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赛红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质,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小学语文
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给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能够实现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须以学情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在情境创设、突破重难点、阅读教学、习作等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整合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我认为她们之间关系可以形象的用“联姻”概括。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联姻”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富于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资源形象化、丰富化、动态化,使它们含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更大范围内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学”所用。
(一)课内有限的资源和课外的无限资源完美“联姻”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我的具体做法是:凭借教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教材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教材资源;超越教材,努力创设课外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实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1.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现成的教材资源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有些还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这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些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光靠学生朗讀课文和教师的讲解,往往还不够。
如:赛课中,晏塘小学江婷婷老师执教《新型玻璃》一课,这是一篇科普短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便能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亲身感受,教师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看到的再现于头脑中。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避免了阅读在文字上兜圈的弊端,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在。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教材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加工、处理,形成可用资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使学习活动走进学生实际,以此来扩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转难为易。
(二)单一的静态文本与丰富的动态画面完美“联姻”
静态的文本教材呈现的是学术形态的教学资源,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们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恰恰顺应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内心深处真实的需要,拓宽了通过文本来理解内容的渠道,通过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或转变为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让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去触摸,去联想,实现由导情到融情的飞跃,变理解文字为感悟生活,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碰撞、交流、共鸣,从而获得对文章深层意蕴的领悟。
二、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有机“联姻”
语文课中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时涉及到的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事物、现象等,都可生动地、具体地、直观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
2.拓宽渠道,增加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完美“联姻”
1.激活情趣,精彩导入
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辅助课件,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随后演示课题,引入学习目标中,深深吸引住学生,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2.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
人是有理智的,也是有情感的,学习既有理智支配,也受情感的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发挥个体的学习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做到文字与形象结合、声情并茂,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精心制作选择、合理运用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并把握好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深度融合我们晏塘小语人继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