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无处不在

2019-04-14 12:27:32马德
发明与创新 2019年45期
关键词:动脑子私人化世俗化

文/马德

人们的眼中的主观化世界,有时是被偏见过滤了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世界的真实,而是自我的真实。在这样的自我真实里,一切真相都会黯淡和扭曲。

一个人,一旦正确被习惯化,就极容易自我神圣化。这时候,偏见非但不会被揪出来,还可能被粉饰到真理的高度。譬如,你看,果然如我所料吧,这个人干什么都不行。再譬如,这么大的事,派个女同志去干,简直不动脑子。

偏见极易世俗化,又极具私人化。世俗化体现了它的专横性和顽固性,私人化又表达着它的狭隘和粗暴。很自然,偏见所过之处,必然会有误读、误解、误会,也必然要产生谣言、歧视和中伤。

偏见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自大,以及一直缺席的自省。自大附体便总觉得优于别人,自省缺席难免又看不清自己,于是,审视上的“不着调”导致了结论上的不靠谱。

凡偏见会自带两套装备:有色眼镜、放大镜。前者负责偏离客观,后者负责强化主观。有色眼镜给了底气,放大镜给了豪情。于是,偏见大行其道。(据《思维与智慧》)※

图/东方IC

猜你喜欢
动脑子私人化世俗化
小学语文“文本特质教学”刍议
江苏教育(2018年15期)2018-11-21 11:04:44
别人是怎样失败的
爱你(2018年24期)2018-11-14 14:07:38
别人是怎样失败的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私人化小说创作特征探究
卷宗(2017年34期)2017-12-28 00:44:52
巧运木头
论晚清军队私人化的肇始、发展及影响
黑龙江史志(2017年1期)2017-03-10 13:52:32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论口述体纪录片的文献特征
出版广角(2016年12期)2016-09-29 16:47:38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动脑子读书
——读《蛙》有感
工友(2016年12期)2016-05-10 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