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佳晨,蔡海龙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产量约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1/4。近年来,马铃薯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2016年中国马铃薯产种植面积达到562万hm2,总产量(折粮后)达到1947.7万t,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大宗蔬菜及重要的食品工业加工原料。随着中国马铃薯产量的增长,国内主要马铃薯生产区域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当前马铃薯主食化背景下,分析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变化特征及原因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关于中国马铃薯生产格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现状的描述,这方面的文献数量较多,内容趋同性强。金黎平[1]、陈华宁[2]分别对中国马铃薯产业生产、消费、加工和贸易等环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 谢从华[3]、谢开云[4]等则从国际视角下总结了中国马铃薯生产总量的变化特征; 米健[5]采用时间序列和移动平均模型,对国内马铃薯中长期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量化预测,得出马铃薯长期供求基本平衡的结论; 王颖[6]等基于Solanum模型的计算,认为云贵高原作为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区,潜在产量全球最高,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楚雪[7]等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分析了马铃薯在中国的发展。二是对区域特征的分析,这方面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李勤志、冯中朝[8]利用综合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马铃薯各生产区域的竞争优势,但此研究并未对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做出解释。刘合光、谢思娜[9]虽然对马铃薯区域结构变动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对影响农户种植行为的收益和政策因素没有进行讨论。达存莹[10]重点关注了甘肃马铃薯生产变动情况并对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杨亚东[11]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气候、技术、经济、政策4个方面对影响马铃薯区域布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马云倩[12]运用Logit模型从微观层面对影响农户马铃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综上可知,有关马铃薯生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量变化特征的描述,对区域结构变化的分析较少,特别是对区域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为此,文章利用2000年以来中国马铃薯产业相关数据对马铃薯生产的总量变化特征和区域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需求、政策、收益和资源禀赋等方面探究了中国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00—2016年的17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 325.5万t增长至2015年的1947.7万t(已按1: 5的比例折算为粮食),产量增幅约为46.94%,平均每年增长36.6万t。图1所示,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增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16年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2006年,在这一期间,总产量是在小幅波动中缓慢上升的,从2000年的1 325.5万t增至2006年的1 487.1万t; 第二个阶段是2007—2013年,这一阶段马铃薯总产量持续上升且增长较快,由2007年的1 295.81万t增长至2013年的1 918.8万t,增长了48.1%; 第三个阶段是在2013年之后,全国马铃薯产量趋于稳定,在1 900万t左右徘徊。
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472.3万hm2增加到2016年的562.6万hm2,是2000年的1.19倍,平均每年增加5.31万hm2。从总体上来看(图2),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波动与马铃薯总产量的波动具有一致性。2000—200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50万~500万hm2之间波动徘徊, 2007年以后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快速上升。2007年后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 2008年将马铃薯纳入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推进马铃薯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2009年开始对马铃薯生产实施良种补贴, 2016年在国家层面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这些马铃薯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图1 2000—2016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波动 图2 2000—2016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波动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汇编
图3 2000—2016年全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汇编
2000—2015年全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 806.38kg/hm2增长至2016年的3 462kg/hm2,增幅约为23.20%。虽然马铃薯单产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单产水平很不稳定,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图3),第一阶段在2000—2004年,由2000年的2 806.38kg/hm2增至2004年的3 141.71kg/hm2,增幅为11.9%,虽然在2001略有下降,但影响很小; 第二阶段: 2005—2009年,可以看作单产持续下降阶段,在2008年回升至3 035.51kg/hm2,但单产水平依然低于2004年3 141.71kg/hm2; 第三阶段: 2009—2016年,单产水平持续回升,并在2015年达到3 462kg/hm2。
马铃薯单产年际间波动频繁与马铃薯生产特点关系密切。由于目前中国马铃薯脱毒种薯使用比例依旧较低,马铃薯生产容易受到疫病的影响,特别是马铃薯晚期疫病对产量影响较大,加之农户种植技术粗放,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足够的意识及时防病,更换种植品种,造成单产水平容易发生波动。
经过测算,分别得到马铃薯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在2000—2016年以及4个时段2000—2003年、2004—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6年对马铃薯总产量的贡献率(表1)。
表1 2000—2016年不同时段单产和种植面积对马铃薯产量的贡献率 %
从整个观察期来看,种植面积贡献率和单产贡献率相差不大,单产贡献率略高于种植面积贡献率。但分时段来看,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在2000—2003年、2004—2007年单产贡献率远远高于种植面积贡献率,这一时期,总产量的变化受单位面积产量变动的影响较大。2008—2011年,种植面积变动对产量变动的影响要大于单产的变动,此时种植面积贡献率为65.92%,单产贡献率为58.58%,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种植面积快速增加,而单产的增速相对低于种植面积增速,并且单产逐年波动。但在2012年之后,马铃薯单产贡献率大幅提升对总产量的增长作用显著,这与近些年中国马铃薯育种业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马铃薯生产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格局,基于各省份的马铃薯种植品种及条件,将马铃薯生产格局划分为4个不同的区域,即北方一作区(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西南混作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湖北、湖南)、中原二作区(山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北京、天津、上海)和南方冬作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其中,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是中国最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区。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所占比重很小。
马铃薯生产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变化特征,近年来,西南混作区马铃薯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于2013年在产量上超越北方一作区,成为全国最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区域。作为传统的马铃薯优势生产区,北方一作区自2000年以来无论是在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南方冬作区自2006年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小幅上升。中原二作区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所占比重都很小。
从产量看, 2013年以前,中国马铃薯总产量最高的区域是北方一作区,该区马铃薯产量占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46%~55%,产量由2000年的667.97万t增加至2012年的891.07万t,但是在2013年之后该区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比重不断下降,西南混作区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区域, 2016年西南混作区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由2000年的507.17万t增加至2016年的968.2万t,产量增加了90.9%,; 南方冬作区保持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中原二作区在2000—2005年间产量大幅下降,随后略有上升,但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很小,基本稳定在1.6%左右(表2)。
从种植面积看, 2012年及以前北方一作区在马铃薯种植面积上是四大区域之首,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48%~57%,但该区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由2000年的265.665万hm2增加至2012年的267.173万hm2,并且播种面积及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在2013年后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西南混作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增长很快,由2000年的173.583万hm2增加至2016年的280.24万hm2,增加61.44%,并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区域; 南方冬作区及中原二作区种植面积较小,并保持基本稳定,南方冬作区略有上升(表3)。
表2 2000—2016年四大区域马铃薯产量及所占比重 万t,%
全国马铃薯生产区域集中趋势明显,主要集中在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主要马铃薯生产省份内蒙古、贵州、甘肃、黑龙江、山西、云南、重庆、陕西、四川、湖北,宁夏、吉林种植面积和产量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在马铃薯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种植面积看, 20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前十大省份的总种植面积为371.764万hm2,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78.2%。到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85.17%, 2015年虽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在82.34%的水平。从总产量看,亦表现出同样的趋势。2000年马铃薯产量前十大省份的总产量为994.89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5%。到2016年,这一比例增长至80.14%(表4)。
表3 2000—2016年四大区域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所占比重 万hm2,%
表4 不同年份主要省份马铃薯种植面积 万hm2
表5 不同年份主要省份马铃薯总产量 万t
由图4可以看见,除中原二作区外,各个区域的单位面积产量在2000年以来都有小幅上升,但各区域的单产水平都不是很稳定,年际间波动较大。北方一作区单产水平在2012年之前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该区域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2000—2015年单产提高了32%,在2013年之后逐渐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西南混作区单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持平,并在16年间单产提高了18%。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单产水平一直以来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南方冬作区单产水平自2000年以来提高了20%,中原二作区单产水平则在4个区域中波动最大,与2000年相比, 2015年单产水平下降了21%。
图4 2000—2016年四大区域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汇编
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波动频繁且区域间差异较大。马铃薯主产区单产水平不高,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非主产区单产水平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省份来看,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省份分布的相对一致,但单产排序出现很大的变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省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大省,如内蒙古、甘肃、黑龙江这些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很高的省份,其单位面积产量并不高。而新疆、西藏、广东这些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不高的省份单位面积产量却很高(表6)。
表6 不同时间主要省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
kg/hm2
从全国来看, 2000—2016年,单产对产量的贡献率要高于种植面积对产量的贡献率,但区域间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方一作区单产贡献率要远远高于面积的贡献率。而其他区域,种植面积贡献率要高于单产贡献率,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则主要依赖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表7)。
表7 2000—2016年不同区域贡献率分析 %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马铃薯生产格局变化特征可以概括为:(1)2007年以后马铃薯产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面积扩张是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2)西南地区种植面积增长迅速,马铃薯生产重心有北向南移的趋势; (3)马铃薯生产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马铃薯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2006年以来马铃薯消费增长迅速,人均消费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0—2015年,中国马铃薯消费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消费量从1 298.82万t增长到1 894.6万t,增长了45%。但在2006年以前,消费量增长缓慢且剧烈波动, 2006年以后中国马铃薯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2006—2015年,中国马铃薯消费量增加了772万t,增幅达69%,年均增速为6.9%。中国马铃薯人均消费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2013年人均年消费量为40.75kg,已高于世界人均马铃薯消费水平。从消费结构上看,马铃薯饲用消费和加工消费增长迅速。马铃薯饲用消费从2006年的90.28万t增长到2015年的413.6万t,尤其是在2011年以后,饲用消费增长迅速,成为整个马铃薯消费增长的主要贡献点。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食品结构不断升级,马铃薯加工品日益受到欢迎,同时由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马铃薯加工品越来越多样化,其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目前,中国马铃薯加工企业约50家,其中规模化深加工企业近150家。根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三粉、小厂加工), 2013年中国大宗加工鲜薯300万~370万t,占马铃薯总产量的3.6%~4.5%(图5)。
图5 2000—2015年中国马铃薯细分消费量注:截止2018年9月,FAO数据库中关于马铃薯消费数据只更新至2013年,故图5中2000—2013年数据来源于FAO, 2014—2015年数据则根据李辉尚、孔繁涛[13] 文献整理
2007年以来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增长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是密切相关的。2006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对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 2007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了中长期发展布标; 2009年国家财政在马铃薯重点生产省区对马铃薯原种实行补贴,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带动下,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马铃薯农机补贴政策、马铃薯贮藏库补贴等都给种植户带来了实惠,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强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
西部地区土地比较贫瘠,且水资源短缺,不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但马铃薯具备很好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的特性,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就具备了比较优势。通过对几个主要马铃薯生产省份的马铃薯每667m2净利润、小麦每667m2净利润、玉米每667m2净利润进行比较,发现马铃薯每667m2净利润最高。表8显示, 201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前10为的省份,如四川、甘肃、贵州、内蒙古、云南、陕西,马铃薯每667m2净利润均远远高于小麦、玉米每667m2净利润。比较收益的优良表现也是这些省份马铃薯种植规模较大的原因。如果在主产省份之间横向比较的话,不难发现西南混作区省份如贵州、云南马铃薯每667m2净利润高于以甘肃、陕西为代表的北方一作区省份,这也是马铃薯生产重心由北向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表8)。
表8 2012年与2016年马铃薯主产省粮食产品每667m2平均净利润 元/667m2
罗其友等[14]学者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马铃薯产量的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区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东北地区马铃薯在这一区域种植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农户更多地选择种植其他作物; 而在西南地区丘陵多,加之近些年干旱常有发生,种植马铃薯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近几年西南混作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快速增加。西北地区一直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区域,资源潜力已经得到发挥,所以种植面积比重表现为西南地区所占比重逐步升高而西北地区比重有所下降。
中国马铃薯生产最具优势的省份集中在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但目前产量的增长还主要源自面积的扩大,主产区单产依旧偏低。针对中国目前马铃薯生产格局,提出以下建议。
(1)各个区域应该根据其自然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马铃薯发展规划。有优势的区域应该充分利用其自然生态条件、现有基础、市场要求及加工发展前景,合理规划各种专用马铃薯种植区域,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在产业布局上,北方一作区发展马铃薯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着力提高单产; 西南混作区是中国重要马铃薯集中产区,并且该区自然条件优越,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应利用其“错峰收获”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南部冬作区,应通过间作套种和利用秋冬温光资源,努力扩大种植面积,逐步提高单产水平; 中原二作区马铃薯面积相对较小和分散,应以菜用鲜食为主。马铃薯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集中技术指导与服务,就近收购与加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
(2)各区域应该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和实际情况确定并推广适宜的品种、切实可行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由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向农民宣传和推广。各个区域也应加大经费投入,由气象部门和研究机构牵头建立本地区马铃薯病虫害的预警系统,更好地为马铃薯生产服务。
(3)在目前脱毒种薯没有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各区域应积极寻找降低脱毒种薯生产成本的途径,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使脱毒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现实。针对很多地方存在每年要从外省大量购买马铃薯种薯的问题,各地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种薯成本,使农民能以低成本从事马铃薯生产。对于有条件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建立繁育基地,但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地方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不利因素,合理组织; 另一方面由政府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当地的马铃薯企业到北方建立种薯生产基地,因为北方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充足,土地租价便宜,且便于机械化作业,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种薯成本,从而最终提高各地马铃薯生产产量。
(4)培育优质马铃薯,打造区域马铃薯品牌,稳定种植收益。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影响下, 201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产量大幅提升,供过于求的市场行情使得2016年马铃薯价格表现疲软。同时受其它替代蔬菜价格的影响,马铃薯价格表现出巨大波动,农户收益严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滕州和陕西通过瞄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培育具有特色的马铃薯品种。打造区域马铃薯品牌,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下依然能够稳定农户马铃薯种植收益。
(5)采取综合措施,提升抗病害、抗风险能力。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些地方农业身生产条件差,种植方式粗放,农户抗病害、抗风险能力弱。未来在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健全自然灾害、病虫害预测预警机制和防控预案,定期发布信息和技术指导,减少薯农经济损失。引导和鼓励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强薯农抵御风险能力,构建马铃薯生产风险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