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及相关问题讨论

2019-04-09 03:23徐颖超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分析

徐颖超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根据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重点的数学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和创新,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学问题;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62-01

引言

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有效的数学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智力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使其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就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虽然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积极响应号召,在授课时,依旧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动能和独立思维,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的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对建立有效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2.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

现如今,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不会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过于追求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教学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还会使其出现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传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传授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并且采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二者的定义去寻找教室中包含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各自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在与教材中的相关习题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更加的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再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根据定义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提炼出精华部分进行传授,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2.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根据所讲述的内容为学生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预习,并且要求学生了解家中各种生活用品的质量,将名字和质量写在小卡片上。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小卡片放在桌子上,教师作为购物者,学生做售货员,教师通过采用和学生对话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的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運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自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各个领域的欢迎和青睐,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不仅能够为教师减少备课时间,还能够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视频、音频等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化,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圆”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在授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掌握,并且对其进行清晰直观的了解,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对圆有初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思考“圆和之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和操作,使学生对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个圆,并且要将其半径、直径和圆心进行标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不仅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新蕊,李萍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7,(04):164-165.

[2]韩丽.论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的构建艺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1):50-51.

[3]周丽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术期刊,2016,(05):165-167.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