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摘 要】制度化管理在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中都是非常基础的一项建设内容,对二者后续工作的开展都是具有极大帮助的。本文笔者就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人性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12-01
当前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和市场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高校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培养学生或者发展科研为目标,必须将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因此,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众多任务中的首要环节,注重管理模式中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结合,根据高校自身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合适的科学管理方案,全面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为高校有序开展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基础的保障。
一、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1.制度化管理的内涵。
制度化管理在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中都是非常基础的一项建设内容,对二者后续工作的开展都是具有极大帮助的。制度管理建设也是企业和高校发展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高校制度管理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制度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高校工作开展单位中心,因此高校的管理制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要建立起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高校要充分注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坚持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导向。
(2)制度的制定只是管理工作进行的第一步,剩下的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制度的实施。制度只要坚持严格实施,制度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光有制度而不实施,那么制度只是一个空壳子,任何管理都只是纸上谈兵,制度管理只会流于形式表面,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对高校发展与学生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2.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管理工作中,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都是必需的制度建设,相对来说,制度化建设是发展的基础,而人性化管理则是进步的重要保障,人性化管理也是制度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培养专业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学生的主要工作也是学习。这种背景就决定了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而高校必须开展相应的人性化管理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将学生置于管理的中心,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塑造学生的行为,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此外,学生的学习情况值得我们注意,但是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学生的情感是我们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改人。
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1.制度化的管理满足社会法制进程的需要。
制度化管理是有序开展工作的第一步,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持与制度保障。高校要想实现规范化管理就必须重视制度化建设。每一个高校都是一个样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环境与社会大环境必然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校这一环境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高校可以将自身作为一个小社会,塑造学生在七中的行为,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以致于学生走出校园时不会茫然无措,无从应对。因此,高校的制度化管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管理。
2.科学的管理需要人性化管理作为基础。
人性化管理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重视主体的需求,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到一个保障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从这些方面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人性化管理是每一个高校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也是教育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
3.两者的融合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历来已久,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至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依然在不断地深化过程中,在新社会背景条件下,提出了以人文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核心指导教学改革。而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正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提现。
总之,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结合是发展学生、发展高校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社会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还能促进整体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用个人行为去影响集体行为,不断实现整个民族的进步。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采用单纯的制度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是第八次教育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依然暴露了很多问题,从传统的教学制度来说,目前依然是单纯的制度化管理模式,即主要通过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和强制性的管理。这类制度化管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单位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管理学生时主要采取的是程序化的方式,按制度办事。纯制度化管理模式在保障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管理模式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较为死板,没有活力,没有充分的将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这种问题的非常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高校按照固定的百分比對学生进行考评,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科的基本特点,按部就班,教学效果难以得到实在的提现。
2.学生管理人员的质量不高。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科级领先等词语成为当代社会的代名词,而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目标也随之变化,总的来说,当代社会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智商,制定出适合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但是,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专业经验不足。一般而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般是由该年级或者系的辅导员担任,并没有设置单独的管理岗位,而辅导员自身工作也是比较繁忙的,无力分心去管理学生工作,也导致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还有待提升。
3.学生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给高校和教师带来新的教学创新依据,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说,大部分高校和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理念陈旧、落后,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训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要求,忽视了学生心理辅导,也未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措施。并且,管理者在进行教学实施时,以理论教育为主,自身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无法未学生提供具体实在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对这种管理制度是非常反感或者抵触的,多种因素之下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低下。
四、探究制度化和人性化融合的管理机制
1.在完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融入人性关怀思想。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保障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首要措施,只有明确的制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与实施。在管理过程中,高校和教师必须将人文关怀融入制度管理中,务必让所有制度管理都能提现出这一基本原则,让学生不仅具备优秀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具备现代人的特点,拥有基本的人文关怀素养,与人为善。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权利的保护,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权利保护途径,如学生申诉制度等,高校必须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提高师生全体对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视与关注,进而在教育实践和学习生活中都能养成自主遵循制度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2.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视执行程序的科学性。
制度建设是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第一步,光有制度,不实施依然是纸上谈兵。因此,高校还必须开展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执行程序,切实保障制度的实施,保证制度建设的实际效果。执行程序必须具体而明确,而且还要保障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果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与管理目标背道相驰。同时,如果执行程序在过程中真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高校和教师必须及时对这一程序做出调整与改善,及时听取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建议或者意见,不断修正执行程序,确保执行程序有序进行。
3.学生管理要体现教师的服务意识。
高校工作的服务性是非常突出的,总的来说,教学管理工作就是一项服务性的基本工作,现代教育理念也更加强调教师的服务意识,重视高校作为服务性组织的重要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教师成为课堂组织的主导方,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则被更多人注意和强调,教育观念的更新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格局,使得师生之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因此,高校在進行管理工作时,必须注重自身的服务意识,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师生服务。
4.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适当地加强激励手段的应用。
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对以人文本、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提现,这种管理模式也非常注重管理激励措施。高校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还要借助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提高与自我修正,能够自主配合相关师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生管生”的新型管理模式,减少高校教师负担的同时也能保证管理效果,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高校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在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模式中找到发展途径,二者的结合也是新时代与新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也是对社会制度化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与新发现,这是社会法制进程的一次大跨越。对此,高校和师生都将上下求索,力求更大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J].北方文学,2017.
[2]徐勃,宫晓非.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融合[J].现代交际,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