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酒文化浅析

2019-04-10 12:32杜海霞
课外语文·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诗经民俗文化

杜海霞

【摘要】《诗经》305篇中,与美酒有关的就有38篇,占十分之一强。酒在《诗经》中所具有的独特意蕴内涵,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质。这些意蕴内涵具体表现在祭祀、宴饮、赞颂、讽刺、饯行、寄托、代指等多方面,包含了贵族与平民等不同阶层,日常生活与节日礼仪等不同社会方式,爱憎与离愁等不同情感。可以说,《诗经》中有众多诗篇成为先秦时期酒文化的载体,透过这些诗篇及诸多意象,充分呈现出先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画卷及文化内蕴。

【关键词】《诗经》;酒;文化;民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酒,它便频频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由于人们对它的重视以及在欢庆、祭祀等场合的运用,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品,而是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文化意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酒文化。

《诗经》一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是一部巨型的历史画卷,它展现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涉及各阶段、阶层的人物活动与思想感情,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被剥削人民悲惨命运以及他们为此所作的反抗斗争的,也有反映沉重的兵役和劳役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还有讽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更有直抒劳动场面生活情景的,而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也占其相当的比重。这些诗一部分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歌,另一部分是出自士大夫文人之手的优秀作品,它们均透视般地显现了大动荡时代的社会本质,奠定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这些诗篇中关于酒的记载就有38篇,占十分之一强。具体来讲,“风”有十五国风,属地方曲调,共160篇,而其中提到酒的有6篇;“雅”有大雅和小雅,属于朝廷“正乐”,共105篇,有28篇中有关于酒的记载;“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属于伴舞的祭歌,共40篇,其中4篇有酒出现。从比例上来讲,“酒”在“雅”中出现的频率高于“风”“颂”的,而在“颂”中出现的频率高于“风”的。由此可见,统治阶级的达官贵人饮酒较普通民众频率高;而祭祀活动这种较正式的场合较日常生活需要酒的次数多,但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只要高兴了有值得庆祝的事了,酒便会适时地出现。可以说,从先秦起,酒便不只是一种普通的饮品,而是用在特定场合表达特定情感的东西,具有象征意义和寄托意义。

《诗经》中关于酒的记载,有很大一部分是痛斥讽刺贵族统治阶级的腐败与骄奢淫逸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人民生活的悲惨与穷困潦倒。《頍弁》有这样的记载:“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这反映的是一种抓紧时间及时饮酒寻欢作乐的心态及行为。《鱼丽》通篇都是描写贵族老爷餐桌上的美酒佳肴的。“鱼丽于罶……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君子有酒,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味道香甜、品种繁多的美酒,各种质量上乘的美食,还有那山珍海味和各种时鲜食物,都是应有尽有的,多么富足!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有这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讽刺揭露之效果一目了然。《正月》是一首愤世嫉俗的诗,大约是一位有远见但无权势的贵族青年所作。他对荒淫误国的周幽王、嫉贤害能的群小,痛恨之极;为自己怀才不遇反遭其害而愤愤不平;同时还为自己处于乱世而惴惴不安。总之,全诗中交织着诗人悲愤、恐惧、孤独、绝望的复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黑暗的统治。而“彼有旨酒,又有佳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有独兮,忧心殷殷”是极鲜明的对照,于对照中极显达官贵人的奢侈与豪华。他们饮着美酒吃着美味,与邻居以及亲戚关系融洽,可诗人自己呢?孤单一人连个诉说愁苦的人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吧。字里行间,不满与痛斥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大东》也是借差距来抒发悲愤之情并不乏讽刺的。统治者将老百姓的粮食布帛都搜光,而不管百姓的死活,自己却锦衣玉食。这是何等的荒淫无耻!“或以其酒,不以其浆……不以其长”,他们有美酒可以痛饮,而百姓连薄酒都难尝;他们身上佩戴的是圆瑞玉,可百姓是难以戴上的。《鱼藻》有载:“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我在镐京,饮酒乐岂……王在在镐,有那其居。”王在镐京的盛大群宫中,整天饮酒享乐。《荡》是一首托古讽今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这样的:西周王朝经“成康之治”以后,便逐渐衰落,传至周厉王时,国家已经存在严重的隐患。而周厉王本人又是一个贪婪残暴的昏君,他一方面任用奸猾的贪人,大肆搜刮人民的钱财;一方面又遍置特务,实行恐怖政治,弄得人们路上见面只能用目光打招呼。在这种情形之下,人民终于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前842年把周厉王赶到彘。这首诗大约就是作于这稍前。全诗共八章,都是严厉的痛斥。第五章有诗句云:“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下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衍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借文王之口,道出了其做坏事丧尽天良,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以致连黑夜白天都分不清的德行。讽刺!还是讽刺!

《诗经》中关于酒,还有一个特指意义,那就是“酒”与“食”联用,代指操持家务。《斯干》是周王为新宫的建成举行隆重的庆典,大臣们都来祝賀时其中的一位大臣写的祝贺的诗。本诗除了对新宫的直接赞美外,还写到生了子女之后应该如何教育,以及对他们所寄予的希望:男子成为天子、诸侯,女子则成为贤妻良母。这也算是别出奇想,诗人不仅祝福主人多生男女,而且连还未出生的孩子的前程也都祝福到了。原诗是这样写的:“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礼,唯酒食是议,无父母治罹。”看来中国封建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早在先秦就已如此明显了。生了儿子就让他睡在高床之上,连玩的都是玉的家伙。生了女儿呢?就让她睡地上,而且不给她衣服穿,只用布包好,给她从小就教着纺线,让她听公婆的话,学会操持家务,不给父母添麻烦就可以了。“唯酒食是议”意思就是“会操持家务就可以了”。“酒食”既操持家务。

综上所述,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有值得庆祝的事情了便会饮酒;不管是自己喝还是贡献出来让他们心目中的神灵来喝,只要是有要表达的爱憎情感了也会用酒,而且离愁别绪更需要用酒来浇灌。更为玄妙的是一句关于酒的诗句,便可显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总之,从《诗经》中看酒,就可见当时的政治、经济、民风、礼节、习俗、人民的爱恨情仇,所以说,《诗经》的确是研究我国先秦民俗与礼仪文化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对酒文化的研究,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程俊英.诗经赏析[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诗经民俗文化
冬季民俗节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俗中的“牛”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