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德满都吃“抓饭”

2019-04-11 01:42杜学峰
烹调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刀叉麦片加德满都

杜学峰

那天傍晚,在我们逛完加德满都街景回来的路上,一直陪同我们的尼中友好协会的秘书茜露告诉大家,晚餐由他们协会的塔姆主席安排,都去参加一个宴会。

我听得不大清楚,也没有多问。在国内旅行我也是这种态度,这种情况跟着大家一起走就行了。再说,茜露带着我们跑了好几天,也很辛苦的,不能让她反复解释。

不知道七弯八绕地走过了几条街巷,才来到一条狭窄的背街,只见不少人从幽暗的街灯下迎面走来,往巷子外“撤退”。

我们走上“吃饭”的三楼,才见到人声鼎沸的景象。刚刚吃完的人在说笑中陆续离开,等待下一轮“开席”的人相继到达。因为这座楼是座连体楼,食场到底有多大,我没有看清楚。

在我们面前,是一条楼与楼之间的连接过道,长长的草垫铺在过道两侧。我们在楼梯口稍站了几分钟,便按照要求先脱下鞋子,再走上草垫席地而坐。我想,今天可以体验一下我们中国老祖先这样吃过的“筵席”。那种水泥过道也没有来得及认真清扫,但脱鞋不仅仅是卫生要求,可能还是宗教礼仪的规定。

在我们刚刚盘腿坐定时,两个中年妇女拎着铜壶挨个请入席者净手,铜壶比较大,但她们的动作却把握得很适当,让水始终从壶嘴里均匀地流出,既使每个人都能够简单地把手清洗一下,又不至于弄湿地面。

接着,服务人员在每个人面前摆上一只盘子和一只陶碟,后面的服务人员就拎着铁桶和酒壶挨个儿上菜,斟酒,酒倒入碟子,分菜是每人一勺。如果你喜欢某道菜,还可以示意她添加,也可以谢绝她斟酒。

虽然是宗教节日的“大众筵席”,但没有任何繁文褥节,谁面前上好了酒菜,谁就可以先吃。那会儿,没有他们日常吃饭时使用的刀叉,唯一的“工具”是手。

尼泊尔人把刀叉作为餐具,估计是从近代开始的,那么在刀叉之前呢?他们回答我说,用手抓。

我猜想,因为这是个传统的节日,他们这餐宴席也必须回归传统。一共上了几道菜,我已记不起来了。但有一种白色干东西给我印象很深,好像是麦片,先抓一撮稀菜去蘸那种干麦片,往嘴里送就容易多了。

塔姆主席就坐在我身边,他的动作规范而又娴熟,可我总怕抓好的菜掉下来,总要仰起头来张嘴接着。他看我姿势不对,开始给我“辅导”过两次,见我很难教会,就干脆不再示范了。过道那边的一排食客中,与我对坐的是个穿红衣的僧人,看到我仰起脖子吃的怪样子,颇觉好笑。还有个当地人主动过来纠正我,塔姆让他离开了,大概是他认为我没法纠正,叫他别管了。

很早就听说过新疆等地有吃“抓饭”的习俗,但自己这样抓着吃还是头一回。同行而来的两个女作家,虽然坐得离我比较远,可我注意到她们没有怎么動手,事后她们说压根儿就没有吃。

平时,很多同事都认为我有“洁癖”,坐了公交车去参加饭局必须洗手,还一定要用洗涤剂。可塔姆主席是医学专家,他这种无意的“示范”使我抛开了一切顾虑。

服务人员手中那只硕大的酒壶似乎永远倒不完。那种白酒喝起来很像我们农户自酿的粮食酒,未等你喝完她们马上再斟。记得我喝了三碟酒,吃了一盘菜。

据说,这种“流水筵席”是塔姆主席的家族举办的,不属于他们家族的人不会前来“蹭饭”,但是,来了他们也很欢迎。我们这群“老外”,肯定就是他们“计划外”的食客。

这次晚餐,不但以其独特的场景和方式让人难以忘怀,还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尼泊尔人质朴可亲、热情好客的民族品格。

猜你喜欢
刀叉麦片加德满都
看好了!
最后的晚餐
太阳应该怎么吃?
喝完还可以当碗用的牛奶麦片包装
筷 子
灰的城
第一次吃西餐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夺命泥石流
麦片灯和它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