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10037)
“田园综合体”规划是一种跨产业,具备多功能的综合性规划,是集田园社区、现代农业以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村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荷兰、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农村发展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发展乡村现代农业的同时,他们也开始重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荷兰的乡村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了集教育、娱乐、文化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生活体验空间。德国把乡村农业分为三大类:度假农场,农村博物馆和公民农场,目的是为城市公民提供体验、享受田园生活的机会。美国的乡村发展采用农场与社区互助的形式,同时重点把握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亚洲,农村规划兴起较早的日本和韩国强调以保护农村耕地面积和传统农村自然景观为根本原则,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对亚洲农村的发展规划起到蓝本作用。
国内乡村规划研究起步晚,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个比较新的发展领域。由东方园林集团建成的我国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集现代农业、休闲娱乐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首倡和谐共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机生产融合。乡村发展研究学者认为“田园综合体已成为新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继美丽乡村、特色乡村小镇、区域旅游之后,农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但是田园综合体建立后的使用情况尚无从得知。部分学者认为科学利用“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资源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所在,而过度消费生态资源赢取乡村经济发展就失去政策的导向。田园综合体的使用后评价这一研究空白即为本文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使用后评价通常指在场所建成后的时间,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系统的评估使用空间,用系统的方法来收集环境评价数据和信息,通过科学分析,了解消费者对目标层的评价,通过与最初的设计目标对比,综合评价设计环境能多大程度上满足使用群体的需求,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本文将田园综合体与使用后评价相结合,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使用后评价体系。
目前在苏南地区已形成一批在国内享有较好知名度的田园综合体.本文根据田园综合体建成现状,经综合考虑,将选取苏南规模高的田园东方、规模中等的乡伴苏家、规模较低的上阮村三种层次的 “田园综合体”进行使用后评价,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位于“中国桃树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是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成的国内首个乡村综合体项目。项目总规划面积约6000亩,已全面建成,对当下新型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项目是集乡村社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产业旅游项目集群。
位于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的江苏地区首个特色文创小镇“乡伴苏家”。小镇规划总面积约100亩,该项目坚持以特色民宿为发展核心,坚持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目标,集乡村文创、田园活动、自然教育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位于常州市金坛市薛埠镇上阮村,是江苏省金坛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地。坚持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引领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农民向深层次转变,形成了以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是当地农业发展进步的产物。
对于田园综合体的使用后评价,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结合AHP和相关研究权重,综合多层次多变量评价。避免主观评价降低结论的实用性,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利用问卷调查、走访、行为观察等方式,调研分析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构建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做定量分析,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对田园综合体进行使用后评价。
综合分析龚杰等人对于乡村景观使用后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将本文评价指标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四大类,力求划分全面。选择的指标内容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到,指标可以成对比较,具有实际意义。
(1)目标层A: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使用后评价体系。
(2)要素层B:主要包括乡村人B1和外来者B2两个评价主体。
(3)要素层C:即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四大类。
(4)因子层D:即在乡村所要实现的四大价值之下细分的评价因子。对于乡村人来说,经济价值包括土地出产率、特色产业发展、经济收入水平、乡村旅游开发程度;社会价值包括可持续发展、整体景观营造、聚居环境营造、乡村人的行为活动;文化价值包括乡风文明、地方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物质文化保护;生态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空间率、自然资源保护情况、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对于外来者来说,经济价值包括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程度;社会价值包括整体景观营造;文化价值包括乡风文明、地方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物质文化保护;生态价值包括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
各评价因子参考本研究领域学者对于乡村评价通常考虑的影响因子,并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借用参考文献、小组反复讨论筛选获得。
在本评价体系中,依据Saaty 提出的一致矩阵法来构造矩阵,然后用不同层级标度法进行指标的判定,1、3、5、7分别表示重要程度相同,稍微重要,重要,很重要。2、4、6则为处于 1、3、5、7之间的重要程度。
首先,根据此方法,可以将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使用后评价指标进行两两相互比较,即可得出权重判断矩阵,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通过咨询专家意见确定权重以力求结论的客观性,可以提高准确度。
其次,将上述得到的新矩阵按行求和得到向量A:(A1,A2,A3,A4,A5,A6),然后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各指标权重)。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最后,运用一致性指数CI来减少定性评价中主观评价的误差。其中CI越大,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
本文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分别为构造的十个判断矩阵打分,通过一致性检验,收回有效表格58份,最后求出58份判断矩阵中各层指标权重的均值。通过专家导师的意见,田园综合体评价体系中乡村人和外来人的权重占比分别为0.6和0.4,然后通过上述矩阵的判定,分别计算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个要素层所占的比重,进而计算出每一个要素层中的因子层所占的比重,也就是最终每个因子层的权重。
确定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后,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得出苏南田园综合体综合得分情况。
(说明:总分100分,60分以上是田园综合体使用后较为满意的情况。)
根据专家导师意见、问卷结果及上述公式对这三个乡村进行评分,得到以下结果。
表1 苏南田园综合体使用后评价评分汇总
外来者B2 经济价值C5 乡村旅游开发程度D17特色产业发展D180.991.340.761.160.691.07社会价值C6 整体景观营造D19 3.97 2.84 1.67生态价值C7 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D20 16.38 16.86 15.06文化价值C8 地方特色文化D21乡村物质文化保护D22非物质文化传承D23乡风文明D245.681.971.651.115.271.481.290.875.641.741.680.82综合指数 85.77 75.37 65.26
(1)从综合总分来看,三个村的总分都超过了60分,可见,当前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成果总体还是不错的。
(2)从乡村人的四个要素中可以看出,乡村人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其中阳山田园东方的经济价值得分31.58,约占到总分的一半,可见乡村人更为迫切地希望通过发展田园综合体提升本村经济水平和满足社会保障需求。
(3)从外来者的四个要素中可以看出,阳山田园东方生态价值得分16.38,占到总分的一半以上,可见外来者更加关心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心乡村旅游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否。
根据上述得分结果来看,总结出苏南田园综合体评价和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态环境受到重视,但仍与经济利益存在冲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上的丰富,追求其生存的生活环境的美化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一些乡村在注重经济开发,大办企业的同时,却引进污染企业,忽视了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经济发展不够慎重,与社会利益产生矛盾
乡村振兴是每一个村民的期望,但是部分人未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益,失去土地,得不到承诺的基本保障,没有维护应有的社会权益
(3)乡村特色不够鲜明,历史文化有待挖掘
总体而言,田园综合体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一些村庄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对景观设计的认识是片面的。将城市景观的营造方法应用于乡村景观的营造。农村的自然特色遭到破坏,地方特色缺失。同时,对于历史文化的挖掘也不够深入,存在浅显、雷同的现象,使得一些文化缺乏生命力,没有形成乡村特色。
(4)后期维护管理不当,缺乏可持续性
乡村景观建设已经蓬勃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往往很多田园综合体在建成后的头两年比较流行,由于养护管理不当,未能保持其特色,未能达到设计者的预期目标。因此,后一阶段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积极保护公共设施和环境,不仅需要村政府的号召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游客的高素质。
通过前面的评价结果分析与问题总结,已经了解到苏南地区田园综合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在这里对其今后的发展规划提出相应对策给予参考。
(1)以人为本,提升实用性
使用者是田园综合体建设使用后效益评价的主体,因此所有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类人群尤其是当地居民的使用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农村人生活和生产的情况,使整体布局达到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要求,实现乡村振兴的规划目标。
(2)因地制宜,增强合理性
每个乡村的现状条件都有所不同,包括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习俗等村庄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并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准确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合理把握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规划成具有鲜明特色、生产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的乡村景观。
(3)优化设计,提升创新力
当前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仍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照搬照抄,缺乏创新,对于这种状况应着力于先培养设计师对乡土记忆有一定的理解,再通过提升设计手法,使其能在与场所的体验中、与自然相和谐的过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4)发展文化,提升教育程度
文化底蕴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以传承历史文化为根本的田园综合体设计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吸引力,对促进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一些文化能够延续其生命力。反过来也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村民思想文化素质,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