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利
新闻史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因为该课的教材内容庞杂、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囿于教材,缺乏开拓、创新,以至于各高校的新闻史课程普遍陷入“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的尴尬境地。
一、目前新闻史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框架单一、僵化
新闻史教材以革命史而不是以媒介发展的历史作为书写的依据。比如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分期大多是这样: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和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等,这种历史分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不是按照媒介发展的规律来划分。外国新闻史要么以国家划分,要么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划分,框架单一、僵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每个部分以民族划分,在民族内部按照历史的进程划分,媒介的作用没有凸显。
(二)有“史”无“论”
当下的中国新闻史教材基本没有突破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框架,只是在小的地方做一些修补。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在新闻学界堪称权威,以他的书作为教材没有问题。但是,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史料丰富,论述不足。当然,对老师来说,对史料的挖掘就是对新闻史的贡献。但是,对学生而言,背诵和记忆大量的史料不是新闻史教学的目标。新聞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史料中总结和发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为当下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但是,目前的中国新闻史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外国新闻史和少数民族新闻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外国新闻史除了李磊的《外国新闻传播史》史论结合,其他的教材基本都是史料的汇集,很少有“论”的成分。少数民族新闻史唯一的教材就是白润生教授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这本书也是史料的汇集,很少有“论”的成分。
(三)受意识形态影响
中国共产党报纸产生之前,中国新闻史教材以进步和落后划分,进步的报纸介绍得多,落后的报纸介绍得少。比如,在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报纸介绍得多,顽固派和洋务派的报纸介绍得少。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报纸介绍得多,保皇派的报纸介绍得少。在共产党报纸产生之后,共产党的报纸介绍得多,国民党的报纸介绍得少。从整体来讲,政党报纸介绍得多,民间报纸介绍得少。报纸的发展固然会受意识形态影响,但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我们的中国新闻史教材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叙事方式,很难揭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外国新闻传播史》教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工人报刊介绍得详细,肯定得较多,其他报刊介绍得简单,否定得较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共产党的报纸介绍得详细,肯定得多,其他形式的报纸介绍得简略,否定得较多。
(四)没有吸收其他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
新闻史是跨新闻学和历史学,但是新闻史研究明显滞后,历史学界一些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被新闻史吸收,对于同样一个历史人物或报纸,历史学已经有了新的评价,对过去一些错误的说法已经做了修正,而新闻学还沿用老的评价和错误的说法。
互联网普及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倚重一本教材,也不再接受一种观点。新闻史教学也由以老师为主体的满堂灌逐渐变为以师生为双主体的交互模式,由以前的知识灌输为现在的能力培养,由以前的纯教学变为教学和科研融合的新模式。互联网普及以来,新闻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史作为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理论修养、思辨能力的作用突显。
二、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史教学的改革
(一)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信息资源库”,互联网海量信息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查询自己感兴趣的报纸、报人、媒介事件以及报纸、报人产生的历史背景,而且图文并茂,生动感人。在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中,有一些非常好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立体地了解报人及报人所处的时代。比如由凤凰大视野制作的五集纪录片“回望梁启超”,不但向我们展示了梁启超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报人的一生,也向我们展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作为报人的梁启超,了解了《时务报》《新民丛报》《新青年》,也了解了报人、报纸产生的时代背景。这部纪录片语言优美,制作精良,不单有各种影视资料,还有历史学家及梁启超后人的访谈资料。观看该记录片不但能让人了解历史、还原历史,还能给人极大地审美享受。
张季鸾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大公报》的主笔,他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宗旨。他主持《大公报》期间,该报获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最佳外国报纸奖”的荣誉称号。在此期间,该报成为影响中国政局和舆论的重要力量。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报人,在中国新闻史教材和著作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由凤凰卫视制作的纪录片《报界宗师——张季鸾》立体再现了作为报人的张季鸾的一生,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张季鸾的报刊生涯,独立精神和不屈的气节,也让学生了解了晚清、民国的历史。
(二)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
传统的新闻史著作只给学生呈现了一个视角和一元观点,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难对新闻史教材上的观点提出质疑。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观点也多元化了,所以,老师可以适时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在讲“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内容时,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戊戌变法”的失败。按照传统历史教科书的观点,“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在新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搜索“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看到了多元的观点。比如《慈禧反对戊戌变法吗?》一文的作者认为,慈禧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她有利的,她便支持,对她不利的,她便反对。变法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是支持的。否则,光绪皇帝不可能在6月11日《明定国是诏》。当光绪皇帝未与她商量,罢免礼部六位堂官,她尚且按兵不动,直到光绪皇帝召见伊藤博文,才让她感到紧张,从而发动政变。
关于这一点,历史剧《走向共和》也有所反映。给慈禧太后贴上顽固派的标签,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考量。说慈禧太后是顽固派的代表也有失公允,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不久,慈禧太后就进行了“慈禧新政”,其中就包括改革吏治,进行法制建设,废除科举,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禁止妇女缠足以及后来的预备立宪等,戊戌变法中没有实现的改革措施在“慈禧新政”中大多实现了。
仅就“戊戌变法”本身而言,慈禧太后从刚开始支持变法到最后反对变法,主要是因为光绪皇帝的维新伤及到了她的权力。正如傅国涌在他的文章《戊戌变法:留将功罪后人论》一文中所言,康有为和年轻的光绪皇帝都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他们本来可以依靠张之洞、陈宝箴这些人来推动变法,和慈禧保持良好的平衡。但是,他们操之过急,急于求成,采取了“罢黜礼部堂官、起用军机四卿”的策略,最终惹恼了慈禧太后,导致变法失败。
通过介绍这些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找到的论文,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看待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原来的线性思维。历史事件的发生纷繁复杂、交错纵横,绝不可以用线性思维的模式来进行分析和阐释。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限,用线性思维模式尚可理解,但是到了大学阶段,还用这种线性思维模式解读历史显然不合适了。
(三)学生成为课堂主體
互联网时代,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如果还沿袭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可以尝试变传统的“重教轻学”为互联网时代的“重学轻教”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就是老师需要打破现有教材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块。
笔者在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的教学设计了一套教学模块,在15、16、17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出中外新闻史上有代表性的报刊20-30种,中国报纸选择的标准是对中国新闻史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报纸。这些报纸既包括外文报纸如《万国公报》,也包括商业性的报纸如《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商报》以及世界报系、生活报系等报纸,还包括“文人论证”性质的报纸如《循环日报》《时务报》《新民丛报》《新青年》《独立评论》《大公报》等报纸,当然也包括一些政党报刊如《中央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框架主要从报刊简介、报刊的历史沿革、对报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报人和记者、对报刊的评价、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内容设计。“外国新闻传播史”不但包括了报纸还包括广播、电视。选择的标准是对所在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媒体,报纸如《泰晤士报》《费加罗报》《新莱茵报》《真理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广播电视如“BBC””VOA”“ABC”“CBS”“NBC”“NHK”等,通讯社如“路透社”“沃尔夫社”“哈瓦斯社”“美联社”等,框架和中国新闻传播史相似。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小组成员按照框架各自承担一部分内容,最后汇总,并选出一名学生做PPT进行展示。课堂留出20分钟供老师点评和学生提问,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课后,对该组学生进行打分,分值占整个学期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70%(考试以教材为主)。
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材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还对现有新闻史著作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完之后,老师进行点评,并就文本提出问询,学生进行回答,和毕业论文答辩的场面很相似。学生也可以就文本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四)利用报刊数据库
报刊数据库就是报刊资料的数字化,读者可以通过检索功能迅速找到要查找的报刊,而不必去图书馆查找原始文献。我国比较早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等,年代较为久远,纸张质量也不好,一碰即碎,所以现在很多高校的旧报、旧刊是不对外开放的,要研究近代的中国报刊,就必须借助报刊数据库。中国目前对新闻史研究和教学比较实用的数据库有“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955-1911)”“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大城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等,目前许多高校也已经购买了这些数据库。
当然这些数据库的价值不菲,一般要几十万元,对于新闻学院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笔者认为报刊数据库虽然价格不菲,但这种投入是很有价值的。首先,数据库的买进,给教师新闻史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教师可以从这些报刊中找到无数选题,大大拓展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空间;其次,可以为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无数选题,老师们不用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发愁了;第三,这些报刊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史教材中的论述,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对新闻史教材的观点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结语
新闻史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从事新闻史教学的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新闻史教学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史学逻辑思维、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新闻观和远大的新闻理想的重大责任,使学生成为未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中坚力量,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新闻民工和狗仔队。