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拥军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物质上的贫穷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为此,德兴狠抓精神扶贫,大力开展“感恩行动”,积极“征集”社会各界爱心,通过“爱心兑换银行”,主动“唤醒”贫困群众脱贫热情,用一场场爱的接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知党恩、跟党走。
脱贫攻坚不是党委、政府的“独唱”,而是与社会各界、贫困群众的“大合唱”。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推动政府、社会、贫困群众“三位一体”,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德兴龙头山乡充分吸取“垃圾兑换银行”的成功经验,一改以往财政出钱办“银行”的思路,积极向社会各界筹募“爱心资金”,开办“爱心兑换银行”。2018年7月份由该乡东坞村尝试成立了首家“爱心兑换银行”,“银行”物资主要来源于扶贫帮扶单位、各大企业和商会的爱心捐赠,不足部分再从乡村两级扶贫公用经费中“挤一点”进行贴补,以保障“爱心兑换银行”货源充足、种类多样。
成立了“爱心兑换银行”,村支书就是“行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代表、驻村乡干部代表、村干部代表、村民理事会代表、村小组长代表、贫困户代表共9人组成“银行”领导班子,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议事机制,商定了兑换操作办法、评分标准、管理员制度、监督员职责等配套制度,有效规范了“银行”管理。
“爱心兑换银行”开业之后,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吸纳成“储户”,残疾人、五保户、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村民也可申请“开户”,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把社会关爱和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
“爱心兑换银行”能否有序运转,关键在于积分评定是否“公平公正”。为此,“银行”设立了“月评分”“季评星”的评分模式,评分标准和流程全部张榜公示、公开透明。“月评分”是由“银行”全体班子成员每月逐户上门评分,主要根据村民在家庭卫生、尊老爱幼、邻里关系、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热心公益以及配合村级工作等方面的现实表现,酌情给予相应的增减积分,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分的基础积分。“季评星”是在“月评分”的基础上,把连续三个月积分较高的贫困群众评为“季度之星”,并一次性奖励400积分。获得积分的村民可以按照1分等于0.5元的积分兑换标准,到“爱心兑换银行”兑换肥皂、纸巾、铅笔等所需的生活学习用品,也可累计积分兑换大件物品。
“爱心兑换银行”在开展积分换物品“业务”之外,还开通了以物换物、代销代购等“业务”,贫困群众可以拿出自己生产的木桶、菜板、簸箕等手工艺品和笋干、木耳等土特产品,到“银行”兑换所需物品,也可以代销代购换取现金。既实现了工艺品、农产品销售“足不出村”,又增加了贫困群众实际收益。
为了获取更多积分,兑换更多物品。现在,贫困户转变了以往张嘴谈条件、伸手要好处的“等靠要”思想,开始自发打扫房前屋后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主动帮助他人、热心公益活动、争当致富能手……大家勤劳友爱、互帮互助,表面上获得的是积分和物品,实则深层次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形成了你追我赶、争相脱贫的良好氛围,带动了勤劳致富、团结友爱的淳朴民风。
通过“爱心兑换银行”,贫困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久而久之,一些群众也耳濡目染,开始以实际行动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会主动帮助老弱病残贫困户,为他们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种植蔬菜、养殖蜜蜂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部分贫困户会尽可能的减少垃圾产量,对建房产生的建筑垃圾也会自己动手清理,不再依赖村保洁员清扫;还有些贫困户积极响应村里号召,义务清扫公共卫生、协调邻里纠纷、配合各级检查、参加五护(护林、护地、护路、护水、护渔)生态公益服务队,等等。
原来村里大小事务都是政府“一头热”;现在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有力的出力、有点子的出点子,村里的事情大家一起“张罗”。原来村里召集贫困户开会,不仅要发误工费,而且积极性普遍不高;现在村里一个广播、一张通知,大家三五成群,结伴而来。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究其原因就是“爱心兑换银行”唤醒了一颗颗“感恩的心”,大家真心实意想为村里出点力、想为社会做点事,以回馈社会各界的关爱。
社会捐助爱心,村民知恩图报,“爱心兑换银行”不仅是一场爱的接力、爱的传承,更是一场生动的脱贫攻坚感恩教育、感恩行动。
德兴“爱心兑换银行”,通过“四两拨千斤”的精准发力,有效转变了精神扶贫的传统“说教”模式,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从“索取爱心”向“奉献爱心”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德兴所有省定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均筹建了“爱心兑换银行”,共吸纳贫困户332户、非贫困户166户,接受爱心捐助近20万元,兑换物资约2万元,切实从根源上提升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