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

2019-04-08 01:29路丽丁利杰杨念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7期

路丽 丁利杰 杨念

内容摘要:供应链逆向整合是流通产业价值链从“推式”系统发展成“拉式”系统的基本整合方式,在流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深入影响流通产业价值链各环节。而在供应链逆向整合背景下,流通产业受组织结构优化、市场环境变化、新技术驱动与企业利益驱使等动因的影响,亟需对原有价值链进行革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企业价值链创新的新模式,并从稳定、效应、催化与复制等角度,论述了新模式的实现途径,希望为流通产业价值链高端运作、商业模式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逆向整合   流通产业   价值链创新   新模式

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产业的价值链创新动因

第一,组织结构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流通企业供应链整合机制产生一定影响。在传统流通企业供应链整合中,供应链中间环节不需要经营商品,也不需要进行库存调剂,一些来自上游企业有市场的产品,只能来自消费者,又卖到消费者,那些不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才会销售给供应链中间商。为应对这种生产和销售局面,流通企业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思维,实现了内部组织结构优化。并且,相较于传统由制造商主导供应链整合的组织结构,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逆向整合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对抗市场竞争、适应消费者需求,还可以实现流通企业的稳健发展。

第二,市场环境变化。供应链逆向整合背景下,推动流通企业供应链运营模式发生转变,旧的流通业市场逐渐被科技创新的新市场所取代,促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市场外部发展环境变化,使得流通企业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日渐提升;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消费者个人购买能力增强,使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更加个性化,易变性需求也随之增强。所以,流通企业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可挖掘企业丰富产品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方式,进而开发与形成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第三,新技术驱动。随着供应链逆向整合进程的逐步深入,流通企业借助信息科技技术与新型制造与生产技术,将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就现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状况来看,信息高科技技术以及智能设备,可以及时收集市场数据、消费者需求信息等,简化流通企业供应链运营流程。同时,逆向整合供应链驱动下的新技术,也可实现对流通企业供应链远程监控,从产品生产到消费进行全方位监管。随着供应链逆向整合过程中,高新技术中各发展要素改变,电子商务、4G与智能技术已经得到普及,流通企业若果不能顺应市场变化,及时更新技术和设备,将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流通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问题。

第四,企业利益驱使。一个企业存在的根本使命就是创造更多利益。以往,流通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企业的不足。但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企业发展战略有所改变,企业将原本的组织结构打破,凸显最具优势的模块。现今,流通企业为实现自身价值使命,即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在新价值链体系中提升企业利益,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且由于这一使命驱使,流通企业通过不断淘汰原有价值链中不匹配的企业或价值单元,吸引新企业和个人加入新价值链中,促使流通企业价值链动态发展,这也是流通企业价值链创新的源动力。

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产业的价值链创新模式

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的新特征与产生的新业态,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就是要树立逆向思维,逆向整合流通产业商业模式,深入挖掘相关企业价值点。而价值链创新就是将企业盈利模式效应发挥到最大,主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企业盈利模式,结合产业与行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信息,稳固产业原有利益,寻找新的利益来源,进而明确利益转化方式,实现价值链的创新。为此,基于上述动因分析,本文构建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的新型模式,如图1所示。

该新型模式,主要可从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外部结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一些基本技术,包括企业内部技术、外包物流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三大板块。这些技术是流通产业价值链的通用模块,相关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标准,通过技术创新,为消费者与企业提供相匹配的技术,以保证企业与消费者相关联。随着市场不断变革,外部技术支持结构也需要不断创新,以保障整个价值链的有序、顺利运行。

第二,中间结构。中间结构可从垂直水平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供应链逆向整合下,要求流通企业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进行产品生产、销售与流通。在中间结构的垂直关系中,相关企业通过分析消费者与经销商对于产品的评价或者诉求,可获得市场反馈数据。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挖掘市场需求信息,为产品研发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这样生产商、经销商与消费群体之间实现了资源数据对接,以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基础,获得最大产品创新优势。同时,中间结构的水平联系则是指资源信息、技术与服务方式的水平扩散。流通产业内部通过获取消费者与经销商数据,与外部其他机构形成竞合关系。流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加大各个生产要素的竞争,例如,生产原材料与劳动力资源等。而针对外部竞争环境,流通产业内企业之间,以及流通产业内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为实现各自利益,进行互补合作、共同攻关与同创市场,这对企业价值链的形成、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他们各自不同的价值链价值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流通产业的价值链。

第三,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主要是流通产业中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商、供应链与集成商之间的组织运作体系。其中,生产商主要以价值融入方式,将外部客户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最终通过一定技术研发过程,获得新产品,以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目标。销售商则通过借助外部市场资源,融入企业整体价值链体系中,发挥自身产品营销能力与优势。物流商则是结合自身现有技术,利用外部技术,将产品进行自配送或者外包配送,实现产品全渠道流通。供应商则是在物流商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源信息,获取产品流通数据,为物流商与集成商提供相应产品。集成商是内部结构中的基础,其集成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商与供应商的数据与产品,实现内部组织框架统一化管理。这些内部组织之间既要进行产品流通,又要进行信息传递,一方面从自身运营过程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从整个組织价值链中获取利润。

新模式的具体实现途径

(一)稳定化表达

在流通企业价值链中,各组织结构形成了三角形架构,使得利益分配时,各组织结构可形成相互制约局面,有利于价值链整体管理。同时,流通产业的价值链创新模型引入其他外部力量,例如制度、资金、信息等。这些外部力量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首先,流通产业价值链中核心模块为:消费者、流通企业、外界力量、市场竞争环境。其中,以消费者为核心,其他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结构,进而形成一个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价值网络结构。同时,流通企业、商业模式、技术研发构成另外一个稳定架构;外界环境中制度、资金、信息构成一个稳定架构;竞争环境里竞争者、合作者形成一个平衡局面。以此构建一个具有灵活性的流通企业价值网络,如图2所示。

该表达的核心点是消费者,这也是流通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互相争夺的价值源,有些流通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去争取消费者,目的在于抢占价值源,因为只有消费者,才可以拉动流通企业价值链运转。同时,这也表明了市场需求拉动企业供应链运转,而不是企业供应链控制市场需求。这一创新模式将消费者进行分类,依据此分类来细分市场需求,进而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消费者与流通企业之间的信息双向流动,突破以往信息单向流动的模式,这一改变为后续开辟流通产业新型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和必要条件。将流通企业价值链扩充到企业外部力量,例如制度、资金、信息,将企业价值链的运营战略上升到更高层次,顺应政策、巧妙利用信息流,保持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价值链赢得更大保障。

(二)效应化表达

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下,流通企业对价值链进行创新、重构,可以实现对消费者的锁定,形成价值链粘性,进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通过重构企业价值链,使得企业边际报酬率递增,形成企业价值链的外部经济性。同时,流通企业价值链重构具有范围经济效应,利用这一效应使得流通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新的垄断范式,进一步改变原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最后,企业价值链重构具有正反馈效应,企业的价值体现成倍数和乘数效应展现。如图3所示。

基于供应链逆向整合,流通产业价值链中的效应化表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简单合作或竞争关系,逐渐转变为关注度复杂的合作状态,流通产业相关企业应基于协同发展,展开深入合作。第二,价值链创新相关产业将关注重点,应从客户转向企业价值共同创造者。客户固然是流通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核心关键,但合作者在建立合作过程中,其定位与发挥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对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受到该产业的重点关注。第三,流通企业从单一产品价值思维,转变为网络价值思维,产品功能具有外部性效应,某些产品可能对某一合作者没有价值,但对其他的合作者具有重要价值,并带来额外收入。第四,流通企业应将企业战略思维转变为网络战略思维,即流通企业在做决策时,要综合考量整个价值链网络,并将之视为一个整体,进而实现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价值链网络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体经济效应。

(三)催化和复制性表达

流通企业的价值链创新,是价值链板块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而在价值链中,各价值板块相对于整个价值链来说,是一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但这些独立板块之间,又存在相互融合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当流通企业发展遇到难点和阻碍时,不仅可以通过利用另一个价值平台的成功经验,来解决当前价值模块困境,还可以利用其它价值平台的催化过程突破当前瓶颈。这一过程中,流通产业价值链各价值板块,利用其它平台和价值板块,进行价值板块的催化与复制,使得流通企业价值链中的价值板块发生演化与蜕变,进而促使原有价值链从细微变化转变为结构性突变。

随着流通产业的深入发展,企业内产品表现形态和服务模式,已经逐渐脱离传统产品生产与服务方式,使得产品和服务更具个性化。并且,在流通产业发展中,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独立于各个参与者,产业价值链中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供应链各参与者的能力均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企业在进行价值链重构时,应用信息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逆向溯源,使得流通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价值板块发生裂变和解构。在此背景下,消费者与企业价值链中各参与者,应进行广泛的价值交流互动,进一步提高价值链的活跃度。且在目前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消费者可选择各参与主体进行商品退换活动。相关部门应根据逆向整合所收集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另外,消费者可以直接与终端厂商、网络供应商进行线上资金流交互,促使流通产业价值链各个价值板块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价值体验。此外,各价值板块之间可通过能力与资金交互学习,不断进行价值创造,促使价值链中各板块优胜劣汰,提高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

結论

结合以上分析,供应链逆向整合下流通产业的价值链创新,要从价值创造动因分析着手,并在分析中寻找产业可能创造的价值因素。将各价值因素拆分、重组、构建与优化,创新流通产业价值链。而在创新流通产业价值链模式后,仍需要从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模式的稳定性、效应发挥与可复制性方面,讨论该模式的具体实现途径,有利于保障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流通产业中各参与主体既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又是彼此关联的整体。而流通产业价值链创新模式,不仅能提高各参与主体的内部利益,还能使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宇航,王斌,王宇红.流通企业契合大规模定制的组织再造与网络重构[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2.何亿.基于“拉式”模式双渠道供应链的逆向整合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3.尹源.需求导向视角下流通企业价值链优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5)

4.赵占明.消费品定制包销、差异化竞争和供应链逆向整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