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娟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自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学校园中,自媒体更是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交流、学习和娱乐的平台,自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审美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響。高校作为承担审美教育的主导者,应当辩证地认识运用自媒体对大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创新美育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新路径,为培育新时代具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完善人格的大学生做出贡献。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审美教育;利弊;路径
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朝夕相处的“伙伴”,微博、微信、QQ、百度贴吧等自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体的过度使用使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大学生的审美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运用好自媒体这个重要工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十分重要。笔者通过辩证分析自媒体环境下实施美育的利与弊,在充分挖掘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审美教育新路径,开拓互联网审美教育新领地,以期为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可鉴之处。
一、自媒体审美教育的优势分析
(一)美育主体和客体的身份界限被打破
在传统的美育理论体系中,尤其是在高校美育课程当中,审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身份是固定不变的,甚至是对立的,即教师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体,学生为接受审美教育的客体。在自媒体的环境中,这种身份界限被打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也就是说,在自媒体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因而人人都可以成为实施美育的主体,人人也都可以成为接受美育的客体。
(二)美育资源量大、来源广、可复制性强
在自媒体时代,普通民众成了信息传播的主导者,信息传播的方式由传统的“点对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对点”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大学生审美认知产生影响的资源也变得十分庞杂,每个自媒体使用个体都可以通过在网上发声、发图、发视频等方式对他人的审美认知产生影响。并且,审美资源一经生产和传播,便具有极强的复制性,很容易被再传播、再生产,从而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效果。
(三)美育行为的实施不受时空限制
传统的美育方式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内完成。比如,传统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大学生美育实践活动等,都需要在适当的空间场所和时间段内进行。而自媒体环境中的美育行为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字技术的全球性使得审美行为可以超越国界、超越关税等壁垒,大学生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徜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随时随地接受审美教育。
二、高校运用自媒体实施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挑战
(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审美辨别力
自媒体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拜金主义、血腥、暴力等不良信息资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这些不良信息的存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这就对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选择正确的审美内容提出了挑战。
(二)部分大学生审美情趣庸俗化
网络中充斥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导致其审美认知出现庸俗化、低级趣味的趋向。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会将这些庸俗化、低级趣味的东西奉为时尚和潮流。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非实名性使得大学生在这一片“自由天地”中寻求心灵放松,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力降低。因此,如何对大学生的审美趋向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应是高校审美教育必须思考与付诸行动的。
(三)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人文性是美育的核心。”在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审美教育也“一味地追求抽象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技巧,忽视了人的本真存在的价值性诉求,忽视了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自媒体本身的工具性使得一些大学生陷于冰冷的虚拟数字网络世界中,缺少来自真实世界的人文关怀。同时,自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图片化”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人文艺术经典文化的学习不成系统、缺乏深度。此外,自媒体的过度使用使得很多大学生对其过分依赖,如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解决等。
三、创新美育工作方式,占领自媒体美育新领地
美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纯洁道德、善化心灵、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如果缺少动人音符和丰富色彩,就不可能到达高尚的人生境界。同样,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美的熏陶和滋养,就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高校应该与时倶进,创新美育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自媒体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将自媒体审美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高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审美教育,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传统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日渐成为大学生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地是一种必然趋势。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审美活动有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性等特点,这就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主导者——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首先应该加强探索自媒体审美教育的机制建设,比如,建立信息监管和过滤制度,对网络美育资源进行审核,使得美育内容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利用网络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方方面面,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