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教语文,语文方姓“语”

2019-04-12 12:00谢称发
江西教育B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文文本

谢称发

何谓语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老也说得很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它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着力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说得明确一点,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的,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目标。因此,语文教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教,一课一得之。

2008年9月,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美丽的金城兰州举行。全国赛课,第一次赛统编教材,在统编教材只用到三年级上册、全国各地区对整个小学统编教材研究不够深入的前提下进行全国赛课,很吸引人。从课型来看,两个会场阅读课16节,表达课16节。其中阅读策略单元课3节,习作单元教学课3节。

本届青年教师展示的小学语文教学,均能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紧紧扣住语文要素,教得朴实,但却扎实,就几节阅读教学课来看,很好地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首先,玩味字词,授之以渔。几节阅读课教学,老师均能用不同的方式引领孩子去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划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识与写,写与思,思与用,多维推进,语味甚足。广东刘艳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只小虫子》指导学生利用“三看法”学习写好“屁、尿、屎”,直观、形象,让学生习得写字方法。山东张岩老师执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紧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或换近义词,或借熟字猜词义,方法多样,学生得“渔”。尤其是引导孩子们理解“明朗”“熨帖”“凌乱”等词义,堪称绝妙!

其二,韵在文中,读之不厌。语文的韵在文中,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的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山西张正伟老师执教《四季之美》,扣词扣句,想象补白,画面染情,对比阅读,让孩子们徜徉在四季灵动的画面与高远的意境之中。整堂课,张老师引领孩子们充分地读,读出情,读出意,读出画面,读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孩子们在读中享受着四季的画面美、简洁美、动态美,更享受着文本语言斑斓的色彩之美。

其三,咀嚼语味,悟其文义。北京于松建老师执教《在柏林》,能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锻炼文字的匠心,细心琢磨、体会。张老师正确把握选材视角之微,情节安排之密,情節构思之奇,对“寂静”一词领悟极深,循循诱导孩子推想静后情节,孩子们可谓超常发挥,令人叫绝!整堂课,于老师高度关注文本特色与语言特点,让学生与作者、文本达成情感的共生、共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带着品味去咀嚼,咀出了语文的味道,嚼出了文字的韵味,于无痕处巧妙实现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四,有的放矢,文言共生。著名作家杨绛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可见,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由浅入深,细琢慢磨,方能达到一定的造诣。江苏吴雨来老师执教的《竹节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由物到情,情中见人,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通过单元导语、课前任务、课文内容、课后练习题整体组合,前后联系,逐步呈现“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双线并进,文言共生。

在阅读教学中,于松建、刘艳、吴雨来等几位青年教师,深度解读教学文本,情满课堂,注重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此教语文,语文方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永远都有遗憾的艺术。课已罢,思亦起——

其一,文道问题:自然渗透,潜移默化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抓住教育的时机,而非刻意问道,道痕累累。

其二,朗读问题:语文课讲究语感培养及情感熏陶。要重视充分地朗读,读出情,读出意,读出个人的情感表达。

其三,练习问题:语文讲究积累与表达。小课堂的结束,正是大课堂的延伸。语文课堂不宜戛然而止,而应根据不同课文,把孩子引向课外阅读或练笔,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