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照见技术养老之暖

2019-04-14 12:27
发明与创新 2019年45期
关键词:志愿区块志愿者

新闻事件:在“时间银行”看到一对70多岁的空巢老人发送的送餐需求后,95后志愿者王绍康立刻点击“接单”,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最近,南京建邺区桃园居社区的“时间银行”在支付宝上线了。志愿者做公益服务的时间,可以像存钱一样存入支付宝,未来,跨机构、跨地区地为自己或他人兑换相同时长的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图/新华社)

存公益之爱、取养老之需——“时间银行”这样的创意,既叫人眼前一亮,更叫人心里生暖。为霞尚满天的晚年,如何在爱与陪伴中度过,这大概是所有人都会关切的情感人生。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儿孙绕膝的福气,那么,公共服务就得为高质量的养老格局兜底。

“时间银行”的创意,让人联想起杭州“绿康阳光家园”养老院。据说,搬入这个养老院的年轻人,每个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即可,但同时每个月必须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陪老人们一起看电视电影,进行书画、音乐、舞蹈、插花教学,等等。从存储服务的“时间银行”到“老少融合”的养老模式,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创新创意,为沉重的养老话题打开了一扇温情的窗。

眼下,“时间银行”已在北京、南宁、南京、长沙、重庆等多地试水。今年10月起,南京建邺区桃园居社区更是试点在支付宝里存储公益时间,为自己兑换养老服务,且整个流程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时间”的存储和兑换公开透明,防止丢失或者被篡改,不仅永久记录在链,将来的某一天,还可以跨机构、跨区域通兑。

这里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亮点:一则,公共养老服务与公益志愿服务“无缝链接”,拉长了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侧的供应链。客观地说,至少也部分缓解了行政兜底的压力。二则,区块链技术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其真实社会场景的应用价值在“时间银行”上直观凸显。类似蚂蚁区块链这样的解决方案再多一些,必会为社会焦点问题的纾解提供更宽广的思考空间。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时间银行”仍然有需要跨越的障碍。比如,现实生活中,实体银行都有破产、被挤兑的风险,“时间银行”兑现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人们是否有信心?再比如,目前有的社区试点应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公益时间,但试点范围的狭小散乱、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性都让“时间银行”的技术支持能力不太乐观。

老龄化的步伐已经飞驰而至。“时间银行”虽然目前还不尽完善,但它激活了志愿服务的滴水成海之力,真正实现了帮老人等于帮自己。可以预见,将来某一天,“时间银行”终会打破各种现实阻碍,托起幸福温馨的“夕阳”生活。而这,需要社会各界着眼于老年化事业的持续性发展,搭建资源共享、技术过硬的服务平台,逐渐完善“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扩充、规范志愿者队伍,实现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段的养老互助服务通存通兑,让“时间银行”在浩大的养老工程中发挥自身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志愿区块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为志愿者加油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读懂区块链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