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2019-04-08 01:32张乾朝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塑造初中教育

张乾朝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的塑造,在于对学生施以道德情怀的渲染,在于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当今的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已经把创新观念和创新技能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来构建学生的创新型学习观念,增强学生的思想变革素质是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肩负的一项重大任务及使命。

【关键词】初中教育  创新素质  塑造  道德与法治

在传统应试型教育思想的熏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一般不具备科学完整的教学规划和教学观念,其课堂型的教学过程理论概念性很强,呆板性的认知与背诵占据着很大一部分的学习过程。如此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不但无助于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塑造与优化,而且很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和疲倦,有时还会招惹出学生的抵触情绪,不但课堂教学效果很弱,而且亦无法真正实现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最终目标。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道德理念、思维空间、政治觉悟等内容开展宣传、构建、提升的教学课程,创新素质的构建一开始是起源于创新型思维、思想观念的构建。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以说是给学生打造了一个展示思想塑造过程的有利平台和机会,同时构建了初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所依赖的基础,让他们的思想在此得到凝练和升华。正是出于如此的思维定式,老师即需要积极运用其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全面渗透创新型思维素质的构建过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早已证明,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构建具备大力的推动功能,其内容表现在:

1.道德与法治教学属性满足创新趋势需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色彩的时代,不管是国家经济事业的繁荣、还是社会的进步均不可能脱离“创新动力”的驱动,创新素质的构建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从当代的年轻人开始着手。由于当今时期的年轻一代不论是从思想理念、内在心智还是他们的心理发育均正处于旺盛的成长和提速时期,还未达到一个心理成熟人的思索模式,他们正处于思想理念、思维模式可调的过渡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这一科目的教学属性则恰巧能够满足于其创新素质的构建及需求,由于新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完全摒弃过去的程式化编纂思维,展示出其新颖别致、风格独特的教材风范,利用勾引人心里的故事内容来强化同学们的情感世界,激发出学生的政治知识求取热情,塑造学生的创新观念及品质,如此的课程内容设置亦完全满足当今时代年轻学生的进步需求及成长过程需要,其可大力诱导出学生的猎奇心及创新型思维,让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过程建立在雄厚的基础之上。

2.实施新课标给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思维创新提供了机会

学生欲使自己在时代发展中不落伍,即需保持强劲的革新观念,具备较佳的创新素质,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给学生设置了如此有利的条件,可以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这一氛围展开无限的遐想、无拘无束的展示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内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毫无保留地阐释自己独特的思维理念。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创新素质构建途径

1.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提倡学生自主展示

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打造宽松、爽悦、活泼的课堂型求知气氛,由此来减弱学生思想上的担忧及负担,促使他们轻松融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足以证明,宽松、愉悦、爽快的课堂气氛都可有力促进他们更为自觉、踊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可强力诱导他们的求知渴望,完全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观念及思想。另外还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段,促使他们自发融入学习活动之中。比如:在讲解“善于沟通与交际”这一章节时,整体一章的全部课程即为教育学生怎样和别人交往、沟通,关注的是“互助合作、友好共处”精神的价值性,差不多其各段内容、思想都十分鲜明。

2.丰富课堂形式,创新课堂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摈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创新符合时代的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落后,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学,难以实现有效教学;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从而焕发课堂生机,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能力、自我创造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表演,激发创新热情

一味地讲授容易使学生感觉乏味,教师可以结合表演的形式,丰富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体会教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我的表达,传达内心的呼唤和心声,从而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能力,体现出创造性激情。

结语

创新能力是未来学生必须具备的一大生存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茂祥. 初中思想品德課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2] 黄晨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做到“三精准”[J]. 基础教育研究,2016(14).

[3] 杨霞. 微课助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

[4] 陈正飞. 试论多元素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2016(22).

(作者单位:贵州省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塑造初中教育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