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鹏
【摘要】从调查入手,分析了学校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学校中各任课教师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进行了心理教育、补偿教育、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步入了科学化指导的轨道。改善了师生关系,密切了家校联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善待、亲近、尊重、理解单亲家庭子女。但是,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善待、帮助和引导单亲家庭子女健康幸福成长,是每一个父母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 问题 调查 对策
现代社会,婚姻家庭的破裂,致使单亲家庭子女越来越多,使原本大部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中又出现了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致使小学生从小就出现性格、情感等问题,学生的学业、品质问题丛生。
一、调查分析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类型
笔者从收回的调查表或从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单亲家庭子女分为下列几种家庭类型:
1.感情不合受伤害离异的家庭21人。这一部分家庭离异大都是家庭矛盾引起的。诸如出现吵架、家庭经济纠纷、双方脾性不合、爱好不同等引发的感情不合等问题造成离异。
2.父母一方死亡的单亲家庭8人。孩子的父母一方或病逝或出车祸或离家出走不知去向,父母一方大都未娶(未嫁),拉扯孩子,支撑他(她)的精神支柱只是孩子。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十分严格。
3.再婚家庭8人。这一部分家庭为生活着想,又组成新的家庭,父亲(母亲)把孩子往往扔给了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单亲父母只是回家看看或转一转,除提供经济的有限支持外,对子女教育基本不过问。
4.跟随爷爷奶奶辈的家庭7人。情况与再婚家庭部分的相似,但有的单亲子女从小父母亲一方或去世或离异,孩子或跟惯了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而不愿跟继父母生活。
(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认识失当。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大,造成孩子心理压力比较沉重;也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太无所谓,抱着一种我供他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他能学我就供,学不了,只要不惹事就行。甚至有一种“树大自然直”的心态,对孩子的未来和前途漠不关心,使孩子产生一种严重的失落感。
2.学校教育的缺陷。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片面追求分数,常常利用惩罚性作业挫伤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了应付或功利性的行为。一方面,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对素质教育形成良性循环的体制。学校或家长都在说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走应试教育的路。对学生而言,面对出现的困难或挫折的适应性教育不够,学生的心态一时不能适应变化莫测的社会,出现了颓废的情绪或思想。
二、教育对策
(一)对“爱”的补偿性教育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在生活上、情感上都受到强烈冲击,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异常。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除进行正常教育外,还进行一些特殊的补偿性措施。
爱护性补偿。单亲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者母爱,甚至有的缺乏双方的爱,而缺少爱的温暖,在情感上容易形成偏离和饥渴。因此学校在对其教育上,施与爱,给予爱。对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在爱生基础上倍增一份爱心、耐心,多加关心与温暖,多给予保护,以补偿他们失去的爱。
激励性补偿。多鼓勵他们融入集体,从集体得力量中增强自信心,克服懦弱,胆小的心理。可通过让单亲子女担任班干部,多参加活动方式让其得到锻炼,从而使其忘却不幸,努力学习,转为动力追求成功。
(二)教育好孩子从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开始
教师在生活中处处呵护单亲孩子的自尊心,在活动中时时培育单亲孩子的自信心,让单亲孩子在成功中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忘却不幸,努力辛勤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家庭、班级、学校等环境中,在生活、学习、活动等领域内,逐步养成自我料理、自我治理、自我管理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人。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家校合作
首先,要建立学校—父亲—母亲的三角教育。父母是人生第一个老师。即使家庭破裂,对于单亲子女的教育,父母双方都有责任,也必须关心单亲子女。
其次,建立家访制度。走进家庭进行家访,容易把教者与被教者和学生家庭成员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通过交谈,教师更容易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家庭成员的修养、周边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
最后,要呼吁全社会的关心。单亲子女的增多应引起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单亲子女的邻里朋友,对于单亲子女的教育,全社会都要关心。
学校对单亲子女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然而要教育好单亲子女,仅靠学校单一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必须争取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给他们更多关心和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责任,让单亲孩子在爱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万云英,刘金花.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