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亲吻国旗(@视觉中国图)
3月19日,哈国传统春节纳乌鲁斯节即将来临,下午,人们打开电视,收看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讲话。
“今年是我担任我国最高领导人的30周年。”现年79岁的纳扎尔巴耶夫说道,“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的权力。”
1991年当选哈萨克斯坦独立后首任总统以来,纳扎尔巴耶夫已5次连任。正当西方世界已经“习惯”性将他看做“终身总统”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在任期还有一年未滿之际闪电辞职。
“小白宫”易主是顺利的,3月20日,代任总统托卡耶夫在议会宣誓就职,他将在明年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代理执掌国家。
首都阿斯塔纳也有了新名字——就职讲话中,托卡耶夫提议,用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努尔苏丹”命名首都,向这位共和国首任总统致敬。议会当天即予以批准。
有媒体称,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标志着哈国一个时代的落幕。然而,实际上,他只是辞职,并未说再见。
1940年7月,一个哈萨克牧羊人家,纳扎尔巴耶夫呱呱坠地。学习冶金的纳扎尔巴耶夫20岁出头时,到炼钢厂当冶金工,并逐步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他活跃于共青团。据其个人官方网站介绍,“他总是渴望成为领导者,具备鼓舞人心、成为领袖的能力”。
到达权力顶峰之路,他只用了约20年:从不到30岁加入苏共分支哈萨克共产党,至1989年,他当上哈共第一书记,1990年,当选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1991年底,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并取代苏联。
哈国独立后第一届总统选举中,纳扎尔巴耶夫轻而易举成为总统,支持率高达98.7%。
但他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国库空虚,物资储备仅能维持四个月;各个工厂停工,失业率高达40%;国内超过120个民族,贫富差异大、宗教信仰复杂,而且历史上缺乏国家体系的传承,没有统一的理念和思路。因此,当时外界不少人预测该国很快就会陷入内战,然后进一步分裂。
近30年里,哈国经历了从“百废待兴”的状态到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变。正如纳扎尔巴耶夫在辞职讲话中说的:“我们得以在苏联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成功、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哈萨克斯坦国,在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哈萨克斯坦内部创造了和平与稳定。”
其中,首都阿斯塔纳地位非凡,那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这座未来主义风格的城市,是哈国经济增长的标志。
“我国的心脏在此跳动。”1999年,意气风发的纳扎尔巴耶夫对哈国人说。1997年底,原名阿克莫拉的阿斯塔纳正式成为哈国首都。
这里如同一块空白的画布,任由纳扎尔巴耶夫填充。《大西洋》月刊称,他亲自决定细节,细致到房屋的颜色搭配。“我是阿斯塔纳的总设计师,”他曾如是说,“我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3月20日,新任总统托卡耶夫(右)宣誓就职,前一天突然辞职的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仪式(东方IC图)
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数十亿美元筑起政府大楼、博物馆、纪念碑、宗教圣地、娱乐设施、住房、医院……
此间,坐拥巨大油气存储量的哈国在能源出口中的重要位置越来越凸显,外资、外国政府趋之若鹜:卡塔尔资助了伊斯兰中心的建设,一位沙特王子资助了医疗中心的建设……
不久,这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拥有了诸多标志性建筑,其中,本世纪伊始落成的总统府位于城市中轴线上重要位置,由哈国内外建筑师共同设计,基于哈萨克族元素,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外形模拟美国白宫,顶部加了圆顶;“生命之树”观景塔由纳扎尔巴耶夫亲自设计,顶层可俯瞰整个首都。
石油财富带动经济增长,纳扎尔巴耶夫执政第一个十年里,哈国人均GDP从700美元涨至8000美元,2004年至2005年,哈国经济增长9%。此外,该国还成为15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债务的国家。
克服了全球经济危机后,2012年,纳扎尔巴耶夫雄心勃勃地提出“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要在2050年前,让哈国跻身世界最具竞争力的30个国家之列。
这一切都建立在大权在握的基础上。一直以来,纳扎尔巴耶夫将自己与最高权力牢牢捆绑在一起。
1994年12月,他高票连任总统,但选举结果被宪法法院宣布无效,议会解散。1995年,他想到办法,创建名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大会的机构,申请公投,并成功为自己的总统任期“续命”。
1999年大选中,其大女儿纳扎尔巴耶娃是其名义上的对手,而她的竞选口号大意是“除了现任总统,没有更好人选”。当时,她还掌管着国营的新闻机构,后来她创建了自己的政党团结党,2004年进入议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纳扎尔巴耶夫将自己所在的祖国党与女儿的党派合并。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 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纳扎尔巴耶夫(左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中)等与会领导人大合影(@视觉中国 图)
2002 年3月,俄总统普京(左)与纳扎尔巴耶夫一起滑雪(@视觉中国 图)
此后的选举中,他继续“碾压”了各路竞争对手——2007年,议会通过修正案,允许总统无限次连任。
这个个子不算太高却体格健硕的哈萨克人成了中亚的政治强人。回答是否要下放一些权力给议会的提问时,他说:“告诉我,有哪个哈萨克斯坦人想要在这里重复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的悲剧吗?”
面对没有对哈国进行民主改革、选举不公平、强制选民去投票等批评,他看得很开,“我相信,不管我们、我们这一代人做什么,都会永远被民众铭记。”路透社拍摄的纪录片中,他说,“只要你做事,都会面临批评,这是正常的。”
在哈国内,到处都有纳扎尔巴耶夫的“注视”。公共场所、公务员办公室、学校、博物馆等,他的肖像随处可见。
有时他被当成“保护神”来使用。2017年,为了筹备世界博览会,避免游客看到首都的老旧房屋,政府决定拆掉一些老房子。一位无处可去的妇女试图用纳扎尔巴耶夫的肖像来避免房屋被拆:她在房屋外墙贴满近百张总统肖像。
“我为何这样做?因为官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们的总统。”这位女士说。
这位总统给哈国人民留下的印记不止这些。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纪念纳扎尔巴耶夫生活的博物馆里,有其父母曾用过的粥碗、木勺,他办公室的第一台打字机、电话,还有两个屋子都是他的服装。
另据人民网报道,哈萨克斯坦曾拍摄一部描写纳扎尔巴耶夫童年的电影《我童年的天空》,其中一个片段生动展示了他小时候练习骑马并在叼羊大赛中夺冠的场景。
实用主义一直是纳扎尔巴耶夫的施政核心,不光是对国内,还有对国外。
中亚作为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地区的枢纽,是地缘政治学说中的“心脏地带”。而位居于此的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俄罗斯接壤,具有其他中亚国家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被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关系学者布热津斯基称为潜在的地缘政治支轴。
地利,给了纳扎尔巴耶夫挥舞长袖的舞台。
苏联解体留给哈萨克斯坦一千多枚战略核弹头,让哈国遭众人时刻瞩目,其中自然有美国。
199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访哈,探得纳扎尔巴耶夫有意完全弃核。
在2012年3月25日的专栏文章《伊朗可以从哈萨克斯坦学到的事情》中,纳扎尔巴耶夫写道:“独立后,我们成为世界上第四核大国,而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我们首先做的是自愿放弃这些武器。此后,我们还不遗余力地鼓励其他国家像我们一样,让世界不再受核武器的威胁。”
不过,历史的另一位参与者贝克在回忆中说的没那么冠冕堂皇:“实际上,他们(哈萨克斯坦)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的能力,也难以负担维护的费用。而纳扎尔巴耶夫也表明,若无回报,他不会宣布弃核。他在寻求安全保障。”
于是,世人看到,哈国宣布独立后,美国成为首批承认该国的世界大国之一,之后,纳扎尔巴耶夫多次访美,先后与老布什、克林顿总统签署促进“无核化”、美哈经济合作等的协议。
官方授权的传记《纳扎尔巴耶夫和哈萨克斯坦的形成》中写道,哈国得到了“国际认可、尊重、投资和安全”。同时,哈国避免了搅扰其他独联体国家的战争与骚乱。
纳扎尔巴耶夫很好地利用本国油气储备、交通要道等优势,在大国博弈中为自己寻求有利地位。
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在持续。去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正式访美,这是他十多年来的首次访问。议事议程上包括双边贸易、阿富汗问题、朝鲜核问题等,纳扎尔巴耶夫和特朗普这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互夸了一番。
纳扎尔巴耶夫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友好关系。乌克兰亲欧抗议、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他告诉普京,“理解”其行为逻辑。
观察者网报道,他没有像乌克兰一样,过度打压俄语,而是经常宣称每个哈萨克斯坦人都应掌握三种语言:母语哈萨克语;俄语,可大范围交流;英语,可融入世界。
这种政策一直是纳扎尔巴耶夫风格的最佳体现:在土耳其,强调自己突厥人后裔的身份;到阿拉伯国家,强调大家都是穆斯林;到了独联体国家,则搬出共同的遗产与未来;在欧美,突出自己是民选总统;和中国谈睦邻友好,大家都是有传统的亚洲人。
此外,哈国也积极参与区域事务。
去年8月,里海五国首脑峰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纳扎尔巴耶夫及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土庫曼斯坦等国领导人进行了会晤,并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这被称作是“解决地区争端的典范”。
《参考消息》称,里海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且里海海床蕴藏有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美俄等大国博弈的热点。近些年来,里海五国在里海的资源开发、法律地位、水域划界、地区安全等方面,因利益争夺和政治诉求存在巨大分歧,使得里海争端成为老大难问题。
哈萨克外交政策分析家萨拉贝科夫称:“现在,哈萨克斯坦是全球地缘政治的重要部分,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观察周围正在发生着什么,我们还可调节进程。”
他分析,哈国的立场是“想和所有人成为朋友”。
2016年,乌兹别克斯坦在位二十多年的总统卡里莫夫去世,纳扎尔巴耶夫因此成为中亚最年长的领导人。
多年来,其人事任命、健康状况以及去世后权力交接问题往往引发各种猜测。加之,哈国经济增长放缓,滋生了精英阶层的争斗——甚至包括纳扎尔巴耶夫的自家人。
这与中亚政权平稳交接难的政治生态紧密相关。比如,土库曼斯坦领导人尼亚佐夫2006年底去世之后,政治斗争爆发:本应成为代理总统的议长却被逮捕,而当时的副总理取而代之。
今年初,为平稳交接,纳扎尔巴耶夫做了一波准备动作。
《外交学者》报道,今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骂政府成员是一群“懦夫”,暗示各部长辞职;同时“点名”批评经济表现糟糕、银行状况不稳健。几周后,大批政府官员辞职。2月,他开始任命自己人,如曾任阿斯塔纳市长的阿斯卡尔·马明成为新总理,改组政府。
另外,2月还有一件引发广泛关注的事:4日,纳扎尔巴耶夫向宪法委员会,就宪法第3条第42款中是否有关于总统提前终止权力的详细规定提出咨询。中新网报道称,哈宪法委员会接受了咨询,并于10天后做出解释:“宪法赋予了总统辞职的权利。”
3月19日,纳扎尔巴耶夫成为后苏联时代中亚地区第一个自愿辞职的领导人。“作为独立哈萨克斯坦的创始人,我未来的任务为确保新一代领导人掌权,他们将继续在我国进行的变革。”这句话承前启后,不仅表明他已做好卸任总统后交接的准备,也说明他的路线会继续得到执行。
哈萨克斯坦港口城市阿克套街头,公寓楼外挂着纳扎尔巴耶夫的大幅照片(@视觉中国 图)
但他仍享有重要地位,对政策有影响力:他将留任哈萨克斯坦安全委员会主席、“祖国之光”党主席,以及宪法委员会委员职务,并被赋予“首任总统”称号,而非“前总统”。
彭博社专栏作家波希德斯基称,在如何继续掌权一事上,纳扎尔巴耶夫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赢得了诸多主动。
托卡耶夫算是纳扎尔巴耶夫精挑细选出来的。
现年66岁的托卡耶夫曾就读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语言学院、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能说流利的俄、英、中文,政治履历颇丰,曾担任外交部长、副总理和总理、参议院议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务,自哈国独立起就与纳扎尔巴耶夫一起共事,重要的是:“他完全支持正在实行的国内外政策。”
3月20日,托卡耶夫宣誓就职后,给了纳扎尔巴耶夫几乎一切能给的荣誉,如终身荣誉参议员,人民英雄,劳动英雄,最高“金星”奖章,“哈萨克斯坦唯一的人民之父”,以及“终身民族领袖”——2010年5月,议会就通过决议授予他“民族领袖(可汗)”称号,但纳扎尔巴耶夫拒绝签字批准。
此外,托卡耶夫还提拔纳扎尔巴耶夫的女儿纳扎尔巴耶娃为二把手,即他此前的职位——参议院议长。
纳扎尔巴耶娃普遍被外界视为纳扎尔巴耶夫接班者候选人之一。
路透社猜测,除了大女儿,纳扎尔巴耶夫家还有一位可能的继承者:其侄子萨马特·阿比什,他是国家安全机构二把手,被称为“哈萨克的普京”,为人低调。
2020年大选迫近,新时代开启,但年近耄耋的纳扎尔巴耶夫尚没有落幕,正如他所说的:“我仍将和你们在一起。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仍然是我的关切。”
● 資料来源:人民网、《参考消息》、观察者网、《外交学者》、《每日电讯报》、路透社、彭博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