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思辨情境 锤炼思辨能力

2019-04-08 09:11陶文亮
文理导航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

陶文亮

【摘 要】思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对思辨力培养的生动概括。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引入思辨性话题,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从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思辨力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辨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从思想品德课拓展融入法治知识,兼顾德育与法律,强化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课程组织与教学目标设定上,要认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要善于构设思辨情境,激发学生展开思考与辨析,从思维发散中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围绕教学主题和内容,鼓励学生比较与探究、甄别与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具体事物、现象,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判断、推理分析,从道德与法治规则中增进法治素养。如何创设思辨教学情境?如何引入学生参与思辨?本文着重从生活化思辨情境、核心性思辨情境、挑战性思辨情境、反思性思辨情境中进行阐述。

一、敢于思辨,源于对生活性思辨情境的创设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辨意识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情境,以真诚、平等的对话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致,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敢于思维,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只有这样,思辨课堂情境才更有效,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不畏权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养成。如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时,对于该节思辨情境的创设,笔者列举生活中的三个不公平的案例,结合案例,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和思路。接着,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梳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归纳,由各组组长进行汇报。案例如下:案例1是讲述某学生家庭条件贫困,学生性格内向,很多同学不愿意和他交往,他感到自卑。案例2是讲述某班级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给予特别的照顾、帮助,态度和蔼,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向。案例3是讲述某家庭里,父母对待哥哥和他的态度不同,对哥哥提出的要求总是能够得到满足,而对于自己提出的要求,父母并不理会,甚至他做的任何事,父母都会认为是错误的,他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分析这三个案例,通过对“公平性”的理解,来审视三个案例,从而思考自己对该案例的想法。同时,利用分组讨论方式,给予学生展开问题思辨的空间,并将各组的讨论结论进行梳理。在最终班级讨论中,全面认识“公平性”的内涵,维护“公平性”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来获得“公平”。但在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都能够得到公平对待,还存在很多不公平的事例。通过辩证地分析,对于公平,每个人都渴求获得,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得到公平。若要将“公平”的愿望转化为现实,需要每个人都能够维护“公平”、践行“公平”。从案例分析中,教师对学生的思辨进行总结,借助生活化的思辨情境,使学生有了思考、发言的机会,也使学生能够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找到生活化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思辨,提高学习热情。

二、严于思辨,源于对核心性思辨情境的拓展

在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对于《道德与法治》中的概念,要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内涵,理解概念的本质,能够透过问题,促进对思想、法治的拓展思辨。也就是说,严于思辨,要从核心性思辨情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中“依法行使权利”一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权利内涵进行深刻理解,笔者创设思辨情境如下:小明在上初中时,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在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无力再继续上学。于是选择了参军入伍。在走进军营后,父母不幸去世,继承了家里的一处房产。在服完兵役后,小明选择回乡创业,成为一个个体户。在自主经营中,小明诚实守信、依法纳税,被评为纳税先进模范。后来,小明自己不仅走上了富裕生活,还不忘村民,组织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村民最信任的人。最后,小明被村民推选为乡人大代表。根据这个故事,提出几个问题:第一,通过对我国宪法、选举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小明享受哪些权利?第二,根据现行法律及相关条款,小明应履行哪些义务?在该故事情境中,笔者通过融入法律、权利、义务等核心概念,让学生能够从中了解何为权利、何为义务,并从具体事例中,整体把握核心概念的意义,从而加深理解,提高思辨力。

三、善于思辨,源于对挑战性思辨情境的推理

思辨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善于营造挑战性的思辨情境,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联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关注学生的思维聚焦点,积极营造挑战性思辨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分析、推理中,激活思维能力。在挑战性思辨情境中,要突出问题的针对性、生活性、辨析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学生感受到问题冲突。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笔者创设了如下挑战性思辨情境: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正式闭幕。会上,涉及六项决议草案,包括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2017年度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结合该情境,提出思辨问题:结合上述信息,请提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直接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通过分组讨论,学生总结得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国家权利属于人民”“民主方式选举人民代表,构成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计机构、检察机构等均來自人民代表大会”“所有权利在行使时要遵循国家法律规定,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对关键及重大问题,采用民主集中制,并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体现民主性”。第二个挑战性思辨情境:某地2017年3月12日下午举行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培训开班仪式,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张明进行开班意义阐述,并提出,人大代表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社情、民意,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意愿,将之转化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来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在该思辨情境中,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怎样走近人大代表?结合问题,请同学们理解人大代表被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力,有审议议案、报告的权力,也有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力;人大代表要接受民众的诉求、意见,要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

四、勇于思辨,源于反思性思辨情境的运用

思辨能力要让学生具备反思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反思,利用反思性思辨情境,得出客观评价。在八年级“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节中,笔者创设了如下反思性思辨情境,加深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某学生在学校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在老师批评时,他却反驳:什么时候上学、写作业都是自己的自由。平时还有不良习惯,抽烟、勒索同学钱财等不良行为。针对该案例情境,请同学反思“这些行为是否是自由?”通过集体讨论,搜集相关法律,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从法律来看,该学生的行为是不对的,对所谓的“自由”也是错误的。法律保护的自由,是符合法律的行为,而非所有行为。对“自由”的理解,不能绝对性,而要在法律范围内才能享受自由。

总之,思辨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积极拓展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邑.创设思辨情境 培养思辨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8(18):21-22

[2]李金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