的一根骨头,“横平竖直”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顿点长横平又直,就像班级领操员伸平的手臂;垂露竖笔直有力,像解放军叔叔放哨时挺拔的身影。如此教学,将抽象冰冷的线条赋予可触可感的生活气息,将汉字书写中的笔画元素与万物形象进行勾连,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整体感觉和深厚感情,激发学生对纸笔书写的热爱。
4.多维评价,着眼学生学习生涯
广东特级教师屈太侠对指导学生写字颇有研究,他多次指出,“教孩子写字,要有前瞻意识,学会了正确的书写姿势,拥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一手好字,那是迟早的事。反之,姿势有问题,即使笔画暂时写得有模有样,也不值得表扬”。屈老师站在为孩子一生着想的高度,给出了正确的写字价值观。
还是以倒钩手腕的握笔姿势为例,“倒钩手腕”在入学初儿童中大约占8%~10%左右,主要原因是用笔过早,年龄较小,手部力量弱,指腕灵活度较差。于是儿童在指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用小臂使力,带动笔尖移动,完成笔画书写。运笔时手腕翘离桌面,虎口朝向左面或左下方,笔画局促、呆板,缺乏动感。由于入学初书写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即使“倒钩手腕”,也能勉强写出比较工整的汉字,但是隐患却很大。“倒钩手腕”的执笔姿势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质量与书写速度均很难提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暴露的问题将会愈加明显与严重,如字体过小、速度过慢等,这会极大地挫败学生的书写成就感,影响他们对语文学科的亲近与热爱。
书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打算。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让书写活动变得轻松自如,让学生在书写成就感中爱上语文与学习。因此入学初的写字教学,要让先进的评价理念占据高位,坚持“两个维度”“两种方式”并行评价。“两个维度”指的是写字姿势正确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两种方式”指的是课堂观察和纸笔测试。两种方式对应两个维度,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写字姿势(握笔和坐姿)作出当场评定,并用红笔在作业本上标注;课后的纸笔测试则是在学生上交的作业本上对书写质量作出评价。这样“见字亦见姿”的写字评价,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指向:书写是一场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书写姿势与书写质量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因果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入学初的写字教学往简单方面说,也就是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姿势先行,循序渐进,科学指导,多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