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话有“法”说

2019-04-12 00:12於兴晨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法范文习作

於兴晨

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成长的烦恼》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由文字说明和插图组成。编者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倾吐烦恼,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和内心感受。

(二)分析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经历的增多,思想的成熟,逐渐发现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他们已经学会尝试写下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但对于如何写好心理活动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借助学生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表达。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鼓励他们通过写下心里话,表露真情实感。

2. 教给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3. 学会自主修改习作,并在倾吐中,消解烦恼。

二、优化组合,注重实用——说教法、学法

教法:遵循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特点,我选择了谈话和探究的教法,以学生的倾吐、教师的倾听为基础,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赏析、分析、总结范文,得出习作方法。

学法:此外,我准备采用自主学习的学法,让学生在原有的习作能力上,通过向身边优秀习作的模仿、学习,从而获得更高的习作能力。

三、师生共叙,生动课堂——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共叙烦恼,坦然面对

课堂伊始,播放歌曲《小小少年》,问:这首歌中唱道“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抓住时机,指名问一个学生:“你有烦恼吗?”继而询问全班,得到肯定答案后进行总结:“人人都有烦恼,有了烦恼不是一件坏事,更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它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解决烦恼、释放烦恼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二)初写烦恼,寻找榜样

在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自己的烦恼。教师巡视。

(三)展示习作,梳理总结

学生完成练笔后,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投影展示。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字词语句,在朗读、分析、理解、领悟的基础上,体会范文对于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腻、精彩。进而教师总结、提炼方法:1. 思來想去,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不吐不快时,写下的心里话,就句句表达着你的心声。2. 当你心中有了一定的情绪后,自然就会从你的一言一行中表露出来,动作和语言就是你的真情流露。3.“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周围环境的具体描写,可以直接反映你的心理。

(四)学习榜样,修改习作

当学生把看到的范文和学习到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时,开始让其修改习作。

(五)展示习作,自主点评

文章修改好后,教师指名学生自读、自评习作,根据学到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地夸夸自己。还可以一人读习作,多人评价,可以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也可以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有的是同学通过梦境幻觉来描写心理活动,那么教师要加以肯定和点拨。

(六)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在热烈的交流、点评之后,学生获得启发,再次认真修改习作,写完之后读一读。

总结:传统的习作指导课,以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先入为主,这样的教学实效性不高。所以对于这次的习作课,流程上我力求突破:学生倾诉烦恼;写下心头烦恼;教师根据学生习作进行方法的总结、提炼;学生修改习作;之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再次修改。这样的流程,遵循了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符合习作的要求与训练。并且通过前后两次的习作的对比,让看得见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方法上求实效:以往的习作指导课,习作方法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讲授,本节课中心理描写的方法,是来自于学生的习作,好处在于学生的习作不高深,易于模仿,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只是在学生原有习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分类。

在形式上求创新:本次的习作可以写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写一写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烦恼;也可以让烦恼以动漫体、拟人体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新鲜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当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指导。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希望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遗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学法范文习作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春色几许(简谱)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习作展示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