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9-04-08 09:07杨小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杨小媛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有效促使阅读材料内容直观化、逻辑化,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贯穿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各项活动中,能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59-01

阅读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了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仍然不令人满意。学生阅读过程中只顾细节不顾整体,找不出主要观点,梳理不清段落的逻辑关系的问题很普遍。这些问题制约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甚至挫伤了阅读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并帮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工具。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更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信息保持,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阅读认知策略也有积极影响。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于20世纪70年代由托尼博赞提出。它是通过结合颜色,图像,符号和文字来呈现语义或其它概念的以图像为中心的图表。思维导图具有结构清晰、线条鲜艳、图片易于理解等优势,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不仅可以直观展现阅读材料的内容,帮助学习者有条理地加工、理解阅读材料,而且还可以外化阅读者的思维过程,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阅读薄弱之处。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常用的一般有头脑风暴图、等级图、链式图、归纳图与循环图五种构图类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以及文体特征,我们经常使用头脑风暴图来代替等级图、归纳图等类型图。因此在教学中较为常用的结构类型图为头脑风暴图、链式图、循环图。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的文体主要包括了围绕某个话题展开阐述的议论文、说明某个事物的性质特征的说明文以及讲述某个故事的记叙文,根据这三种文体特征,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常规教学流程基本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大部分,思维导图的应用贯穿于这三个部分的大多数环节当中。

一、读前活动

1.教师给出中心詞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对与话题相关的内容展开充分联想,扩展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其对相关词汇的调用,激活参与的热情。教师用思维导图软件先给出主题词,教师再对学生们的联想内容进行归类,作为头脑风暴的一级分支,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头脑风暴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哪些是需要引导学生学的。

2.在激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后,教师要用思维导图介绍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为学生即将进行的阅读铺设必要的衔接知识,减少阅读障碍。

3.教师引导学生从话题内容自然过渡到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设问,让学生根据背景知识、阅读文段的标题或配的图片、小标题等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与即将阅读的材料建立意义联系,促使读前策略形成。

二、读中活动

1.教师通过设问文章大意,指引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中心主旨,理出文章的框架,完成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图画)的绘制。

2.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找出每一段的主旨大意,并概括出关键词。让学生把关键词作为与思维导图主题密切相关的一级主题绘制出来。教师用思维导图软件展示每一段的主题关键词,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结构和大意的把握。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行文脉络,而不是拘泥于词句。

3.教师通过正误判断、多项选择、设问、猜测等方式引导学生寻读,对每一段的细节信息进行处理。教师可以自设问题,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段已设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在积极回应教师的问题后,依据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的二级、三级、四级分支,梳理出每一段的相关细节信息。

在读中活动中,教师逐步递进引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通晓内容。学生为了完成整幅思维导图作品,就要主动跟随向导的步伐,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展现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偏差,找到阅读“断层”,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及时修正。

三、读后活动

用思维导图总结语言点。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于一个独立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特征,扩展、总结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

1.依据文章内涵,教师可自设相关讨论问题或依据教材上的读后问题、项目,组织各个小组成员参照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挖掘文章深层次含义,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结构、内容,从而深化理解、加强信息储存。

2.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参照个人绘制的层次清晰的思维导图,依据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对阅读文段进行复述,可以重新整合文章结构和内容,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不同理解。

3.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思维导图、听取学生的复述,发现学生在内容理解层面的问题和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补充、修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对复述进行评分。

4.在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均可以采取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的三步法,并且借助思维导图为各个教学活动提供脚手架,衔接前后各个环节,缩短教学时间,用形象的认知工具呈现文章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这一认知工具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当中,构建一个以思维导图作为串联各个教学活动环节工具的教学模式,可以降低难度,提升学习者的阅读参与度与阅读兴趣,促进学习者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转变其阅读教学的方式,为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提供新的尝试方向。

参考文献

[1]托尼 博 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陆荣. 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吴铮贝.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