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虎
在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根据劳动力的价值规律和市场需求对农村劳动力重新完善行业布局和空间调节,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也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反向农村提供大量先进的生产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从而为城镇化置换出更多劳动力储备。
表1 河南省人口增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我国产业结构体系计划经济特征较为明显,易形成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农业的弱势地位明显,又因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双重累加效应,以河南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市对农村虹吸效应加大,造成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社会回流农村资源偏少,分布极不均衡,良性循环被打破。
截止2017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16%,比上年末提高1.66%,农村人口减少趋势加重,农村劳动力供求数量上的表面均衡和质量上内在失衡严重制约农业发展,部分地区城乡发展失衡状态有加剧趋势,且农村高素质、高层次劳动力仍以城市为落户转移目标,农村“失血”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持久以往势必制约国家兴农战略的实施,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1]。因此我们应该减少农村社会资源盲目流失和结构性失衡,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核心问题,进而消化吸收其他的农村社会问题,实现习主席“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是关系到城乡社会和谐和产业结构未来调整方向的重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根据我国农业实际选择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而我国农业社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农业在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传统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只是增加农民收入,但会动摇农业基础地位,要求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可以看出:从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地域分布上来看,大部分农村高层次人才数都流向了北上广或沿海发达省份以及省内中心城市,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他们中相当大比例实际都落户于当地。而另一部分农民大多由于综合素质较低、自身文化基础薄、年龄等因素,就业竞争力不强而被迫留在农村,但也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的素质要求。
需要重点指出:首先农业生产的局限性,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时间上不连续性,造成劳动力需求呈非线性分布,造成农村劳动力呈碎片化、不连续性供求状态,而工业和服务业岗位则要求连续性和专业性,要求劳动力素质较高,大量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势必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国家农业战略部署。其次,农业现代化认识的局限性,由于土地存在阳光、灌溉、土壤等方面的差异,农村在分配时综合考量,大都搭配式均分,造成农民手中土地小而分散;同时一些地方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都采用套种形式,这都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展开,因此河南的农业现代化,应强调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而非通过农业仅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认识。
近几年虽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但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并没有明显较少,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仅影响财政收入分配比例,还导致在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城乡消费补贴、政府公共投入等方面城市都占有较大份额,造成农民及其儿女的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平等,最终造成城乡居差距的遗传性[2]。
表2 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单位:元
目前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觉得农村人只要多挣点钱,收入上来,认为城乡差距就自然解决了。这种想当然的理解是表象,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收入可以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差距,但这种收入差距是由于机会不平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权力寻租引起的,就存在不合理性。基于这一点,新时期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追寻的不仅是收入提高,而是看重城市良好的社会资源,为自己的后代争取良好的成长环境,改变她们的生活轨迹,从而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无节制的增长[3]。
新时期河南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但新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客观上依然存在,社会资源依然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展览无疑。一旦经济面临通胀,势必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而农村社会资源有限,农民缺乏增收支持,只有压缩自身生活消费支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扩大,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表面上看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内核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引导农民生产模式转换,以改造农村经济生活方式为主要手段,更是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源头上解决河南“二元制”社会本质问题[4]。
城市建设理念中,“重”强调功能多元化,“叠”强调空间合理化,突出城市集约化发展模式。传统观念认为河南地大物博,消费市场前景广阔,社会资源雄厚,所以忽视对现有设施的合理利用,城市建设争大求新,大多采用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同质化严重。城市建设的偏差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供求失衡,高层次农村劳动力向外省流动严重。
同时城市定位模糊,功能求大求全,导致社会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如果不及时进行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出清这类扭曲的要素配置,势必造成社会边际生产效率降低,中心城市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拉动力。如若采取常规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投资,刺激需求,增发货币,不仅引起边际效益递减,还将导致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浪费,阻碍城镇化进程。
综上所述:河南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粗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已经不适应城镇化进程要求,所以要求改变传统思维,重新审视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寻求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根据劳动力的价值规律和市场需求对农村劳动力重新完善行业布局和空间调节,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实现再配置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非“抽血”式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重要形式,使国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相适应,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很小,农村适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老龄化严重,受农村客观实际限制,高效农业机械推广不够,农业生产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失衡,农业“鸡肋”式生产造成土地抛荒现象普遍,2017年河南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仅为10135.5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50.65千公顷。因此,只有大力推广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置换出“剩余”劳动力,这样既能保障农业生产用工需求,不损伤后续发展动力,也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但要重点强调,推广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农村劳动力流失主题的就是高素质人才,这种内在劳动力供求失衡造成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很多人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属于农村问题,解决的重点在农村,而城镇化和它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问题,这样就完全忽略二者的辩证关系,伴随着城市的跨越式大发展,而城市内在质量基础相对发展缓慢,造成城市病大爆发,有人认为是农村人口过多,于是通过户口、提高生活成本等措施来控制人口,但效果不甚理想,外来人口未见减少,反而推高生活成本,本地人口也怨声载道。根本原因城市功能地位模糊,恨不得集所有功能于城市,现代社会人是跟着就业岗位流动,城市功能多,势必增加就业岗位,人自然就蜂拥而入。要治疗城市病,必须改变城市建设思路,疏解城市功能,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目前,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套用借鉴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的实践经验,就农村研究农村,就农民研究农民,缺乏结合本区域实际,把它纳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而对整个社会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我国绝大多数城镇都是各级政府所在地,城市层次的划分按照“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建制镇”等不同的行政层次而分布。各城镇实行垂直领导,缺乏横向联系,在行政中心区域内都竭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体系,在相似经济区域争各种资源、争市场,忽视城镇建设质量,缺乏城镇经济长远规划,城镇建设毫无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严重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小城镇数量过多,城镇结构体系不明晰,再加自然条件限制,造成县镇分布失衡,造成小城镇很难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吸收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这也迫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压缩农村的发展空间,且作为县域经济圈的核心,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也无法拉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5]。
目前理论界流行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区域差距,形成政策依据。经济理论是抽象的,可以抽象掉西部山区和黄淮平原的自然条件,但制定经济政策必须要正视这种自然差距,否则会犯常识性错误。农村劳动力转移绝不仅是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针对我省的产业布局、社会资源分配、人口分布的结构性改革。
就一般意义而言城镇化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其动力源泉;农村劳动力则反向促进社会资源向城镇集中,加速城镇化,因此二者时间上应是是同步的,只不过相同问题的多个侧面反映。但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城乡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城市与农村的自然联结被人为地割断,形成典型的“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相对独立于城市化进程,必须实行分区域、分阶段进行,从低烈度向高烈度过渡,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步调也要有所考虑,不搞同质化。
从理论上看政府灵活高效的宏观管理水平是决定一国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东亚经济奇迹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管理意识的提升,而学术界对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引起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对政府管理水平的质疑。新时期,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角并不是企业,而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则是合理有效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素质,决定其成败。那么要求政府不仅要树立自身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也要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注重政策的可行性、有效性问题。
结合实际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基础主要是计划经济阶段形成,社会的“二元制”特征明显,政府管理意识相对比较保守,权变能力不足,存在三个主要认识误区:(1)过度夸大招商投资的影响,忽视居民消费的作用;(2)只看到大项目、大投资的优点,忽略小企业、小作坊的长处;(3)部分官员只争取上级的政策补贴,不强调市场的因势利导,这些都严重影响政府管理水平提升,必须改变。
目前社会主流意识认为市场经济应以市场为主,政府应当放权,由企业自主选择。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需要改革协调全社会管理体系,企业根本无法单独完成,必须依赖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与管理。同时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纳入全球生产体系,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日益加大,政府必须调整产业政策和强化管理意识转变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改善宏观管理水平,制定有特色的农业政策,改革社会管理体系,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首先向中心城市集中,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再吞纳周边地区,形成城市群战略,这样既可提升龙头城市综合实力,辐射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实施富县强镇战略,确立重点发展区域内乡镇建设轴线,又可推行农村资源集约化,发展产业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发展,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新模式[6]。
我们要加强主要城市群的建设,优化区域小城镇布局,重点加强小城镇布局网络化,统筹安排区域内重要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努力发挥集约效应、突出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但也要注意以下问题:县域经济发展的失控,乡镇建设的同质化,导致过度市场开发,内部无序化竞争,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已经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如何既充分发挥乡镇分散发展的积极性,又突出重点特色,加强规划,各有侧重,形成乡镇群体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众所周知,意大利全境多山和丘陵,矿产资源贫乏,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区域还是全国的主要粮食产区,产业发展余地不大。但意大利新工业区注重产业的地域集中度,强调一业一区的产业发展策略,突出范围经济优势,使其皮具、服装、家具品牌驰名世界,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特色之路。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面临的条件和意大利有很多相似之处,具备借鉴推广新工业区建设的基础,以乡镇为中心,覆盖至村,以发展中小企业为主体,采取灵活的包工形式,可将生产过程分散至家庭。考虑到乡镇资源集中度有限,生产企业要高度精炼,尽量专注于单一产品专业化生产。同时轻工业品生产门槛较低,对劳动力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前期应以生产市场竞争力强的轻工业产品为主。
表3 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分析表
需重点指出乡镇政府应在信用基础上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康采恩联合体”,逐步强化企业质量监管,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供销体系,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生产方式灵活多样,充分利用碎片化劳动力资源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要,保障粮食生产,最大限度的保障农业战略部署。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仅带来收入的提高,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而且使农民开阔眼界,学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现代农民。随着思想意识的磨练,一部分高素质农民就完成了资金储备,掌握了相关技能,理解了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积累了市场人脉资源,具备了回乡创业的先决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家乡风物人情,更能抓住当地特色进行创业。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不仅抓外来投资、更要抓省外内部资源,改造提升经济发展环境,注重完善社会服务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高素质农民回乡创业,带动社会资源回流农村[7]。
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有效转移,使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掌握技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回归创业积累资源,更要积极推进“回归工程”,完善相关社会配套服务设施,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考虑高素质农民的人力资本增值,正是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核心的资源,一定要把其纳入人才引进的范畴,出台优惠政策,在子女上学、户口迁入、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更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回创业,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回流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