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的教育虽强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其转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因此,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进而划入后进生的行列。所以,作为教育者应对后进生有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针对其表现特点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在教育工作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转化
在教育工作中,不少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即仅把智力低下和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视为后进生。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智力上并无多大差别,甚至有的后进生的智商还相当高;而有些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却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关于后进生的概念应是: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两方面有任何一方面落后于一般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生。
一、后进生的表现特点
(一)思想品德不高
1.在认识特征上表现为:他们缺乏远大理想,学习缺少正确动机,一味追求极端的自由和低级趣味,有的甚至把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视为“英雄之举”,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也缺少进取的热情和持久的努力。
2.在情感特征上表现为:对学校、家庭态度冷漠,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对老师的善意批评心存疑虑,待人接物缺乏尊重与耐心,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情绪反常、性格暴躁,不能冷静处事。
(二)学业成绩不佳
这类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是: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机停留在短浅消极的水平上。记得有“诗”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学校的好意规劝产生对立情绪,对家长、家庭采取封闭、疏远的态度。种种的原因使他们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无上进心。
二、教育转化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深入的了解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后进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心灵,已经受到严重的创伤,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深情厚爱,温暖他们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对立,从感情上沟通起来,使他们感到愿意接受老师的春风化雨的浇灌,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师既要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希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們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尊重和信任后进生,才能给他们鼓舞和希望。
3.在教育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的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也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其不断进步的信心。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总结语
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戚建庄,王北生.教学艺术新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6.
[2]郑日昌.小学生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魏源.265例小学生学习障碍症状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6).
作者简介
刘畅(1988.0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