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直都深受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获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不过,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在实践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积极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加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有力的发挥,进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点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的教学目的既是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每一项课堂环节的设计,通过科学的途径和有效的手段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中,课堂提问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巧妙的课堂提问设置和合理的提问内容,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以下笔者就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来谈谈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民主是解放人的创造力的“开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下才能够发挥出最高的创造力。同样,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也只有在一个民主的氛围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要遵循民主性原则,多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及大胆发言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很多问题并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不像数学那样1加1就是等于2,所以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且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这一点十分有利于民主氛围的营造。
(二)开放性原则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上涉及天文,下涉及地理,可谓是沟通和连接其他学科的“桥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之时,教师也应当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尽量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同时组织多样化的开放性活动,促使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与表达。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和启发学生的创新。例如针对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个性化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长、爱好以及思维模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而应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早在春秋时期,先圣孔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这与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谋而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还应当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等而提出更适合于学生思考的问题,以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进步。
二、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采取分层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只适合于一部分学生思考和探索,所以另一部分学生就成了“陪读”,只浑浑噩噩地跟着大家的进度走,完全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当要采取分层提问的方式。分层提问是课堂提问中“个性化原则”的具体表现,是实现“因材施教”目标的有力手段。例如,在《女娲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班级里那些平时比较喜欢神话、喜欢看《山海经》的学生提问一些有关上古时期神话背景的问题,由他们来向其他学生进行科普。在这一过程中,这部分学生会感到十分自豪,从而受到激励,继续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对此感到艳羡、崇拜,从而也积极向他们学习。其次,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那些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问一些关于生字词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先打牢基础;而给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问一些关于文章思想内涵的问题,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如此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便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结合课文内容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当要立足于课文内容本身,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例如,在《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对学生提问:“本篇课文中,为什么春天到了,外面鲜花盛开、小鸟欢叫,而巨人的花园中却依然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由于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说,文中描写的这一现象是不合常理的,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后,最终得出结论:“因为巨人赶走了玩耍的孩子们,花园里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有巨人自己,他的内心是孤独的,所以即使身处春天,也依然感到冬天一般寒冷。”然后教师再继续提问:“为什么当孩子们再次来到花园中玩耍时,巨人的花园就变得春暖花开了呢?”基于前一个问题的思路并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经讨论后再次得出结论:“因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使花园变得热闹了,孩子才是春天本身。”
(三)提出带争议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点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刻的认识,很多时候之所以教学效果不佳,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而课堂提问正是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如果教师能够多提出一些带争议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话,则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例如,在《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金钱是万能的吗?”然后有的学生认为:“金钱确实是万能的,就像课文中写的一样,有钱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而也有的学生则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换不来别人的真心,课文中老板和托德对主人公的尊敬都是虚伪的。”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自主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大大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应遵循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个性化原则。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则应当采取分层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结合课文内容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出带争议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武云霞.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8(33).
[2]代琼芳.浅谈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12).
[3]杨倩.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4]金卉.课堂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編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