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琳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 300457)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与普通注射器冲封管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注射器冲封管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注射器冲封管,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75.68±4.32)h和(61.22±4.2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6/40),P<0.05。结论:对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采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可以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见的静脉输液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因此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较为广泛[1-3]。目前静脉留置针主要包括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与普通注射器冲封管两种方式[4]。为了分析这两种注射器冲封管实际效果,本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本文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注射器冲封管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和18例,年龄21~52岁,平均(38.67±4.63)岁;试验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和16例,年龄19~53岁,平均(38.91±4.82)岁。将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对比,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组间可以比较。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
对照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采用普通注射器冲封管,采用普通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溶液5mL以脉冲式正压冲管、封管。缓慢持续推注封管液,在封管液剩余液量为0.5mL时,在封管液推注过程中向外拔针,从而有效确保封管液能够全部充满静脉留置针导管[5]。
试验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采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采用预充式冲管注射器和0.9%氯化钠溶液。具体流程为:(1)对预充式冲管注射器进行详细检查,具体内容包括溶液是否存在变色以及沉淀等异常现象,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整[6];(2)将预充式冲管注射器阻力解除,其操作为将预冲式冲管注射器的芯杆向上推动,如果听到“咔哒”的声音表示阻力解除[7];(3)将预充式冲管注射器内的气体排出,将锥头帽旋转打开,将预充式冲管注射器沿着向上的方向排出内部气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严格采用无菌操作;(4)冲封管处理,将静脉留置针从输液器衔接处进行分离,然后连接输液接头,采用脉冲式操作正压进行冲管以及封管,待到封管液推尽之前将注射器拔除[8,9]。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
本文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采用期望值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采用t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75.68±4.32)h和(61.22±4.2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6/40),P<0.05。
表1.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装置,其主要优势在于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依据患者血管的形状而改变导管形状,有效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刺激[10]。对于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以及静脉化疗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冲封管是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预冲式冲管注射器是一种一次性的密闭装置,在冲封管过程中方便快捷,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容易引发堵管以及回血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为预冲式冲管注射器为无菌操作有效防止了感染相关的不良反应。
本文以本院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75.68±4.32)h和(61.22±4.2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0%(6/40),P<0.05。这表明对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采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冲封管可以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