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纯斌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项目K74+794~K121+783施工段,现场踏查取样试验后发现,全线路堤填料为软质石料、中硬质石料和硬质石料。如采用压实干密度、孔隙率指标检测土石路堤压实质量,就必须在现场挖试坑,然后用水袋法进行检测。此方法用于施工过程中的检测难度大、效率低,因为试坑体积较大,试验检测后还要进行回填、整平、压实。此方法不能满足快速、连续的路堤填筑施工。在试验段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参数,采用沉降差法控制土石方路基压实质量是可行的[1]。
控制桩点,进行现场交桩,保护好交桩成果。现场交桩是设计与施工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桩要有交桩记录,并经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字。见表1的规定。
公路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精度符合表2规定。
压实机械选用18吨振动压路机一台,12~15吨静压压路机两台,装载机一台,推土机两台,平地机一台。
石方路基铺筑厚度控制在30~40cm。
整平:粗平采用两台推土机,找平采用装载机与推土机项结合的施工方案。
精平:采用平地机进行。
表1 水准测量等级
表2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表3 软质石料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数据统计表
采用两台12~15吨压路机先进行静压碾压两遍,然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四遍。
填石路基选择150m。路基试验路段每隔40m布置一个检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5~9个监测点,在检测的路段进行连续的布设检验点。该段落分别碾压4、6、8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选取同一断面不同的点分别观测高程的差值,同时挖试坑(上路堤600mm×600mm,下路堤800mm×800mm)检测该监测点的压实后的孔隙率,如达到规范要求的孔隙率,则记录下该监测点的沉降差及碾压遍数。归纳整理试验段每阶段碾压后的沉降差与压实孔隙率,通过计算确定出沉降差指标[2]。
从以上三张检测统计表分析,得出全线采用沉降差法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参数的压实控制指标:
表4 中硬质石料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数据统计表
表5 硬质石料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数据统计表
在12~15吨静压两遍后,18吨振动压路机以2~4km/h碾压六遍。路基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则软质石料、中硬质石料、硬质石料的沉降差值应小于下列沉降差值时可判定为压实度合格。
(1)软质石料上路堤沉降差值为4.5mm,下路堤沉降差为5mm;
(2)中硬质石料上路堤沉降差值为4mm,下路堤沉降差为4.5mm;
(3)硬质石料上路堤沉降差3mm,下路堤沉降差3.5mm。
通过漠大项目试验段进行的沉降差法选择合理施工工艺参数,在大兴安岭地区岩土条件下,对填石路堤碾压压实质量控制有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保证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提高检测速度,加快了工程施工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对填石路基的检测破坏,为大兴安岭地区石方填筑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