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实效性

2019-04-09 03:24张惠萍
关键词:大榕树语感实效性

张惠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8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又一新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经常的练习。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从当前的教学分析,教师分析课文的时间相对较多,學生真正去读,去感悟的时间较少,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现象,克服这种弊端,首要的是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多读少讲,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去读,去感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在细读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再根据自身实际相结合,读懂课文,感悟课文。朗读的形式多样化,要抓好有感情地去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分角色读、表演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长句子或学生难以把握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范读。通过朗读能力的不断训练和提高,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平淡无奇、呆板乏味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压抑甚至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但气氛轻松、和谐、生动等的教学,不但让学生心情舒畅,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良师益友”是可以论证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说当学生处在强烈的学习欲望时,无论从积极性还是学习效果上都会有大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择手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挂图、多媒体教学、录音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文字教学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形象、有趣的动感教学。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榕树的“大、茂盛、枝干不可计数、鸟多”等,单是文字上的教学就显得“索然无味”,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大榕树由远到近的画面,鸟多的情景通过动画或录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形之中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课堂实效性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即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培养,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会”知识,而且重要的是“我会学”,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的第一部分时(描写大榕树),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录像(远看大榕树)并让学生思考:(1)、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哪些段落描写了这一画面。接着再让学生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体会大榕树的大、茂盛、旺盛的生命力三大特点。最后让学生用自已的话赞一赞大榕树。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想,去读,去说,把自己所思所想大胆地表达了出来。学生经过这样长此以往的训练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自觉的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便会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阅读的文章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充分运用个性读、挑战读、表演读、合作读等阅读形式,还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欣赏画面,感受场景,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个性思维,拓展思维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使阅读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反复吟诵中自主积累语言。

总之,新形势下的素质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进行调整教学的方法与节奏,让学生在40分钟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大榕树语感实效性
亲爱的大榕树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老家的大榕树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校园里的大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