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和心功能治疗的影响评价

2019-04-12 07:45:28塔林萨日娜刘中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总分心功能情况

塔林萨日娜 刘中华 张 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即为慢性心力衰竭,中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负荷过重等临床症状;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目前我国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所以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整体升高。该病具有病情较长、病情发展重、预后情况差等特点,所以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对患者进行治疗措施的同时护理措施至关重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内我院治疗的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2 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7:14,年龄,60-80 岁,平均(70.26±8.1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 8:13,年龄61-80 岁,平均(70.11±8.22)岁;对比分析 42 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营造干净卫生的住院环境,对治疗所需的物品再一次进行清点并做好相关日志记录等。

1.2.2 观察组 心理护理干预:(1)强化基础护理:根据患者自身饮食喜好制定膳食计划表,一日三清饮食清淡,尽量避免进食三高食物,即高热、高糖、高热量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禁止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尽量戒烟酒。将药物服用方式和剂量详细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增加或删减药量,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日常生活中切勿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活动,避免血压剧烈波动[2-3]。(2)强化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后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拒心理,所以医护人员要定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后分发健康宣教小册子,并通过不定期开展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知度,树立和加强患者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通过深呼吸、看电视、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确保其心情愉悦。引导患者发现自身存在价值,为其讲解典型案例,帮助其重拾治疗信心,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及社会[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焦虑采用(SAS),总分50-59分轻度焦虑,总分60-69分中度焦虑,总分≥70分重度焦虑。抑郁采用(SDS)量表,总分53-62分轻度抑郁,总分63-72分中度抑郁,总分≥73分重度抑郁。

1.3.2 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排量CO、左房内径LA、心脏指数CI[5])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此研究SPSS23.0对比。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s)表示,比值 χ2、t值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护理前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对比分析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 CO、LVEF%、CI高于对照组,LVEDD、LA、LVESD低于对照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n)焦虑(S A S) 抑郁(S D S)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2 1 2 1护理前7 2.2 4±2.2 2 7 3.2 2±2.3 3 1.3 9 5 4>0.0 5护理后5 5.1 4±3.2 2 4 5.2 2±3.3 3 9.8 1 3 7<0.0 5护理前6 9.2 2±5.3 3 6 8.2 2±5.4 4 0.6 0 1 7>0.0 5护理后6 0.2 2±3.2 2 5 0.3 3±2.1 1 7.1 6 9 3<0.0 5

表2 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 1)观察组(n=2 1)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L V E S D(c m)3.2 5±0.1 2 3.0 2±0.5 5 3.2 9±0.1 1 2.4 5±0.1 1 L V E F(%)5 1.2 2±4.1 2 5 4.1 1±4.5 6 5 1.2 3±4.2 2 5 9.8 9±5.3 6 L V E D D(c m)4.9 5±0.2 3 4.7 7±0.2 6 4.9 8±0.2 2 4.1 1±0.1 8 C O(L/m i n)3.5 6±0.3 3 3.4 5±0.4 5 3.5 5±0.3 6 4.2 2±0.4 5 L A(c m)3.9 5±0.1 6 3.8 5±0.2 3 3.9 2±0.1 5 3.6 1±0.1 1 C I(L/m i n/m 2)2.1 4±0.3 3 2.1 2±0.2 2 2.1 5±0.2 2 2.5 5±0.2 6

3 讨 论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所引起的,属于一种心功能失常和病理重构引发的渐进性临床综合征。心率加快、血管内皮素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心肌耗氧量增加、水钠潴留、β受体下调、心室重构等因素相互作用,均会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终演变成为恶性循环。发病后患者体力会受不同程度的限制,导致社会活动逐渐减少,因此患者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6-7]。

常规护理仅限于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基础护理措施,监测心率、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虽能短暂地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加之常规护理很多措施为口头指导,所以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说并不适合;且常规护理并没有照顾到患者实际心理状况,而心理护理干预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一种护理措施,通过环境干预,确保患者可以在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中接受透析,并且能够平稳心态从而全面改善自身情绪;而后对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充分的沟通更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全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8]。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以及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心功能,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总分心功能情况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心功能如何分级?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特殊情况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48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