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及推广对策探究

2019-04-08 09:37王雪花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发展对策

王雪花

摘 要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当前的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促使当前的农业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保护土壤结构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作用,分析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广措施。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34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2.088

保护性耕作就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前茬作物的秸秆或残茬覆盖在地表,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地块内的杂草和病虫害,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1]。该种耕作技术在减少劳动量及时间、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 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作用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利用农业机械,避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劳力,同时对土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耕作模式。在具体作业过程中,一般采用农用机械,将作物秸秆粉碎,之后平铺在地块上,对土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秸秆自然腐烂也能够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使作物能够健康生长,为作物的高产优质打下基础[2]。

经过多年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一定效益,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际的生产效益,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1)在减轻农田水土侵蚀方面,通过农田免耕和前茬秸秆覆盖可以有效控制农田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并有效抑制春、秋季节农田中的扬尘情况。2)应用少耕、免耕技术,将秸秆覆盖在地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孔隙的分布,进而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农田的蓄水保墒能力。3)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肥力。秸秆腐烂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下茬作物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4)应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有效节省劳动强度、时间、费用,为其他方面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3-5]。

2 我国保护性耕作現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和试验示范少(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受技术水平、农机具质量以及社会发展水平所限,这些技术只能在小范围内示范应用,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示范。21世纪以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开始,国家财政部门每年设立专项资金推广该项技术,并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咨询、作业补贴等形式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6]。

3 当前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观念意识不高

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是耕作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农作物栽培方式、农田管理措施、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及生产模式的转变。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一味追求作物的产量,忽视了对农田的索取程度,“重产量、轻管理”根深蒂固地存在农民的观念中,农民更多地关注在作物的产量、短期的经济效益方面,忽视了这种模式给农田带来的负担。而且,多数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滞后,不利于此项技术推广和应用。

3.2 基层推广人员能力不足

推广一项新的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该项技术得到有效推广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起步较晚,整个推广团体的建设还很薄弱,在服务能力、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配置方面还有待提高。1)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会严重阻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在具体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过关,就无法使农民充分了解此项技术的实际意义以及其能带来的经济效益。2)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是阻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强化示范作用,使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该技术带来的效益,真正了解此项技术的长远意义。

3.3 技术体系和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在实际推广工作中,农机与农艺要充分结合。1)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支撑能力不足,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技术如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推广单位需要加强协调能力。2)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待确定,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队伍等保护性耕作专业服务组织的传帮带作用还有待提高[7]。

4 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推广对策

4.1 转变农民观念,引导农民自觉应用

多年推广经验发现,农民实际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这就需要相关推广部门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宣传、引导工作,使农民正真认识到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作用,引导农民自觉应用此项技术[8]。

4.2 加强技术支撑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相关科研部门要加强研究团队的整体建设,加强与其他部门联系沟通,避免出现重复研究的现象,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要加强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力度,并做好推广工作,使农民真正掌握使用技巧,真正把新型农机具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使用价值[9]。

5 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现如今,农业生产力水平及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这种掠夺式的生产方式,给我国的土地资源带来的极大压力。而保护性耕作技术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保障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战略目标以及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伟娟.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北京农业,2015(12):237.

[2] 佚名.“宁春50号”小麦在戎惠玲家庭农场获高产[J].宁夏农林科技,2015,56(6):33.

[3] 河南信阳市家庭农场稻田养殖泥鳅搅活稻田水[J].当代畜牧,2014(27):43.

[4] 王玲.浅议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吉林省玉米种植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5):55.

[5] 罗文会.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11):39.

[6] 徐玉春,黄国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与措施[J].吉林农业,2018(18):25.

[7] 张更.保护性耕作的实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装备,2009(11):59-60.

[8] 寇建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其推广前景[J].江西农业,2018(12):130,134.

[9] 上官永,马凤玲.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J].中国农机化,2002(4):43-44,5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业发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