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09 08:15鲍胜兰
中外医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鲍胜兰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期间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选择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完成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比最终结果。结果 对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测时间进行观察,前者为(12.05±2.52)min,后者为(33.69±3.02)min;最终发现,凝聚胺法检测时间短于微柱凝胶法明显(t=67.382,P<0.05);凝聚胺法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以及假阳性率同微柱凝胶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7、1.830、0.203,P>0.05)。 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查过程中,微柱凝胶法的应用,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在进行交叉配血检测时间方面,凝聚胺法表现出较短的时间,对此提倡将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进行充分结合,以使得临床输血安全性显著提升。

[关键词]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临床输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12(c)-0196-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densed Ami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Gel Method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BAO Sheng-lan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Yixing People's Hospital, Yixing,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densed ami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gel method during clinical transf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0 clinical transfus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condensed amine method and the microcolumn gel method were used to complete the screening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Compare the final results. Results The time of cross-matching detection by condensed ami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gel method was observed. The former was (12.05±2.52) min and the latter was (33.69±3.02) min. Finally, the detection time of condensed amine method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microcolumn gel method(t=67.382, P<0.05);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primary side positive rate and false positive rate of condensed amine method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icrocolumn gel method (χ2=2.377, 1.830, 0.203,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lumn gel method shows higher sensitivity; in the time of cross-matching detection, the condensed amine method shows a shorter time, which advocates the method of condensed amine and the micro-column gel method is fully combined to make the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Condensed amine method; Microcolumn gel method;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pplication effect

臨床对患者在实施输血治疗期间,主要为了获得将凝血功能改善、对血液循环促进、将血容量提升以及对休克症状进行纠正的效果,从而避免因为血容量降低最终使患者呈现出死亡结局的现象。具体在开展输血工作前,需要认真检测受血者血液以及供血者血液,针对二者抗体以及抗原匹配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将受血者红细胞损害充分减少,将输血安全性显著提升[1-2]。该次研究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究在进行临床输血期间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的应用可行性,以利于输血安全性的显著提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50例临床输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为(41.25±5.03)岁。纳入标准:①未表现出输血治疗禁忌证的现象;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表现出输血治疗禁忌证的现象;②呈现出精神异常的现象。

1.2  方法

1.2.1  合理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临床合理选择乙二胺四乙酸二钾针对受血者血液样本以及供血者血液样本进行抗凝处理。完成后,分别进行5 mL抗凝血液样本的采集,完成5 min离心(3 000 r/min)操作后,合理进行红细胞以及血清分离。最终针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红细胞,分别利用生理盐水进行3次洗涤,之后准备展开检测操作[3-4]。

1.2.2  采用凝聚胺法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针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红细胞以及血清分别进行1 mL采取。之后针对所有检测人员的红细胞,合理完成红细胞悬液(5%)的配置。完成后做好洁净试管(2支)准备工作,并且将主侧以及次侧分别进行标注。针对两组检测人员的红细胞悬液(5%,1 mL),于主侧试管中合理加入,此外,针对两组检测人员的红细胞悬液(5%,1 mL),于次侧试管中合理加入。准备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于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保证混合均匀后,进行1 min的室温孵育。准备凝聚胺溶液(0.4 mL)分别加入,保证混合均匀后,于血清分离机中进行安置,之后进行1 min离心(1 000 r/min),将上清液去除,将试管轻摇,就试管底部是否呈现出红细胞凝集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均未呈现出凝集反应的现象,则需要再一次展开实验研究。如果呈现出凝集反应的现象,则需要准备解聚液(2滴)在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保证混合均匀后进行观察,如果在<1 min,对主、次侧试管内部进行观察,最终呈现出凝集散开的现象,则证明因为凝聚胺作用,最终呈现出非特异性凝集的现象;采用凝聚胺法实施交叉配血试验,最终获得阴性结果,则证明成功完成配血;如果在<1 min,觀察主、次侧试管内部进行,最终未呈现出凝集散开的现象,则因为抗体同特异性抗原表现出结合反应的现象,最终导致呈现出免疫性凝集的现象。采用凝聚胺法实施交叉配血试验,最终获得阳性结果,则证明未成功完成培训。条件允许,则通过显微镜对凝集情况进行观察[5-6]。

1.2.3  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交叉培训试验  针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红细胞以及血清分别进行1 mL采取。之后做好红细胞稀释液准备工作,确保同微柱凝胶法检测卡相匹配,完成后,针对所有检测人员的红细胞,合理完成红细胞悬液(5%)的配置。完成后做好微柱凝胶法检测卡(2张)准备工作,并且将主侧以及次侧分别进行标注。完成后,首先准备供血者0.5%,50 μL红细胞悬浮液于主侧凝胶管中加入,之后准备25 μL受血者血清加入;此外,首先准备受血者0.5%,50 μL红细胞悬浮液于次侧凝胶管中加入,之后准备25 μL供血者血清加入。之后,在微管腔上端对主、次侧凝胶管进行安置,完成后保持37℃环境下进行15 min恒温孵育,之后在离心机上方进行安置,并进行3 min离心(1 500 r/min),对最终结果进行观察。针对主、次侧凝胶管底部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呈现出红细胞沉积的现象,则证明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后,最终获得阴性结果,成功完成配血;如果针对主、次侧凝胶管底部情况进行观察,在凝胶中部以及表面呈现出红细胞凝集的现象,则证明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后,最终获得阳性结果,未成功完成配血[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所有检验人员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不规则抗体灵敏度。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交叉配血检测时间

对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测时间进行观察,前者为(12.05±2.52)min,后者为(33.69±3.02)min;最终发现,凝聚胺法检测时间短于微柱凝胶法明显(P<0.05),见表1。

2.2  交叉配血结果

针对谱细胞鉴定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将其作为金标准,临床分别选择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完成交叉配血检测,最终发现,凝聚胺法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以及假阳性率同微柱凝胶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法次侧阳性率低于微柱凝胶法明显(P<0.05),见表2。

2.3  不规则抗体灵敏度

对于该次研究中150例临床输血患者,对其实施谱细胞鉴定后发现,获得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患者5例(3.33%);将其作为金标准,最终采用凝聚胺法完成不规则抗体检测后发现,获得阳性结果患者2例(1.33%),灵敏度为40.00%(2/5);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不规则抗体检测后发现,获得阳性结果患者5例(3.33%),灵敏度为100.00%(5/5);最终发现凝聚胺法检查灵敏度低于微柱凝胶法明显(χ2=0.038,P<0.05)。

3  讨论

临床对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可以将患者低血容量进行有效纠正,将凝血功能进行成功改善,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具体开展输血工作前,针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需要合理完成交叉配血试验工作,以将输血不良反应率充分降低。临床在应用交叉配血技术期间,以凝聚胺法、盐水介质法与微柱凝胶法的应用较为普遍,对于盐水介质法而言,其只能够免疫球蛋白M抗体进行检测,但是无法准确检测不完全抗体IgG。对于微柱凝胶法而言,其表现出较高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其对于输血安全性的提高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对于凝聚胺法而言,其呈现出易观察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

观察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该次研究中150例临床输血患者,对其实施谱细胞鉴定后发现,获得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患者5例(3.33%);将其作为金标准,最终采用凝聚胺法完成不规则抗体检测后发现,获得阳性结果患者2例(1.33%),灵敏度为40.00%(2/5);采用微柱凝胶法完成不规则抗体检测后发现,获得阳性结果患者5例(3.33%),灵敏度为100.00%(5/5);最终发现凝聚胺法检查灵敏度低于微柱凝胶法明显。同相关学者[8]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对比》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此文中凝聚胺法检测灵敏度为50.00%;微柱凝胶法检测灵敏度为96.43%,从而发现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所以提倡在输血检测期间将两种方法充分结合,以将患者输血安全性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期间在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过程中,微柱凝胶法的应用,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在进行交叉配血检测时间方面,凝聚胺法表现出较短的时间,对此提倡对患者临床输血期间,将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进行充分结合,以使得交叉配血检测时间获得显著降低,使得临床输血安全性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庆宗,杨志钊,邹美霞,等.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4):619-621.

[2]  陈欣荣.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膠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7):736-737.

[3]  刘小谷.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8):1193-1194.

[4]  邱慧英.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配血试验准确性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31-432.

[5]  杨旭,雷哲,杨讯.孕妇血型血清学试验中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4):29,31.

[6]  张伟军,王杰敏,胡少媚.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6,40(2):124-125.

[7]  张丽萍.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7):804-805.

[8]  胡江,方乐.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895-896.

(收稿日期:2019-09-27)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