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华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当代新课程要求实施更加有效的课程导入措施,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改进教学措施,为高中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堂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详细讲解相关生物知识,而且还应在导入环节上多花心思,以此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度注意力,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生物课堂教学任务。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导入。
一、重视实验导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实验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生物学家们都是从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各类事物入手进行反复实验,从而发现并验证了多项生物理论知识,开拓了生物学科,正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生物知识,而且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为学生准备教学策略时,应注重结合实验活动进行相关导入环节设计,为高中生提供更多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到的生物实验,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物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物质的跨膜运输”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利用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作为课前引导:教师可以实现准备好铁架台、长颈漏斗、烧杯、清水、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等等实验器材,然后将一个倒立放置并且在漏斗内部装入质量分数为30%蔗糖溶液的长颈漏斗稳定地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长颈漏斗的瓶口用玻璃纸进行密封,再将漏斗口伸到装有清水的烧杯中,要求学生自行观察烧杯以及漏斗当中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当漏斗内外液面保持一致以后,漏斗内部的页面将会上升,出现“水柱”,在观察到该现象后学生便会对于其原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知识。
二、导入已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正所谓温故知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应当不断结合已学知识进行知识融合,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既能巩固原有的知识又能将新学的知识融入到已学知识体系当中,确保学习思路的条理性。高中生物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知识更加系统,各个章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已学知识的导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探索新知识,随着复习过程的深入,在学生脑海当中构建“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学习意识。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DNA的复制”这章节时,首先应带领学生回顾DNA分子结构特点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唤起学生对DNA分子相关知识的回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例如“DNA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复制过程?”“生命活动当中的DNA辅助过程与生活当中的复印是否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等等,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便会对DNA分子结构特点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在完成小组讨论的同时重新梳理了对于DNA复制过程以及其复制过程当中的变化等知识点的脉络,进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实际事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更偏向于探究微观世界的生物奥秘,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在学习过程当中难免对生物学习产生空洞、枯燥的印象,最终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教师应时刻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当中是否希望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能够利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无疑学生将会对生物学科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大胆尝试对原有的教学手段进行改进,通过具体事例导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注重对具体事例的引入,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感受生物学科浓厚的生活化气息。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时事热点进行知识点的举例说明,在讲到“蛋白质”部分内容的时候,便可以结合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教师讲解到“生物入侵现象”的时候,便可以查阅相关互联网资料,为学生播放我国水华现象严重地区的受灾视频。在各类实际案例与生物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便会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不仅学习生物学科,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另辟蹊径、触类旁通,积极运用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各类知识进行消化理解。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顺应新课改要求积极尝试多种知识导入方式,用更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探究空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德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导入法探讨[J].亚太教育,2015(29)
[2]杨宇池.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3]高新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